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元第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588


此前郭宁和新桥营俞氏携手恢复保甲,说好了由新设的保甲来负责安州义勇们的军饷。
郭宁的预期,只是此前北疆分番军的到手数字,毕竟溃兵们当年在界壕沿线都种过地,只要有几块田就饿不死自己,保甲所出,只是一个补充。没想到俞氏打算趁此机会收割一番周边乡豪的老底子,硬生生把对外索取的军饷标准提到了每月钱二贯、米九斗五升、绢四匹。
汪世显也真就一文不少地将其中的七成拿了回来。
郭宁也不含糊,扣除了必要留存的余量以后。他实际按月发放给将士们的军饷,比大家在北疆时从朝廷手里拿的,要多出一倍不止。将士们初看到黄澄澄的铜钱、白花花的粟米,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郭宁身边的傔从们,待遇与正军相同。这些少年大都是某部溃兵首领的亲眷,没有奉养族人的压力,故而手头很是宽裕。
所以他们才能把自家过去两个月里收到的绢帛汇集起来,央着本营的妇人们缝成了气球的样式,又从李霆手里求了些生漆,急就章地凑合成了这么一个热气球。
成功过一次,自然会想着第二次。少年们都想要作出更大、装载更重、飞行时间更长的气球,也确信只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自然会成功。
有目标是好事,但出成果却不急于一时。郭宁暂时不会给他们更多的绢布了。而生漆是重要的军事物资,制作箭杆和甲胄时,都必不可少,更不能随便交给这群小子祸害。
郭宁向少年们说起热气球,是为了激发他们学习的劲头,也藉着这个机会挑选一下傔从中才能独特之人,可不是让他们一窝蜂都去做手工匠人的。
见少年们呼啦啦都往后院去了,郭宁返回办公的案几旁,收拾起散乱的字纸,预备跟着过去。
吃完饭以后,便是郭宁和亲骑、傔从们聊天讲故事的时候,近几个月来,每日都是如此。
那个场合,一般没有王昌什么事,所以他便行礼告辞。
刚站起身,却见郭宁手中整理的字纸总有百张上下,叠起来厚厚一摞。王昌的眼光,立刻被郭宁手中密密麻麻的字纸吸引了。他毕竟是个读书人,眼光扫过,便知那不是公务文书,而像是私人笔记之类,
奇怪,奇怪。郭六郎明明只是寻常士卒出身,字写得难看,却有这样的兴致,自家偷偷写了这许多东西?
须知大金的文学虽有其独特之处,但因南朝宋国对文字过界的法禁甚严,举凡种种书籍、经典,在民间流传的很少。军户能识字作文的,更百中无一。这郭宁郑而重之写了上百页的字纸,总不会在胡乱涂抹吧?
王昌忍不住问道:“郎君写的是什么?”
郭宁倒不藏着掖着。他将那些字纸直接递给王昌:“我每日里讲古述今,所说的一切,总得有个来路,有一脉络可寻。这是以这几日里花了些工夫,为傔从们编写了教材。王先生不妨看看,若有疏漏,还请指点。”
“教材?郭郎君真是有心了!”王昌愈发有兴趣,连忙端起字纸,一一翻阅。
只见那上头的字迹确实惨烈了些,有许多字都缺笔少划,还夹杂着一些古怪的符号。
上百页的字纸,被郭宁大致分为四类。
头一些是古时的厮杀征战的故事,包括炎黄、春秋战国、楚汉乃至汉唐时对匈奴、突厥的著名战例。战例配有大概的地图,图上有大大小小的箭头,约莫是表示大军行进的路线。战例之旁,又配了些诗句。
王昌眼神一掠,见到了“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他连忙看下一页,又见到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大金入主中原以后,颇得儒生效力。在华夷之辨上头,遵循的乃是北地儒门领袖赵秉文所言:“春秋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所以平时对什么胡、狄、夷等字句并不避讳。
可王昌总觉得,眼前这几句仿佛有所指,连忙再翻几页。这回所见,倒不提“胡”字了,选的乃是陈思王的白马篇中几句:“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王昌干笑两声,哗啦啦直接翻过十余页。
到教材的第二部分,乃是简单的数算,全都用军旅中事来举例,比如点兵、核粮、判断箭矢的余量、计算人马抵达某个定点的时间等等。
这里头,古怪符号就更多了。换了常人,可能一点都看不懂。
王昌虽然文学平平,在术数上真有几分本事。他略一凝神,便猜测出其中左右交错的两道斜杠,代表了术数中的“天元”;再看其中的运算过程,虽说不及精微的太、元,却有独出机杼的长处,较通常拿算筹排布的方法,要便捷很多!
郭宁,区区一个边疆正军而已,怎能有此见识?
王昌再往后翻几页,纸上的图画更多,字也更密集,讲的竟赫然是国朝、南朝宋国、西夏、大理等地的风土人情、逸闻掌故。
那些异国之事,王昌是不懂的,于是便拈起讲述大金的那几页,只一着眼,便见到了当年女真大军南下攻掠屠戮的经过,乃至与宋将岳飞、韩世忠等人的厮杀,见到了各路统军司、招讨司的分布、沿革。
再看其中提到大金各路的风土,及至山川、河流、形胜之所的概述,竟与王昌少年时游历所见,一般无二!
王昌不再继续看下去。他猛地把字纸阖拢到一处,脸色变了变。
很明白的,郭宁在河北就学的高克忠高先生,真正是隐世的大贤!
如此大贤,竟无端死于乱世兵匪之手,自令人太息涕零。而以郭宁的虓虎之勇、英奇之略,再加上大贤传授的眼光见识,岂止如虎添翼?在这样的世道里,此人能做出什么样的事来?
想到这里,垂眼再看,那纸上一个个拙劣的字迹,竟也如刀枪剑戟挥舞,凛然之气逼人!
“郭郎君……”王昌举了举手里的字纸。
“先生有什么指教?”
“若蒙郎君不弃,今晚你和少年们讲述的时候,我也想列席旁听,可以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5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