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11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8/2241


明国平民们很八卦,南宋百姓当然也很八卦,这种关于皇帝的事情更是八卦到了极点,所有人都对此相当感兴趣,一个劲儿的传啊传啊传啊,很快就传的到处都有人知道了。
还真别说这个时候讯息传播的速度满,只是有些事情大家真的不感兴趣,一旦遇到真的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那传的要多快有多快,一点都不带阻塞的。
赵昚看到这本书并且决定封禁这本书的洪武四年、也是他自己的隆兴三年五月初七,《洪武政论》已经在南宋边境各州传开了,并且进一步向南传播。
因为购买限制几乎没有,保守估计,也有三五千本《洪武政论》被南宋商人抢到,并且传到了南宋,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一时间洛阳纸贵,一本《洪武政论》在某些地方卖到了黄金的价格。
这就引起了南宋境内大量职业黄牛和专业盗版狗的注意。
这些人不在意思想,甚至不识字,但是他们知道钱很香。
随着五月初又一波补货的开始,又有一大批《洪武政论》好像掐着时间点一样涌入南宋境内,疯狂向南部各州府前进。
与此同时,一大批盗版《洪武政论》开始在南宋境内流传、发售,要价比较低,内容也不全,但是足以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所以就算不明所以的叶义问在读了《洪武政论》序言之后就立刻赶着下令封禁这本书,那也是五月初八的事情。
这一日,保守估计已经有超过两万本正品《洪武政论》五万本盗版《洪武政论》在南宋境内流传了。
至于民间自己的抄录、转增之类的,数量更是不可胜数。
再按照南宋官僚们那离离原上谱的办事效率,等这个命令终于离开临安向各地前进的时候,已经是五月十一日的事情。
至于彻底贯彻落实到各地,则是六、七月之后的事情。
至于执行情况,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九百五十四
这不是要他们的命吗===
南宋官府那感人的办事效率使得他们根本无法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
而就是这段时间,足以让《洪武政论》的内容在南宋爆发式的传播,引起一阵又一阵的舆论风波。
其最显而易见的结果就是赵昚听说的苏咏霖是宋人的事情。
因为是苏咏霖亲笔写就,亲自爆料,所以他是宋人的事情在短时间内席卷了大半个宋国,就算南宋官方想方设法的封禁消息,也拦不住悠悠之口。
南宋百姓纷纷感到疑惑。
一个宋人怎么跑去明国当皇帝了?
而有点见识的人则更加疑惑。
一个宋人怎么跑去金国造反,然后建立了明国?
什么路子?
因为对这此类消息的极端好奇,大量宋人在不知朝廷禁令已经下达的情况下,到处找人问有没有《洪武政论》,四处找寻《洪武政论》的踪迹,就是为了解除心中疑惑。
相对于一般人获得《洪武政论》的难度较大,识字人群聚集的南宋中上层社会想要获得《洪武政论》的难度就很低了。
或者从商人渠道,或者从师长渠道,反正他们很容易就从各自的渠道得到了《洪武政论》的正版。
看后,无不大惊失色。
这群人里面包含着官僚、富商、大地主,基本上都是南宋的高级知识分子,通晓古今历史,知道国际关系,眼界较为开阔。
正是因为如此,看到了《洪武政论》的篇章的时候,他们才会感到极为震惊。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苏咏霖自报家门,说自己开始是宋人,祖父还是宋国官员,因为对宋国的现状感到极为不满,所以才离开了宋国,前往金国造反,准备推翻金国之后再来吞并宋国。
这种直白的将自己的目的大白于天下的说法让这些人极为震惊。
因为按照中国自古以来的惯例,就算是统一天下的战争,也一定要选择一些比较服众的理由来遮掩战争的真实目的。
明明是为了统一和权势,偏偏要说是顺应天意,是天让他做了皇帝,天让他统一,天上出现了什么星象,象征着我要统一等等。
这样比较符合儒家的传统思想观念,把一切甩锅给老天爷,表示自己是个毫无欲望的圣人。
但是苏咏霖不,苏咏霖直截了当的说我不是天子,我是人皇,我就是看南宋不爽所以才千辛万苦打败了金国,现在我建立了明国,兵强马壮,很快就要来消灭南宋了。
我也不是为了别的什么理由,为的是【看到南宋百姓的凄惨生活心生同情,为了他们而干翻了金国,建立了明国,现在明国建成,当然要南下准备解放南宋,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这个理由还真是清新脱俗。
古人征伐时,也会说一些不忍看到百姓受苦受难之类的屁话,反正大家没谁是相信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8/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