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13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1/2241


很快,明军主力就抵达了樊城城下,看着高大坚实的樊城城楼和宽阔的护城河,张越景不由得感叹火炮的巨大的优势。
如果没有强力的火炮,明军还是按照传统方式和宋军争夺樊城的话,估计真的能打上好几年,一直打到宋军耗尽粮秣为止。
那对于明军来说就耗费太大了。
而火炮的出现给了他们另外一种可能性,让明军有了大量削减战争时间的可能性。
张越景向着何飞虎点了点头,何飞虎就把这次带来的二十五门大将军炮绕着整个樊城城墙排开了,所有军队都在大将军炮的后面。
他是准备用大将军炮给樊城城墙开开眼,不管轰击几天,总要把樊城城墙轰个摇摇欲坠。
才不会主动出击,也不会蚁附登城,那种攻击方式太低级,还会带来太大的损伤,会让己方士兵暴露在宋军箭矢的覆盖范围之内。
而在大将军炮的有效射程范围之外,宋军最远程的武器也不能对明军造成任何有效伤害,只能干瞪眼,除非主动出击。
===一千零五十二
这种顺风仗打起来还真的挺寂寞的===
苏咏霖曾经也对宋军传说中的超远程杀伤性武器三弓床弩、也就是传说中的八牛弩有过不切实际的幻想。
但是据明国工部专业部门对明宋战争中缴获的三弓床弩进行实际了解之后,苏咏霖就感觉很郁闷。
这东西想要射击到一千米甚至一千五百米不是不可能的,只要舍得用最高级的原材料,最好的木料和牛筋,并且冒着发射一次之后这昂贵的三弓床弩就完全报废的风险,就能达到这个射程。
确实能打出很远很远。
但是射程不代表有效射程,否则苏咏霖让大将军炮抬高炮口就能打出两三公里远,射程相当骇人,和史书上记载的一样。
但是打的再远却打不中目标又有什么用?
要想让这三弓床弩射出一公里远并不是不行,然而距离预定射击目标的偏移估计能偏出数十米远,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了。
床弩一没有照门二没有准星,南宋朝廷也不可能掌握床弩射击数据的数学模型或者计算一下床弩射击之两米长巨大弩箭的射程方程式。。
没有这数学数据的支撑,光靠肉眼对数百米外的一个小目标进行大概的校准然后射击,其精准度到底有几何,就很难说了。
古往今来使用弓箭、弩箭进行战斗,从来没有说讲究精准度的,神射手的确有,但是绝少,军队进行战斗主要靠的是数量进行覆盖打击,从来不看单个人的射中率。
所以战场上肉搏部队的功劳可以临阵获取,而弓弩手的功劳一般在日常训练当中获取,临阵不算,因为不可能知道谁是谁射杀的。
根据明国工部的测算,他们缴获的三弓床弩的极限有效射程大约也就在三百米左右,至于那个在四百米开外被宋军用床子弩击杀的辽军大将萧挞凛,估计算的上是古往今来数得着的倒霉蛋。
他估计是在某个不经意间的时刻招惹了什么不该招惹的存在,才让他以这样一种倒霉到了极致的耻辱方式死去。
而如果指望宋军用城头上的三弓床弩对放置在距离樊城五百米左右的明军大将军炮炮组实行有效射击,其难度差不多等于用水枪打十米开外的一只蚊子。
不说是拼技术吧,至少也算是和技术毫无关联。
而这种碰运气的战术行为面对明军大将军炮的有效轰击,无限接近于自取其辱。
所以张越景与何飞虎都不担心宋军的远程打击会对明军造成什么影响。
而如果换做野战的话,宋军又纯粹是送餐上门,明军拼战斗力拼组织度拼武器,样样都在宋军之上,有什么可担心的?
【这种顺风仗打起来还真的挺寂寞的】。
偶尔,张越景的心里也会产生这种无比凡尔赛的想法。
不过,他不会手下留情,狮子搏兔亦尽全力是他的军事信条,于是他一声令下,战斗开始。
大将军炮组的第一轮射击全面开始。
震天动地的轰鸣声之后,二十五发钢铁炮弹裹着灼人高温以一往无前之势闪电般冲向了樊城城墙。
不开玩笑的说,樊城守军当时的感觉是比较复杂的。
他们感觉整座城墙在震动。
城墙在震!
炮弹凶狠的撞上城墙的时候,不仅把城墙接触面击打的粉碎从而露出更里面的墙体,还能使得整座城墙发生震动。
这还不算,
还有一颗炮弹非常精准的砸中了城墙上的城楼,
只是一颗炮弹,
就使得城墙上碎屑四溅,烟雾缭绕,那看上去威武雄壮的城楼直接就给扯没了半边,
形状十分凄惨。
还有几颗炮弹击中了城墙垛,把城墙垛击碎了,
动能不减,
继续往前冲,
直接把躲在城墙垛后头的守军士兵砸成了肉泥。
一颗炮弹落在城楼上还弹了一下,直接越过城楼坠入城中,
砸死了城中毫无防备的十几个宋兵,震伤、灼伤了二三十人。
一颗炮弹砸碎城墙垛之后直接向上腾起,击中了剩下来半边城楼,
打断了两根柱子,
把剩下来这半边城楼撕扯的不像样子,
大量碎屑坠地飞溅,
很多宋军士兵因此受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1/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