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11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5/2241


革命是暴烈的行动,而非请客吃饭这般温良谦恭让的推杯换盏。
所以流血是必须的,容不得任何温情。
于是,他有计划地消灭了金人,消灭了旧官僚和地主士绅,镇压了反对他的儒生,并且将儒学经典考试从科举考试中去掉,全面罢黜儒家思想,再也不用儒家思想作为大明的官方指导思想。
他要用自己的思想取代儒家思想,建立一个真正存在的而非空中楼阁式的【大同社会】。
尽管这条路并不容易,可是他早已下定了决心,如果有人试图反抗或者阻挡他,他就会和五十万明军一起,将他们全部碾成碎片,挫骨扬灰,军队是他手上最有力的武器。
新时代的到来不可阻挡,旧时代的离去已成必然,新时代旭日初升,其道已然大光。
【同志们,一起上吧!】
翻过最后一页,赵昚茫然抬起头,发现自己的桌子上不知何时已经点燃明亮灯火,书房内也是灯火通明,他愕然望向窗外,发现天色已黑,显然已经是晚间了。
明明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还是上午。
我看了那么久吗?
看着那本已经被翻看完毕的《洪武政论》,赵昚愣了许久。
他本以为自己会对这本书中的内容怀揣着极端的愤怒,可是看完之后,他却莫名的冷静。
他觉得自己应该生气的,但是他却莫名的没有生气。
或许,是因为苏咏霖对他们这个阶级的描述有些过于直白了,以至于招生不得不承认,他们就是这样的。
欺上瞒下,利用身份获得权力,用权力获得经济利益,然后死死把持住这个利益,绝对不会相让,哪怕为此损害集体的利益,也不要让自己的个人利益被损害。
哪怕对外卑躬屈膝奴颜婢膝,只要能保全自己个人的利益,那么整个国家受到损失乃至覆亡都无所谓,反正国家也不过是他们牟利的工具而已。
只要自己好就可以,其他的都不重要。
这就是他们这群人的本质。
所以苏咏霖对这个群体极度不满,一力主张用物理方式将他们全部消灭,消灭得干干净净,一个不留,再从制度和思想两个方面同时发力,力求让这个阶级不再出现。
这个阶级的出现是国家走向沦亡的开始,若不能限制、打压、消灭这个阶级,国家就必然向下一路狂奔,无可挽回。
赵昚读过之后想起了明宋战争之后的重建时期所发生的不少事情。
他想到了他急切的想要恢复军队建设的时候,拨出去的钱款却被大小官僚上下其手,雁过拔毛,本来足够办事的钱被他们分的七七八八,最后根据史浩的判断,真正用于办事的还不到四成。
赵昚很生气的想要惩处这些贪官污吏,却被史浩劝阻说若要救国,先要救官,没有官员帮他做事,他什么都做不到,所以必须要喂饱这群官员。
“国家存亡之际,连军费他们都要贪污,难道不怕苏咏霖来了把他们一网打尽?”
赵昚很悲愤的问史浩。
史浩沉默良久,低声回复道:“钢刀没有砍下来的时候,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不会死,真的死掉之前,每个人都会侥幸,无可避免,所以后悔是最没有意义的行为。”
赵昚沉默无言,最终也没有对贪官污吏下狠手整治。
他认了,他认了贪官污吏的存在,承认了他们对国家的侵蚀,只要他们还能办事,其他的,他认了,他接受。
然而苏咏霖没有。
他直接下手把这些贪官污吏成规模的消灭掉了,按照他的理论来说,这叫【革命】。
所谓【革命】,不是变革天命,而是使用暴力对整个食利阶级发起最终决战,把他们彻底消灭掉暴烈行动,也可以用【清算】来形容。
苏咏霖绝不接受什么救国先救官的说法,他认为救国就要革命,就要清算,把食利阶级一网打尽,凭着元气大伤也要把他们一扫而空,换一个朗朗乾坤。
他成功了,明国摆脱了旧官僚的拉扯,开始奋勇上进,全力冲刺。
而反观南宋……
赵昚不得不承认,这些事情无一不印证苏咏霖所说的是对的。
对待那些贪官污吏,的确不能妥协,一旦妥协,国家就完了,必须要抱着革命的心态惩治他们,将他们打掉,拼着亡国的风险,自我革命。
站在一个最高统治者的角度上,赵昚对这本书的观感产生了严重的撕裂感。
一方面,这本书当中所阐述的对统治阶级的内部状况和消灭【上等人】的必要性深深的切中了赵昚的自我感受。
他就是被这群官僚给坑苦了,他和苏咏霖一样,都是深刻感受到官僚对皇权的反噬,感受到了面对群体行为的时候作为皇帝的无力感。
但是苏咏霖成功了,苏咏霖以自己的决心和超强的能力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把明国的贪官污吏全都打掉了,前前后后处决、流放数万人,规模之大,空前绝后,震撼天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5/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