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元第4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4/588


近数十年里,山东地方的官员苛索无度,欲壑难填;朝廷括地括粟,如狼似虎;猛安谋克的世袭营屯又挟势横恣,肆意妄为。于是民不堪命,生活日趋困苦。
泰和年间朝廷起兵伐宋,为了供给军需又大肆搜刮,从那时起,不断有活不下去的百姓携家带口逃亡深山,依托岩穴险峻对抗朝廷捉捕之兵。
杨安儿从河北回来的时候,曾对刘二祖说起河北塘泊间百姓盘踞,建立无数堡垒城寨,不归朝廷管束的情形。其实泰山、鲁山、沂山、蒙山里盘踞的百姓们,数量恐怕比河北塘泊间还要多出许多。
具体数字,刘二祖没有算过。各地寨主豪杰自拥实力,也没法派人去算。刘二祖是泰山群寇的旗帜,但却不是称王建制的首领人物。总不见得他去查问户口,然后再派人收税?
不过,十万,或者二十万,肯定有。三四十万也有可能。
这几年里,驻扎山东的朝廷军将每每征讨泰山群寇,可山间的匪寇却越征讨越多。活不下去的百姓越来越多,那岂是能杀得完的?
真到了大举起事的良机,刘二祖登高一呼,至少能聚集起十万丁壮,杨安儿的号召力也差不多。以这二十万人横推,然后所到之处挟裹百姓,人数还能翻着跟头上去,那便如浪潮翻涌,谁能抵挡?
可惜真正能打硬仗的精兵,还是少了些,轻易啃不动硬骨头。
杨安儿手里,有铁瓦敢战军作为骨干,刘二祖手里却没有。他的得力臂膀彭义斌,这两年着力练兵,练出了两千多人。但这两千多人到了战场上能发挥多大作用,刘二祖并没有十足把握。
所以,还是得和杨安儿好好聊聊。
李全起兵了。他写来的文书里,把当前局势剖析过了,也信心十足,仿佛金国朝廷在山东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但这个机会真的很好么?万一哪里失算,赔出去的,可是泰山中无数百姓的性命!
刘二祖策马向前,他骑术不好,平时在山里都是骑驴子代步的。这会儿难得用了匹高头大马,马背起伏,让他有些紧张。
他感受到了,周边山林里林木动摇的声音,那不是风吹出的,是许多百姓在山间步行追随着送行。他们期盼的眼神集中在刘二祖身上,让他感觉压力愈发沉重。
在刘二祖身边,满脸虬髯的壮汉彭义斌倒是很快活。
他指着远处的山梁,大声道:“刘元帅你看,那边的旗帜,是巨蒙堌的郝定!还有南面那队人,有骑兵的那一队,是大沫堌程宽、程福兄弟也来了!元帅,咱们再走二十里,就能和他们汇合。然后到了新泰县城,时青、夏全、霍仪、石圭他们也都会到!元帅,四十六个寨子,二十七堌,二十二个能打仗的大首领,一个不少!”
彭义斌拍着马鞍,哈哈笑道:“要办大事,就不能弱了气势!咱们泰山豪杰,可不能被杨元帅手底下的沂州、莒州好汉们比下去了!”
(
===第二百六十四章
飞来(上)===
他这话说得痛快,无论山里人、海边人无不大笑,有人笑着笑着,便跟着吼道:“贼是贼,官也是贼!”
山东地方自南朝靖康年间沦入大金疆土,至今已经七十多年了。
对宋人的皇帝,大家倒也并不怀念。早年大金世宗皇帝在时,众人日子不说多么好,总能过得下去,偶尔还有点小盼头,那就不错了。
可到了章宗朝以后,一来天灾不断,二来朝廷括地括田不休,官员们上下勾结,许多猛安谋克又乘机发财,作派比疯狗还难看。短短数年间,黔黎草民真如野草,被上头达官贵人割了又割,砍了又砍,一茬接一茬,仿佛割到断根也不罢休。
这是天绝生路,百姓对着这样的官贼,仿佛锅中的鱼肉,只有被蒸煮烂熟,死路一条。
既如此,官又如何,贼又如何?何必去纠结呢?官贼之间,固然仇深似海,其实作派早就已经分不清楚。太执着于此,反倒像是把那些狗官们看得高了。
杨安儿笑吟吟地看着众人,待到众人声息渐止,他随即问道:“既然官都是贼,我们这些贼,摆出点官样子又有何不可?”
他回身指着渐渐靠近的诸多旗帜,指着旗帜上头那一个个看起来威风吓人的职位:“既然官都去做贼了,那便换过我们这些贼,来做做官!这一次起兵,正要让大家尝尝作官的滋味!诸位!诸位!”
杨安儿举起手向众人示意:“那些仪仗和旗帜,不止密、莒、沂、海等州的好汉有,泰山、鲁山里头,愿意一同起兵的好汉也有。不止仪仗和旗帜有,将军的仪仗,节度使的官服,相应的官位、权力也都有!待到杀退了金军,拿下山东,诸将叙功,个个都能衣锦还乡。咱们自家照应自家的桑梓百姓,人人都过好日子,岂不强似那些女真人狗官一百倍、一千倍?”
刘二祖身后诸多首领和寨主们,虽说一直跟在刘二祖身后,但也素来敬服杨安儿的。这会儿听他说得起兴,又看看自家胼手砥足的穷苦模样,看看杨安儿身后诸多将校戎服鲜明,甲胄耀目,高头大马成排……
本身大家来磨旗山,就是为了商议造反。听杨安儿这么说来,这桩大事,真的做得!
许多人便去看刘二祖。
刘二祖依旧是两鬓花白的老农模样,脸上皱纹深刻,仿佛岩石上的裂纹。他盘膝坐正,仰头看看杨安儿:“话虽如此,仗不好打。”
杨安儿哈哈大笑:“老刘,你在山里待得久,胆怯了吗?”
“胆怯倒不至于。”刘二祖摇头道:“山间百姓贫苦艰难得够了,活着不易。但我也不好让他们送死,总会想得多些,担心得多些。”
“老刘,你担心谁?”
杨安儿失笑:“完颜撒剌?黄掴吾典?还是谁?山东地界,统兵数万的大将,无非这两个。其他人再怎么说,手头顶多一个州府,几千上万的兵……那不过是拦在路上的石头罢了。我们大军一起,势如海潮汹涌,难道还怕一块两块石头?说到底,仗可以慢慢打,输两场都不打紧的,最后,总是我们赢。”
刘二祖叹了口气:“我觉得,有些不对。”
“怎么个不对法?”
刘二祖用拳头砸了砸腿,慢慢起身:“咱们刚造反的时候,大家都不会用兵,手头也没什么甲仗器械,所以遇见朝廷派来清剿的兵马,总是大败亏输。后来厮杀得多了,大家也有了经验,而朝廷兵马又渐渐不如以前,所以偶尔能摆开架势,打几场大仗,还能打赢。”
“没错。”
“那时候,最善战的,莫过于杨元帅你的兵马了。后来你被朝廷招安,你部去了北疆,号称铁瓦敢战军,我也是听说过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4/5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