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13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3/2241


这就让裴乐和苏佳年十分无语。
众所周知,南宋朝廷对明国是单方向透明的。
他们的行军作战计划还没有传递到基层部队,就已经为苏长生所知。
苏长生再迅速派人将消息传递给中都和河南兵团司令官张越景,
一式两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宋军的整个进军计划,张越景早就知道了。
包括他们从临安出发之后,一直到抵达安庆府登陆,再到前往信阳县驻扎,这个过程张越景都知道。
这份情报的真实性和价值非常高,因为行军计划是不能轻易改变的。
古时候打仗,大军前进路线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个先行,基本上就锁死了大军前进的路线。
大军前进的时候,需要提前知会行军路上的地方进行准备,让地方官员出动民夫为大军准备住处和食物,
否则大军就算可以自己携带口粮,住处也很难搞定。
到时候万一刮风下雨还要露宿,
会引发兵变的。
然而封建军队糟糕的军纪使得军队成为地方官府和百姓的噩梦,
地方官府无不尽力推却、使出浑身解数避免大军从自己的辖区内经过。
一旦得知大军要从本县境内经过,
地方官府先是懵圈,然后呜呼哀哉,
最后无奈的认命,哭丧着脸赶快进行准备。
官府要准备,民间也要准备,不管富户贫困户,能润外地的赶快润外地,逃不走的就赶快润到县城内,把家产什么的都凑活凑活埋了,地方官则赶快加固城门,且准备好大军需要使用的物资放在城外。
等军队抵达,县城城门紧闭,城内男女老幼严阵以待,地方官登上城楼查看情况,同时在心里使劲儿的祈祷这帮臭丘八好歹要有些良心,要有些军纪。
如果大军拿了东西就走,那当然万事大吉,要是大军拿了东西还不走,还要在城外露营骚扰之类的,那才是完全的噩梦。
一直到确定大军离开县域之后两三天,地方官才敢打开城门,恢复正常生活秩序。
这还不算完,因为还要防范大军溃败之后乱兵来袭亦或是大军凯旋过境,那同样是一场噩梦,别指望封建军队对民众能有什么好心思。
所以说文官们往往对于使用军队作战怀有先天的抗拒,除了不想让武将夺权之外,实在是战端一开,地方四五年建设的成果就要毁于一旦,成本太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显忠的进军路线是毫无疑问的,要是贸然选择其他路线或者临时变更,真的会闹出大事,这样的事情是武将所不能承担的。
所以张越景提前在信阳一带安排了数量较多的检验丰富的兵团哨骑,而天网军也在这一带布置了不少经验丰富的密探。
唯一有些问题的是,这一次南宋枢密院给了主将李显忠较大的自主权,没有像之前讨伐农民军那样直接指定进攻计划不允许前线将领违背,这就给情报工作带来了一些麻烦。
然后他就得知宋军方面要出动五万人的主力越过边境线进攻南阳县的消息。
——————
PS:求一波推荐票和月票~~~~
===一千零八十四
援兵终于来了===
可以确定的是,除了李显忠自己,谁也不知道他下一步打算做什么。
或许连李显忠自己也不确定自己下一步就一定会做些什么。
所以天网军的密探与河南兵团哨骑部队只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讯息传递方面的优势抢到时间差,利用时间差把李显忠的进攻计划抢先一步告诉张越景,再让张越景抓紧安排。
但是张越景作为明军高层中第一个脱离苏咏霖麾下独当一面的大将,显然也不是什么泛泛之辈。
根据天网军事先传递给他的宋军进军方案,张越景分析了一下李显忠的进攻计划。
直接莽过来进攻明军的封锁线?
李显忠是个有能耐的人,未必会那么做,而且在他们看来,襄樊固若金汤,不会轻易被攻破,所以一定会留有余裕,谨慎制定计划。
而且此时此刻,张越景身边还有一個对李显忠怀着异样情感的人。
原先驻扎在淮南东路镇守当地的游奕军副将马宏兴。
当年第一次明宋战争期间,李显忠是唯一一个在明军兵锋下全身而退的宋将,而当时他的对手就是马宏兴。。
马宏兴虽然击败了李显忠,却因为各种原因没能成功追击,以至于李显忠顺利撤退。
对此,马宏兴深深感到郁闷,并且在心中发誓无论如何也要击败李显忠,拿下他的头颅,为自己洗刷遗憾。
此番当马宏兴得知宋军支援襄樊军队的主将是李显忠的时候,立刻向枢密院和张越景请命暂时离开淮南东路,以一名将领的身份前往张越景军中参加这场战斗,在帐下听用。
听到李显忠这个名字,马宏兴就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冲动,无论如何都要出动与他斗上一斗,不然总归是心不甘情不愿。
张越景听说马宏兴和李显忠交手过,也挺感兴趣的,就把马宏兴召来军中听用,让他分析一下李显忠下一步会做什么。
“李显忠此人胆大包天,但是也颇有几分能耐,当时宋军已经全线溃败,忙不迭往难跑,唯有此人逆流而上,
主动进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3/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