扼元第4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0/588


军堡以外,萧摩勒所部沿路行进,远远看去便似一道长蛇。郭宁伸手拍了拍马鞍旁边的铁骨朵,若有所思地慢慢道:“李全貌似谦恭,其实城府甚深……不过,我已经吩咐过萧摩勒,该怎么应付。”
就在过去的两天时间里,定海军新成立了四个钤辖司,下辖十七个都将,合计四千余人的兵力。这四个钤辖司一旦成立,立即被派遣出外,任务是配合燕宁、张荣、严实、董进等人,进入潍州、益都、淄州、济南四个州府,但沿途不占土地,不牵扯地方,只确保山东各地避往莱州的百姓沿途安全。
这几年里,朝廷的用兵重心持续北移,山东东西两路本就暗流汹涌。统军使完颜撒剌占着几座军事要塞和大城,装作看不到杨安儿、刘二祖的势力无远弗届,摆出太平无事的架势,其实底下都已经被各种地方势力掏空了。
蒙古人这一来,完颜撒剌避不敢战,更丢了最为富庶的济南府,连带着朝廷的声望也被踩到了泥潭里。往日里不敢乱动的许多势力,无不乘机而起。
如燕宁等人,都有见识,有眼光,看重定海军的骁勇善战,也看出了郭宁帐下俊彦云集,故而来投。
但更多的势力,或者是鼠目寸光的土霸恶棍,或者是早就心怀造反念头的好汉,甚至还有重新纠合起来的女真人猛安谋克镇防军,他们出于各种各样的因素,陆续作出各自选择,而他们眼中值得效忠或者亲近的势力,和燕宁等人并不一样。
故而燕宁要招揽民众,路途中自然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有些小规模的军事冲突,或者其它难事。这些正好拿来练兵,郭宁放手放权给那几位新任的钤辖,也乘机看看,自家提拔的军官们是否可用。
这两州两府的范围内,还有几家,是早就具有强大实力,足以自家支撑一方局面的。比如郭宁的近邻,潍州北部昌邑县的大豪李全,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从去年起,李全就实际上控制了整个潍州。趁着完颜撒剌闭门自守,而郭宁与蒙古人鏖战的机会,李全突袭了潍州刺史独吉世显,将他杀死,然后派了一个叫郑衍德的使者,拿着独吉世显的脑袋和似是而非的口供,送到了莱州。
李全还手书一封信,特别谦卑地说那独吉世显勾结蒙古人,纵放拖雷所部深入山东,所以李全激于义愤,把他杀了。
这说法,怕不是把郭宁等人都当傻子。
此前蒙古骑兵从潍州直趋莱州,数百里路,如入无人之境,全无征兆。这哪里是独吉世显能办到的?就算他能办到,图得甚么?
有许多事,随着战役复盘,渐渐清晰,就算没什么明确的证据,也有人开始怀疑。偏偏李全来还这一出,想要轻飘飘地脱去身上嫌疑?
有资格看到这封信的众将,无不恼怒非常。有人更当场出列,请求提兵袭击昌邑,拔了这颗近在咫尺而又心思鬼祟的钉子。
但恼怒归恼怒,最后军队并未出动。
大家其实也明白,李全派人来这一趟,并不是为了解释什么,只是表示,他向强者屈膝的善意罢了。而与此同时,李全所部在潍州各地高度戒备,又展现了他们绝不受制于人的态度。
倒是个有趣的人物,倒也颇有几分乱世中求存的手段。
郭宁并不打算接受李全的善意。勾结蒙古军、乃至借道之事,最终也总得有个说法。但眼下,还不是大动干戈的时候。
一来,恶战刚结束,定海军先得把赢得的好处牢牢把握在手,等到吃饱了,养足了力气,再谈下一步的动作不迟。二来,李全虽在卧榻之旁,但力量终究有限;某种角度上,他恰好成了郭宁和完颜撒剌之间的一道防火墙。
于是,李全既然敢这么说,郭宁就敢这么信。
只不过,他没有接受独吉世显的首级和供词,还让移剌楚材特别义正辞严地斥责了使者一通,请李全尊重朝廷法度,不要不把山东统军使、益都兵马都总管、镇海军节度使、兼管潍州军政的朝廷大员完颜撒剌放在眼里。
而在李全使者离开的同时,萧摩勒的军队就会进驻到潍州,为渴望安定的百姓们打通道路。
当然,完颜撒剌所在的益都府,也一样会出现郭宁的部下。
郭宁不会趁机占据土地,他就只是要招引一些百姓罢了。不同于各怀心机的大人物们,普通百姓们的想法简单很多,他们想要一口安稳饭,而整个山东地界,再没有哪里的饭碗,比莱州更安稳了。
郭宁很有信心,只消得到一年半载的和平时期,莱州会变得焕然一新。而以一个人丁繁茂、农业发达、兵马精锐的莱州作为基础,郭宁能做的事,将会更多。
这么想着,郭宁沿着步道慢慢上前,将至移剌楚材房门口的时候,阿多已经带人抬着木屏风来了。但这小子性格憨直,不太懂事,把屏风放得离房门太近,不止影响吏员们往来,还挡了房间里的光线。
郭宁连连摇头,捋起袖子,把屏风挪了地方,搁到步道外缘的扶手处。
移剌楚材正忙着运笔如飞,头也不抬,全不知郭宁就在他身前搬运。有吏员想要提醒,郭宁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便往步道后头去了。
------题外话------
遗憾过了,沮丧过了……hold住!相信组织!相信组织!
7017k
===第二百五十四章
军政(下)===
回到自家屋里,果然杨诚之已经等着,厚厚的文书簿册,按照不同的事务类型分成好几摞,都放桌上了。
按朝廷制度,节度使之下有判官两人协助。节度判官一员,正七品,掌纪纲节镇众务、佥判兵马之事,兼判兵、刑、工案事;观察判官一员,正七品。掌纪纲观察众务,佥判吏、户、礼案事,通检推排簿籍。
郭宁此前任命移剌楚材为节度判官,杜时升为观察判官。但杜时升的官身,其实是为了他在中都的活动方便,并能节制直沽寨里的相关事务。所以实际上一切军政众务,都在移剌楚材手里。
此时放在郭宁面前的每一份文书,都有移剌楚材签押批阅,难得他忙到这种程度,字体依旧端严……郭宁估摸着,移剌楚材是担心自己一旦写得潦草,节度使老爷就认不得。
郭宁将文书哗啦啦翻过,先粗掠几眼,随即一份份细看,偶尔稍问几句。待杨诚之确认过了,他便从腰间取出方型阳文的节度使铜印,蘸了油墨啪啪地猛敲。
按照移剌楚材的说法,近几年来朝廷任官十羊九牧,办事越来越不堪,就连官印也制作得不如当年。郭宁这个堂堂节度使的官印,印背“内少府”刻款旁边,居然有好几个砂眼,总算打磨得还算光滑,乍看说得过去。
敲过十几份。郭宁手一顿,抽出几张文书再问。杨诚之起初对答如流,偶尔少少迟疑,额头见汗地道:“须得去问晋卿兄。”
郭宁也不介意:“晋卿正忙着,不必打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0/5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