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13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7/2241


可问题在于他现在多的是一般的长弓,
却非常缺少强弩和神臂弓。
虽然通过贿赂鄂州官员得到了一些军械的补给,但是重要的强弩和神臂弓却依然数量很少,
于是当前鄂州大军就面临着远程射击力量极端不足的情况。
这种事情他早在率军前往鄂州驻防之前就告诉了枢密院,但是枢密院对此漠不关心,只是告诉他车到山前必有路,
等到了鄂州会有解决办法的。
然后王顺就发现……
车到山前必有路——绝路。
他期望补足的军械都成为当地官僚们赚取外快的手段了。
一群连军阵都不能快速结成和变阵的新兵,还有总数不到两千的弓手、弩手,
这就是他的三万大军。
可尽管这样,作为一个有着专业素养的将领,
王顺依然没有绝望。
要是再给他一年时间,他倒是有一定的信心能够拉起一支较为正规的有一定战斗力的军队。
他会努力训练军队,
让军队更加专业,更加有战斗力,能打胜仗。
可眼下,他的军队只是装装样子,银样镴枪头,看着好看,其实不经用。
所以枢密院准备发起第四次围剿战争的时候,
王顺就向枢密院传达了自己的建议,觉得应该暂缓一些时候,让新兵得到更加充分地训练,就临安城那几个月的训练……
着实小看了职业军队需要的训练量。
可是枢密院完全不当回事,
反而告诉他这种事情应该是枢密院和朝堂大臣以及皇帝来决定,他只是一个武官,不要干预朝堂决策。
否则下场可不好说。
深谙个中道理的王顺只能选择闭嘴。
可是眼下的问题就不是闭嘴能够解决的了,他不想找麻烦,可麻烦主动找上了他。
九江大军成军比较早,老兵数量也比较多,王顺自认为九江大军的战斗力要在鄂州大军之上,现在九江大军尚且不能应付农民军,他这边就算是全军出动,估计也会被农民军逆袭打败。
明知道会战败还要出兵,是不正确不明智的做法。
这个时候,明智的将军应该洞悉自己的不足,选择正确的做法,避免热血上头,所以王顺做出了决定——
去他妈的支援,老子才不会去送死。
军队训练度不足的时候,最好的抵消劣势发挥优势的办法就是据城死守,利用城池抵消自己和精锐军队之间的差距,尽可能拖延一些时间,然后……
向襄阳大军求援!
襄阳大军基本上全都是战场上下来的滚刀肉,相当一部分都是和金人面对面干过仗的老兵油子,干起仗来相当强悍,是宋军当中的绝对精锐,他们不需要都来,哪怕只来一万人,都足够应付农民军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同僚求援,他要是一点兵都不派出去,未来事情传到朝廷上也不好听,所以王顺决定采取折中方案。
即派兵出动,目标是支援九江大军不会改变,但是这个行进速度吧……
就比较讲究。
天气下雨不好走路,刮风不好走路,打雷不好走路,太阳太大了不好走路,天阴的话难以辨别方向,也不好走路。
所以行军速度就会很慢。
至于什么时候抵达德化县支援周赟……
我们一直在路上!
王顺很快做出了非常符合自己利益的决定。
至于周赟,虽然没什么过节,但也没什么值得他冒着危险去帮助的交情。
而且之前他还听说周赟和农民军做生意做的飞起,让初来乍到没什么根基也不能操作商业的他很是不爽。
该吃吃苦头了。
我只要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可以了。
===一千零三十
德化城破===
于是在农民军包围攻击德化县的时候,鄂州大军的确出动了一万人马作为援军向德化县的方向出动。
但是他们在三月二十日抵达武昌县之后就因为下起了蒙蒙细雨而停止进军。
理由是雨太大,路太滑,不好走,只能暂时休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7/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