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10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7/2241


耶律成辉感叹之余,竟然也有一丝丝的恐惧和担忧。
而更让他感到意外和不安的是,他记得,这个济南府尹张学道,还是孔拯亲自向苏咏霖举荐的,说山东官员以张学道为先,说他能力强,品德高尚,一定会是一个治理地方安抚百姓的好人选。
然后苏咏霖相信了他,任用他做了济南府尹,结果这个好人选居然干出这种事情。
还串联了复兴会的人。
那可是皇帝精挑细选出来专门负责黄河工程的绝对亲信,为的就是避免贪腐和地方勾结的事情,这可以说是皇帝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皇帝如此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他们还是做出来了,甚至于对皇帝身边重视的官员进行了腐蚀,可以说行为十分恶劣了。
也难怪皇帝如此恼火,下手如此凶狠。
耶律成辉咽了口唾沫,看着地上散乱的还没有捡起来的纸张,忽然意识到这一次皇帝对山东的处置可能非常凶残,乃至于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耶律成辉的想法没有错。
苏咏霖看着一动不动的孔拯,和那些面色惨白的山东系官员,决定给他们最后一击。
他拿起一张没有扔掉的纸张,走到台阶之下,递给了浑身颤抖的孔拯。
“看看这个。”
孔拯抬起头,伸出颤抖的手接过了苏咏霖递给他的那张纸,一看。
顿时他整个人就和石化了一样一动不动了。
这张纸上所写的,是苏咏霖对孔氏的处置。
罪名是图谋造反,处置结果是重要人员处斩,余者按照罪责不同、地位高低予以不同的惩处。
其实苏咏霖一开始还真的没有想到能够如此顺利的把孔氏处置掉,以为会有一番周折。
但是偏偏,孔氏自己给了他这个机会。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因为益都府同知崔智贪赃枉法,而孔府旁支孔帆协助崔智转移珍贵建材。
他用自家的仓库为崔智潜藏建材与贪污的钱款,利用他们的商业渠道帮助崔智把这些赃款清洗干净,然后又输送回去给崔智。
很显然,孔帆是全程参与进去的重要从犯,且他们不可能不知道这是黄河工地上重要的国家财产,可他仍然这样去做了。
绝对的严重从犯,当然罪无可恕。
苏咏霖抓住机会,趁机下令禁锢孔氏族人,严查曲阜孔氏。
调查的同时,还要统计他们的家产,为之后问罪做准备。
苏咏霖的本意是想要查一查有没有其他孔氏分支帮着其他的贪官污吏处理赃物的,要是发现了,就可以名正言顺加重处罚,否则还要想方设法设计罪名,不利于他的法治建设。
结果没成想一波调查之后,司法人员查出了孔府分支孔挚一家违法私自经营私盐的事情。
他们在孔挚家中的私人庄园里发现了制盐工具,满仓库满仓库的私盐,甚至还有抵抗司法人员调查的私兵。
这些私兵居然主动向前往调查的司法人员发起进攻,随从士兵立刻迎战,将他们全部击杀,最后不仅发现了制盐工具和私盐,还发现了潜藏于其中的兵器、盔甲、弓弩。
这个问题就太严重了。
===八百四十五
这不是造反什么是造反===
孔氏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私盐问题。
明律规定还是盐铁官营的,但是明国在官营的价格和质量上做了大幅度优化,普通民众绝对吃得起盐,不会和南宋民众一样为了吃盐愁眉苦脸想方设法。
可以说在大明国内部贩私盐已经没有销路了,如果有人一定要搞私盐,甚至于成本还要高过利润,一旦被官府发现还要严肃问罪,所以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所以唯一还有赚的方式就是把私盐走私到南宋。
南宋盐价超高,很多人都在渴求低价的明国盐,把明国的盐转运到南宋贩卖,利润超高,朝廷财政部盐司专门组织了十几支贩私盐队伍专门做这个生意,每个月都能从南宋那边攫取高额利润,辅助朝廷财政。
苏咏霖很早以前就靠着向南宋贩卖明国盐来补贴军费、财政,获利很大。
朝廷能赚那么多,民间也不会缺少此类有眼光的人,于是向南宋走私私盐的民间行当悄悄的诞生,悄悄的运作,以略低于朝廷一些的售价和朝廷方面争夺这部分利润。
不过因为明廷对这方面的检查较为严格,所以这个行当发展艰难,扩充艰难,只有极少数身家厚实、关系硬实的家族才能尝试进入。
此前,明廷隐约听说有一些类似的消息,但是始终没有发现蛛丝马迹,没想到这一回直接查了出来。
这下可好,贩私盐的罪过在南宋是死罪,在大明国也差不多,需要举族流放到偏远地区做苦工,和贪官污吏家族一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7/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