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12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9/2241


从他过去将近四十年的生命历程所形成的记忆之中搜索相关信息。
很可惜,根据大宋国的相关法律和政策,他搜索的内容无法显示。
或许根本也没什么可以显示的。
于是陆游只能情绪低沉的回答道:“不知道,或许发生过吧,或许从未发生过……”
“我想大概是没有的。”
王祈看着蒙学堂内认真写字的幼童们,开口道:“让一个人脱产读书需要支出的费用实在是太高了,就算是陛下也办不到一口气让他们所有人都能读书的地步。
所以陛下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在幼童身上花钱,让幼童入学读书,掌握学识,其他农人能识字,掌握读写,也就差不多了,尽管如此,我也听说陛下为了办成这件事情花了多少钱。
真金白银的往里砸啊,学堂,桌椅板凳,笔墨纸砚,识字的指导员,哪一样不要钱?一个村庄当然是便宜,可是一百个呢?一千个呢?一万个呢?多少钱啊?南朝朝廷愿意支出吗?”
陆游没有回答。
但是答案已经在他的心中了,非常明确,没有半点犹豫。
陆游望着学堂内的景象,感觉自己好像已经可以明确地得出一个结论——关于为什么宋国打不过明国的问题结论。
朝堂上很多官员的回答都是错误的。
他们往往认为是明国军力强悍,士兵敢战,将军英勇,所以觉得应该把钱砸入军队,训练精良的士兵,发掘深明兵法的武将,使得南宋的军队强大起来。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陆游逐渐意识到两国之间的差距绝不仅仅是军队方面的问题,绝不仅仅只是像他们所说的那样训练军队就能战胜明军。
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非常深层次的东西,这些深层次的缘由让两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最终,只是最终两国爆发了军事冲突,所以这种差距大量体现在了军事层面,但是超脱军事层面的话,所有的一切,都完全不同。
明国对南宋的超越,或许是全方位的也说不定。
得出这个结论之后,陆游本以为自己会十分惊恐,但是耳畔传来蒙学堂内幼童们的朗诵声音时,这种情绪却渐渐被抚平了。
他的目光投向学堂内那些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认字的幼童们,忽然间感觉这样的一切若是能出现在南宋,也绝对是一件好事。
明国的农民正在笑,而南宋的农民,却在一边哭泣,一边死去啊……
陆游闭上眼睛,之前亲眼所见的一幕幕却不断地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他回想着自己一路走来看到的一切,回想着自己在《洪武政论》当中所读到的一切。
真的,全都是真的,苏咏霖非常坦诚,他没有骗人,他说的写的都是真的。
那么,是谁在说谎?
陆游心中的答案已经非常清晰了。
===九百九十二
召见南宋使节===
虞允文、陆游和王祈三人与随行人员从密云县返回中都城的时候已经是夕阳时分,这一天时间就那么过去了。
回到四海亭驿站之后,南宋使节团的很多人都还没有回来,直到晚饭都摆上桌了,使节团的人们才陆陆续续返回四海亭。
他们的脸上满是兴奋,嘴里还不断的说着什么【晚上再去逛逛夜市】之类的话,手上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似乎从中都城的市集上买到了不少不错的东西。
然而随着人潮一起回来的陈康伯面色不佳,沉默着吃了晚饭,便招呼虞允文和陆游来到了他的房间,进行了秘密商谈。
“今日市集之行,让我颇为惊讶,我以为明国大兴土木,大修黄河,大举用兵,应该已经财政枯竭,难以为继了,但是今日看到市集上的情况,我发现,情况并非如此。
市集之上货物种类繁多,商铺甚多,街边行脚摊贩甚多,购买者亦是甚多,我虽然不愿说,但的确是欣欣向荣之像,其他城池不说,单是中都城,的确有着不输给临安之繁华。
我亲自购买一些商品,发现价格的确较为低廉,关乎衣食方面的商品价格更是如此,粮价比临安便宜得多,看不到有囤积居奇的景象,这就说明明国在粮食生产方面并没有出问题。”
陈康伯皱起眉头,满脸都是担忧,开口道:“大兴土木,大修黄河,大举用兵,这每一项都是要花大钱的,再怎么节省也省不了多少。。
如此用钱却依然能保持如此繁荣之景象,如此动用人力物力却没有影响农业生产,明国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以如此残破之中原,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虞允文低着头,一言不发。
陆游也低着头,
一言不发。
两人异常的行为让陈康伯有点意外。
“你们二人为何一言不发?你们今日去明国乡野,
看到了些什么?”
虞允文还是没什么动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9/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