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12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3/2241


陆游低声道:“这是外臣唯一能做到的事情。”
苏咏霖抬起头,看着陆游。
“够了,足够了,务观先生能把这件事情告诉我,已经足够了,这足以告诉我,这样的事情很有可能在南朝朝堂上得到通过,南朝皇帝对于这样的建议应该也是非常的心动吧?”
===一千
陆游不是工具人===
涉及到自家皇帝的问题,陆游还是很敏感的。
别说赵家皇帝和士大夫共天下,不杀士大夫,可是远远的流放、发配比起被杀要痛苦的多,也不知多少士大夫因为得罪皇帝或者政治斗争失败而被发配远方,最后不是死在路上,就是死在远方,再也没有回来过。。
这也算是一种死刑吧?
所以他心中一惊,忙低下头。
“外臣不知,外臣不能擅自揣测君上,此乃大不敬,吾国皇帝所思所想,绝非吾等臣子可以揣测!”
“若是他没有这样的想法,又怎么会把虞允文安排到使节团当中呢?无非是为了亲自观察一下大明的工地,看看工地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怎么安排才能成功。”
苏咏霖咧嘴笑道:“不过他们万万没想到,大明的农民并不反感为大明做工,大明不剥削农民,所以他们才会出此下策,用如此卑劣、肮脏、狠毒的计策来对付大明。”
陆游心中一阵惭愧,感觉自己的良心和羞耻心正在被狠狠的鞭笞。
苏咏霖说的很对,赵昚要是没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会把虞允文安排到使节团内?
无非是想要让他直接看到明国工地的状况,自行侦查一下真实情况,然后对自己的方案进行修改。
要不然,虞允文又不是负责外交工作的,他在枢密院工作,他是搞军事的,搞什么外交?
陆游对此一清二楚。
场面安静了一会儿,苏咏霖又开口了。
“务观先生,你作为南朝使节,南朝官员,你为什么要把这件事情告诉我?你该知道这件事情对于南朝来说意义应该很大,一旦成功,必然可以让大明手忙脚乱。”
陆游闻言抬起了头,看着苏咏霖。
“原因之一,
是外臣不愿看到此等灭绝人寰之事再次出现,
百姓何辜?为何要惨遭此等人祸?他们遭的罪还不够多吗?一旦黄河决口,
死者何止十万?十万啊!”
苏咏霖点了点头。
这是做一个人最起码的良知,拥有这份良知,就意味着陆游是一个人。
而没有这份良知的人陈康伯和虞允文,
已经不单单是一个生物意义上的人了,他们是官,
是南宋的官,
而不是他们自己。
他们是合格的工具,
合格的统治工具,是被儒教思想和南宋的统治体制异化过后的工具人,
工具属性大于人类的属性乃至于彻底压制了人的属性。
和他们谈人性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早就被驯服了,不再是一个有独立精神的人,
他们彻底认同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大于一切,
指望他们从全局角度思考问题,
是不可能的。
而悲哀的是,
这样的工具人往往认为自己是自由的,是随性的,
是高人一等的,是可以肆意压榨底层人民并且享受种种特权的。
不得不说,儒教思想在塑造工具人的方面是非常优秀的,
比诸子百家都要优秀。
所以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中还能维持自己的人性,使之大过工具属性,
实属不易。
陆游就是这样的人。
与之相对的,苏咏霖感觉辛弃疾也是这样的人。
他们都在这种讲究服从的体制之下维持了自己的个性,
个性维持住了,人性也就维持住了,
人性维持住了,才能算作一个完整的人,而不仅仅只是一个王朝的统治工具。
鲁迅所赞叹的脊梁们往往就是这样的人,因为他们是人,才会在冰冷的史书中绽放出别样的光辉。
苏咏霖看着闪烁人性光辉的陆游,感到莫名的欣慰。
“那么第二个原因呢?”
苏咏霖提出了询问。
陆游犹豫了一会儿,缓缓开口。
“在说出第二个原因之前,
还请陛下告知,陛下在《洪武政论》这本书当中,可曾写下虚假之言?”
“原来你也看过洪武政论啊?在南朝,看过这本书的人多吗?”
陆游点头。
“很多,
非常多,虽然朝廷封禁此书,不允许传播和阅读,但是还是架不住很多人阅读,还有更多人偷偷从明国买回来流传,甚至还有人私自盗印,私自贩卖的,禁而不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3/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