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1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2241


岂不妙哉?
赵开山逐渐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这个时候,赵玉成就很不满意的开口了。
“友军有难,正是应当竭力相助的时候,诚如领帅所说,苏将军所部如果倾覆,对于我等来说难道是好事吗?没有苏将军在北边抵抗金贼,诸位难道还有闲情逸致坐在这里吗?”
赵玉成心直口快,对危难之际这帮人还要玩花花肠子的事情感到非常不满,直接出口抗议。
赵祥被赵玉成直接反驳,心里不痛快。
“玉成,我也是在为领帅,为整个光复军考虑!你不要误解我的意思。”
赵玉成更加不满。
“为领帅和光复军考虑难道就是要我们见死不救吗?”
“我什么时候说了见死不救?”
赵祥生气了“苏咏霖死了吗?他这不活的好好的吗?我只是说让他吃点苦头再去救,雪中送炭好过锦上添花,这你都不懂吗玉成?”
“难道一定要危机之时才能相助吗?同属光复军,同为抗金义军,怎能怀有如此险恶之想法?万一出了事情,后悔莫及!六叔,我坚决不认同!你不去,我去!父亲,儿子请战!”
赵玉成按捺不住心中正义感,与赵祥针锋相对,并且请战支援苏咏霖。
赵开山有点不高兴。
他扭头看着一脸英气试图请战的儿子,本来觉得自己会很高兴儿子有如此勇气,勇于担当,面对金军进攻丝毫不怯场,但是事到临头,赵开山却发现自己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兴。
赵玉成和苏咏霖的关系有点太好了,好到不管什么事情,只要和苏咏霖有关,他都站在苏咏霖那边,帮苏咏霖说话,事事都为苏咏霖着想。
两人认识也没多久,正式接触也就起义以来那么几个月的时间,怎么关系就那么好了呢?
苏咏霖的魅力就那么大?
“父亲!儿子请战!”
赵玉成再次向赵开山请求。
赵开山深吸一口气,皱着眉头黑着脸,摇了摇头。
“不急。”
“父亲!”
“出兵要时机!还要筹备军粮!你以为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说出兵就出兵?军粮谁给你运送?军饷谁给发?士兵手上的武器谁来筹备?休得胡来!”
赵开山斥责了赵玉成一顿,赵玉成顿时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打仗,自然是需要后勤的,没有后勤,打什么仗呢……
赵祥冷笑一声,抱拳道“领帅所言是有理的,咱们这里虽然军队多,但是多是没有训练和整编的新兵,起不了什么太大的作用,需要多做训练,明确编制,然后才能出战。”
赵开山点头。
“此言深得我心,就如此吧!如果胜捷军真的危险了,咱们当然要出兵相助,只是不是现在。”
说完,赵开山闷闷不乐地起身离开了会议室。
会后,赵玉成也是闷闷不乐。
他想起近些日子和赵开山父子两人总是说不到一起去,心里十分愁闷,便写信给了苏咏霖,把心中苦闷向苏咏霖诉说,并且询问苏咏霖要不要帮助。
如果需要,就算没有军令,他也可以带着自己的亲兵骑兵队前来相助。
虽然力量小了点,但是绝不贪生怕死,也不会和贪生怕死之徒为伍!
这封信在苏咏霖七月十一日回到泰安州的时候才见到。
而与此同时,苏咏霖的奏捷军报也送到了赵开山的手上。
也是在几乎同一时间,夹谷阿速所部出事的消息通过溃逃的女真正兵传到了东平府,被耶律成辉得知。
苏咏霖回到泰安州,得知赵玉成给自己写了信,很重视,第一时间就把信打开读了,读了之后意识到这是一个苦闷的孩子向自己倾诉心事并且寻求帮助的行为。
想了想,苏咏霖亲自回信。
苏咏霖告诉赵玉成,之前就说过了,就算的确是长辈犯了错,也不要和长辈发生什么冲突,那对他没有好处,他是个后生,与长辈冲突,只会惹来不孝的名声。
应当做适当的隐忍,不要为了自己而和长辈发生冲突,有什么不高兴的或者困惑的事情可以写信给自己,自己可以给他相关的建议,虽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可是自己也愿意听他倾诉。
顺便苏咏霖还告诉他自己打了胜仗,泰安州方向已经稳住了,没有什么问题,反倒是他们那边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若有需要,立刻来信,自己会领兵相助。
这样一封处处为赵玉成考虑、站在他的立场上为他支招的回信从泰安州南下的时候,赵开山同时得知了苏咏霖打了胜仗和金军大军正在向沂州方向进军的消息。
这个事情其实说不好是一喜一忧还是祸不单行。
照理来说是一喜一忧,因为毕竟打了胜仗。
但是不知为何,赵开山总是感觉这属于祸不单行。
===一百二十二
赵开山是真的想不通===
苏咏霖打了胜仗以后自然要报捷。
在商讨捷报内容的时候,部下们一致认为应该稍微“虚报”一些人数,这样可以更好的宣扬胜捷军的军威。
苏咏霖想了想,觉得这样的确也有意义,于是便声称自己凭借自己的力量全灭了金军两万,又杀了一万多金军,俘虏了一万多金军。
不仅如此,还俘获了金军主将、同时也是山东东路的兵马司副总管夹谷阿速。
光复军的骠骑将军苏咏霖军功大盛。
因为是专门的捷报,苏咏霖特意派骑兵送来,到临沂城的时候动静很大,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来了军报。
这种情况下赵开山也不能隐瞒,只能把消息公之于众。
于是苏咏霖击溃两万金军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临沂城,临沂城内光复军大大小小的军官们全部得知了这个消息,深觉震撼。
苏咏霖那边应该是有两三万军队的,但是苏咏霖声称自己是靠着泰安州的六千军队以少胜多打了胜仗,还俘获了金军主将,大获全胜。
作为获胜凭证,他把金军帅旗和诸多写有军号的军旗送了过来,以示自己没有撒谎,是真正的打了大胜仗。
的确,这东西造不了假。
赵开山他们都是多年和金人打交道的地主出身,有一些金军军界的朋友,对这些东西的真实性是有一定鉴别能力的。
所以没人质疑苏咏霖真的打了胜仗。
而且之前苏咏霖一直有光复军名将的称号,与孙子义并列为光复军两大勇武之将,这个时候打了个大胜仗只是更加凸显这个名号的真实性,而他也绝非浪得虚名。
这是好事,当然是好事,证明光复军有了正面挫败甚至全歼金军的实力,可以和金军叫板了。
所以陈乔山、李啸和赵玉成等人对于这件事情感到很高兴,盛赞苏咏霖的军功,夸赞他的勇武,连一些过去不怎么看好苏咏霖的中立派都对苏咏霖大为改观。
军功的确可以改变很多事情。
而赵祥、赵开河等人则对这件事情感到非常别扭,也觉得心里堵得慌,不高兴,却又不能在明面上表达出来,只能混淆视听了。
他们试图把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往后排,把一支金军正在向沂州进军的情报拎出来大讲特讲,转移了视线。
然而这件事情苏咏霖之前也提醒他们了,告诉他们金军可能有所行动,让他们提前注意。
现在拎出来讲,只能是证明苏咏霖的先见之明,证明苏咏霖并没有向他们求援,他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一厢情愿,毫无意义,惹人耻笑。
好家伙,横竖绕不过去,惹得赵祥满腹怨气。
“不管怎么说,金贼要来了,咱们该怎么应对,诸位各抒己见吧!”
赵祥丢下一句总结性质的话,满腹怨气的坐了下来,闭口不言了。
赵开山皱着眉头看了看赵祥,摇了摇头,开口道“雨亭打了胜仗的事情暂且不论,先把紧急军务讨论一下,这才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众人都感觉赵开山似乎并不太愿意就苏咏霖的话题深入展开,也都明白发生这种事情的原因,于是都很明智的开始讨论反击金军的事情。
相当一部分人都觉得苏咏霖六千人就能打败金军,足以证明金军是乌合之众,是纸老虎,根本不可怕,所以大家伙儿应该迎难而上,正面迎击金军,而不是担心其他的事情。
性子粗暴的赵开河就是这样的意见。
“胜捷军六千人就能击败两万金贼,可以想见金贼一定是乌合之众,不足为惧,再来两万又如何?兄长,请让我带领踏白军前往迎战金贼,我必为兄长砍下金贼主帅的头颅!”
和没有军功傍身纯粹靠着赵开山的信任上位的赵祥不同,赵开河虽然气量狭小不能容人,但是本身也有勇力,立下过战功,在军队里有一定的声望。
虎背熊腰的他,一眼看上去就让人感觉他是个能征善战的猛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