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元第4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4/588


部下禀道:“判官,你说的那位章子和,章少东,今日早晨已然登舟离港。”
“什么?”移剌楚材皱了皱眉:“这会儿生意刚开始谈。我们这方的大贾们,还有李云的人,还在从海仓镇过来的路上。这章子和,走什么?这时候走了,他不是白来一趟?”
“这却不知了。”部下道:“我问了好些船工,还问了三山港北面,三山岛望楼的守卒,都说章子和清晨就登舟,走了。”
“然后呢?”移剌楚材问道。
“什么?”
“三山港里,这会儿一共停了大小船只七十三艘。走了章子和那一艘,其它的船只,可有什么特殊动向?三山岛望楼上,登记的簿册怎么写的?”
部下额角出汗:“我立即去查!”
移剌楚材一挥袍袖:“去吧!”
他转回身,捋一捋自家的大胡子,便恢复了满面春风的模样,继续回到厅堂里,与那几位巨商大贾聊着,慢慢地彼此试探。
此番来时,巨贾们都听说金国内政不修,中都连番政变,又有黑鞑入侵,地方上一片混乱。他们一面有些窃喜,觉得可以乘机压一压北货的价格,一面又担心中都那边的贵人无以自存,没了继续做生意的财力。
孰料到了莱州,才知登、莱、宁海三州已经都在一位郭宁郭节度的统领之下,而蒙古军已经被郭节度打退了。此时山东各地有些扰攘,三州却始终安稳,连带着北面中都大兴府,也稳如泰山,一切生意不仅照旧,还要大做特做。
那几名大贾,便在宋国明州、越舟,亦可算是地方上有力人物,个个气度不凡。宋国文风极盛,这几人当中,有两人还有过科考功名。
他们旧日里到莱州,所见的地方官员,大都是些粗鲁无文的女真人。这会儿所见,定海军的节度判官却成了一个汉化极深的契丹人,他们推己及人,估摸着读圣贤书的人,想来会好说话些,心里便有点愉快。
何况移剌楚材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又生得一副美髯,说到学识渊博,引经据典,更让众人钦佩。
两方宾主尽欢。移剌楚材又约了明日,两家莱州城北的福山禄山聚会,还要来个诗酒流觞,以显风雅。
待到客人离开,先前那部下又来:“启禀判官,章子和的那艘船出港以后,又有两艘船跟上,都是快船。”
“船行何方?”
“往东去了。”
移剌楚材深思半晌。
两艘快船,呵呵。那明摆着,是要在海上追击,是要杀人的。从昨日下午开始,移剌楚材已经颁令严禁私斗,这些商贾们何来胆量,又何来这么做的必要?
他想,莫非是我与章子和往来密切了些,露了行迹?
又或者,唉,章子和到底年轻了些,有些愤世嫉俗,看他前几日里的言辞,颇是厌恶宋庭蝇营狗苟的作派,又痛斥主上庸弱,权奸当涂。难不成他把许多犯忌讳的言语往外说了,引人恼恨,引发了冲突?
移剌楚材从袖中取出牌符,交给部属:“你持我牌符,立即去莱州录事司,就说我请录事司协助,在沿海各处私港,查问一艘从三山港来的福船踪迹。船主是个名叫章恺的年轻人,应该也在船上……找到了他,我有大用。”
那部属双手捧着牌符,后退几步,策马狂奔而去。
移剌楚材又唤:“诚之!”
杨诚之就在一旁,将这情形听得分明。他当即道:“这会儿才三月头上,东南季风大起,怎么也要到五月。接着还有一个多月时间,就算这个人选不见了,咱们还能细细再挑,三十多家大小海商呢,总不见了少了一个,咱们就吃不了热饭。”
“也只能如此。”
===第二百九十七章
铁钩(下)===
待到周客山和赵斌、王二百告退,郭宁满意地叹了口气,把身子靠在椅背上,伸个懒腰。
要想在乱世立足,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不能有书生气,不能有精神洁癖。那种人,一遭浊浪滔滔,分秒即死,而郭宁所部的骨干将校们,各个都是血海里挣出来的,无不深知大局为重,神经早就锤炼得如钢铁一般。
郭宁算是比较自律有底线的,但他从昌州一路溃退到安州塘泺的时候,每日里厮杀不断,所有人都红了眼,很多时候杀得并非蒙古军,偶尔还要劫取行军所需粮秣物资,那也不是和和气气说话要来的。
那一路上他有没有留过手?只能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留着手了。
他能保证没做过错事,没有滥杀过么?其实不能。
又比如靖安民、骆和尚和李霆三人,俨然是军中最大的山头。因为他们当年在河北,就是势力最大的溃兵首领。这势力怎么来的?靠得温良恭谦么?当然不是。他们的威名、势力乃至自家的性命,下属的吃喝,都是从刀枪上来,每一样都沾满了血。
赵斌也是这样的。这老卒发狠的时间,比郭宁等人还早。
那几年朝廷中枢混乱,对北疆界壕沿线的照应一日少于一日,将士们甚至有卖马、卖祖传的甲胄去换食物的。赵斌有一大家子老小要养,家底又不厚,只能去落草做贼,好在虽不曾济贫,大致劫的都是富。
可有时候朝廷出兵剿匪,侦骑四出,而赵斌又被兜住了。结果便是两边翻脸,一场厮杀。反正边疆之人性命轻如草芥,死了谁,都是一样。赵斌杀人灭口过了,还能施施然回乌月营去当兵。
那几年乌沙堡长城沿线,就是这么一副兵匪不分的模样,郭宁一早就知道。只不过,若非赵斌这厮拿腔拿调,他真懒得提。
数万十数万的汉儿、契丹、渤海之众散在界壕沿线,衣食都艰难,朝廷又要他们厮杀,又不给好处,结果会怎么样,本来就很明确。
所谓身怀利刃杀心自起,北疆的武人何尝不是如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4/5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