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13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4/2241


打啊!为什么不打?
于是城内宋军开始反击。
===一千零五十四
他们被逼着走向自己的命运===
正好这个时候处于明军第三轮炮弹发射的间隙,城头宋军抓住这个机会就开始反击。
他们喊着口号,耗尽全身的力量给三弓床弩上劲儿,然后用大锤狠狠地砸下去,击发床弩,巨大的弩箭呼啸而出。
投石机组那边也差不多,一群人使出吃奶的劲儿齐声高喝,一齐拽着绳索拼命下拉,将沉重的石块或引燃的火器扔了出去,让它们在空中自由的飞翔。
床弩发射出大箭,投石机扔出了巨大的石块和点燃的火器,宋军的反击看起来声势浩大。
随着他们的勇猛还击,周本元也开始兑现自己的诺言,完成一次射击,五百文钱直接奉上,当场数钱给你,绝不拖延。
士兵们拿到钱之后立刻收起来,兴奋地涨红了脸,立刻开始进行下一次射击的准备,每一个人都开心的和过年收到大额压岁钱红包的孩子一样,开心极了。
因为开心,他们的动作也很快,非常快,效率也大大提高,在明军进行射击准备的时候,他们已经做好了再次发射的准备。。
然后一齐大吼着把大箭、石块发射出去。
接着就目光灼灼的看着正在数钱的小吏们,盯着他们手上的钱,眼里、脑子里全都是钱,没了其他的东西。
因为这种激励,宋军的反击开始变得犀利起来,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投石机根本没办法把石块和点燃的火球扔到到明军所在的位置上,直接就坠落在半路上,没意义。
床弩倒是有点意思,居高临下飞的挺远。
但问题在于床弩压根儿没法瞄准,能否打中全凭运气,所以它的主要用途是用来射击城墙钉在城墙上给登城士兵提供落脚点的,次要用途才是远程打击。
七八支两米多长的大箭呼啸射出,然后在空中不断的偏移原来的方向,最后的确接近了明军所在的方位,
但是位置已经偏到了姥姥家,
最后超低空飞行、坠地。
不说是毫无意义吧,
也能算是白费心机。
然而这对于明军还是有点意义的。
明军方面则通过这一次的射击发现了宋军的远程火力点,发现城头宋军正在进行反击,于是炮组观测手拿着千里眼不停观测,
同时进行简单的数学测算。
火炮位置距离樊城城墙约一百五十丈余……
樊城城墙高约二丈余……
城墙墙面宽约二丈余……
大将军炮炮口自平射抬高炮口一度约提升射程……
苏咏霖为了增加火炮射击的精确程度,为了让弹道计算的数学模型更加精准,
遂引入了角度和坐标系的概念,
传授坐标系知识给计吏们的同时,
还亲自动手做了一个量角器。
他用依稀还能记住的数学计算方式刻画出了角度的存在,将这个概念传授给了朝中计吏们,
随后由计吏们将角度和坐标系带入了火炮射击的数学计算模型当中。
计吏们由此如获至宝,感觉自己洞察了火炮射击的奥妙所在。
他们在中都的实验基地对火炮发射的一些列数据进行了测算和记录。
对发射火药的重量和炮弹射程之间的关系也做了大量的测算。
对炮口抬高所造成的的射程改变也做了大量的测算,并且记录。
整个火炮发射的相关数据被他们汇总记录成了一套表格,
经过大量试射和数据记录测算,
以及照门、准星概念的引入,
明军炮组逐渐对火炮发射有了科学概念。
甚至于不同种类火炮和不同重量的炮弹所需要的发射火药的重量都被计算出来,
于是明军火炮的发射火药都是在专业车间进行定装制作,专人称重,
尽量减少误差,直接送到炮组手上。
炮组还设置了专业的观测手,手持千里眼,
会在战前对各项数据进行测算,进行大概的预估,
引导发射,使得火炮的射击精度大大提升。
每一次发射过后他们也会观测射击结果,
然后对接下来的发射进行发射位置和发射角度的调整。
炮组其他成员则负责将火炮调整到观测手所认为的最佳位置,然后发射。
这一系列的流程下来,
可以说是相当的讲究科学了,算是达到了滑膛时代的前膛炮发射科学流程的巅峰。
最开始,连制作火炮的工匠们都只认为炮手是一个需要勇气的兵种,只要有勇气就能做炮手。
可后来大家都发现了,炮手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有数学知识。
搞不懂数学的人是没办法做一个好炮手的,哪怕是一个负责引燃发射药的炮组成员,
也要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储备,否则观测手忽然受伤了不能指引发射了怎么办?
事实上明军炮手的培养就是在往这个方向发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4/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