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元第4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0/588


不过,皇帝本人在这上头一直很坚持。他始终认为,大金之患不在外而在内,无论如何,只有尽快了结了和蒙古军的战斗,才能腾出手来,从容梳理国事。
此前数月,因为有徒单镒这样资深的老臣坐镇,皇帝的很多想法并不能贯彻。可徒单镒一死,聚合在他身边的群臣难免分化。而皇帝始终都是皇帝,他只要具备基本的政治手段,群臣很难正面对抗他的意见。
金蒙两国的合议很快就完成了。
此时,岐国公主的犊车已经出了拱辰门,沿着长街缓缓向北。长街两面的房舍,很多都被主动拆毁了,把拆下的砖石木料拿去守城。于是在沿街两排侍卫亲军之后,有百姓聚集在废墟间,默默地看一看车队,然后继续翻捡废墟里零碎的可用之物。
百姓们知道,公主出城之后,金蒙两国的战事就告一段落,过去半年里始终身在死亡威胁下的中都百万军民,都可以喘口气了。
这是个好消息,可百姓们并没有拿出欢欣雀跃的情绪来面对。
那些流民们,几乎家家都有死于战事的,而他们自己逃入中都数月,现在已经衣衫褴褛,骨瘦如柴,很多人距离饿殍只多一口微弱气息,他们没有欢呼的心情。
至于中都本地的百姓们,连续数月的厮杀、死亡、饥饿和恐惧,几乎粉碎了他们的心气,摧毁了他们对大金的信心。他们本能地知道,就算蒙古军此番退走,蚁民的艰难才刚刚开始。
于是,合议达成的这一天,中都城里一片死寂。
在长街两旁观看的,还有神色复杂的官员。
官员们的心思,比脸色更加复杂。有些女真人的军官在低声抱怨,觉得己方犹有战力,本不至于这么急着屈辱求和,也有汉儿官员尽量保持着仪态,偶尔和同僚眼神交错,便知道双方都想起了史书上那些走向衰弱的王朝……或者,还有契丹人的辽国。
“这样子可不行!”
提点近侍局的庆山奴站在拱辰门上,这情形看在眼里,连连摇头。
他随即招来一名外帐小底:“你去找苗道润,就说,这是皇帝办成的大事、喜事,怎么能死气沉沉?让他麾下的将士们山呼万岁!要庆贺!”
那外帐小底领命而去,过了片刻,便有军官领着将士们振臂高呼。那欢呼声显得有气无力,除了拱卫直们还有侍卫亲军的少量将士,别无他人响应。不过,皇帝这会儿在昭明宫,隔着两堵高墙,他只能听个大概,庆山奴很容易就能应付了。
正想到这里,一名内侍匆匆赶来,口称:“皇帝召见。”
庆山奴连忙起身,临行前又低声告诉一名外帐小底:“你也去盯着。公主出城之前,诸军都要山呼万岁,要大声喊!不能停!”
看着外帐小底奔出宫门,庆山奴才向那内侍微微颔首。两人沿着宫中甬道小步急走,庆山奴垂着眼睑,看着内侍急促移动的双脚,脑海中盘算着怎么向描绘中都军民喜悦欢腾的模样。
与此同时,距离中都数千里外的单州城。
南朝宋国建炎年间,宋国的沧州知府杜充掘开黄河大堤,试图以河水阻遏金国的军队。结果,这水攻并未能阻止金军纵横往来,反倒淹死了宋国的百姓二十余万,上千万人流离失所。
而杜充本人后来降伏于大金,当上了燕京行台的三司使、右丞相。
当时大金朝上下,谁也没想到杜充这厮会惹出那么大的麻烦,否则绝不会给他好下场。黄河遭杜充掘开之后,此后数十年泛滥不断,前前后后耗费了朝廷无数的人力资财,都治理不得。
因为黄河由泗入淮的缘故,山东和南京两路,就大体以黄河为分野。南京路这边,唯有单州和曹州两地位于黄河以东。
而明昌年间黄河再度决口,这一次,河水在阳武分出北流的一股,先注入梁山泊,然后再分成好几条河流。其中较主要的一条,大体与故道平行,绕行济州、徐州之后,在彭城合而为一。
于是曹州、单州、济州、徐州就成了被黄河及其支流和连绵淤塞湖泊包围的区域。
如今曹、单两州在遂王完颜守绪的掌控之下;济、徐两州则被红袄军作为西向诸军的前进基地;四州俨然一座天然的战场。
单州城里,被遂王任命为河南统军使的完颜合达大步走出帅府。他身上披着厚重的甲胄,踏步时坚固的铁甲叶彼此碰撞,哗哗作响。
但是,当他走到帅府外头,站到稍稍空旷的地界,甲叶碰撞的声音立刻被另一种声音掩盖了。那声音发自于城池外头,红袄军的营地。呼喊声如同海啸般倾泻而入,灌入他耳里。
那是至少数万人在此起彼伏地高呼。
呼喊声是从宽大的正面发出的,没什么规律,嘈杂而纷乱。这里稍稍低落些,那里又会忽然高涨。一直呼啸了半盏茶的时分,不同的人,不同的口号才慢慢统一起来。
边上有裨将道:“他们是在山呼万岁哪!是杨安儿这反贼来了!这厮……还真得人心!”
“万岁?得人心?”完颜合达只嘿嘿冷笑不止。
(
===第三百一十六章
野人(上)===
通常所说大金疆域的十九路,指的是十九个兵马都总管府路。除此之外,与之地位大致平行而分管不同的,尚有十三个转运司路、九個提刑司路、十二个按察司路,路一级官员执掌权责叠床架屋,时有兴废,而兴废的理由又往往莫名。相对而言,倒是金宋接壤的数千里边境线上,山东、河南、陕西三个统军司督领军马、镇慑封陲,权责比较稳定。
这样的管理体系,是对大金初年地方枢密院、元帅府半独立状态的针对性调整,在此后数十年里,大致保证了中枢的权威,杜绝地方割据。
唯独遂王是个例外。
遂王抵达开封府以后,却能立即在中枢之外,隐然建起一个小朝廷。皆因南京开封府作为宋国的旧都和巨额赋税所出,乃仅次于中都大兴府的第一等重地。而开封府内,留守司、总管府、转运司、按察司、统军司俱备。
这原本是为了便于随时统一事权,应对南方宋国的蠢动。但遂王以宗王的身份,得中枢授权出任南京留守,又有大批中枢高官随行,便迅速掌控了这些官署。数月之内,遂王统合了军、财、人事、民政权柄,俨然一个大金之内的小金。
当这个开封政权与杨安儿在山东骤然建立的“汉国”彼此厮杀,杨安儿固然号称数万数十万的兵力,而开封府方面也动用了金国河南路统军司下属,本来用于对抗南朝的镇防甲军和巡尉弓兵各部。短短月余工夫,两方大战小战不断,动辄血流漂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0/5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