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14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01/2241


他几乎是狂喜着下令打开城门,放下吊桥,派遣精锐军队出城,准备两面夹击明军,狠狠地给明军来一家伙,获取最后的胜利。
吊桥放下,樊城城内宋军大规模出击,试图与城外宋军协作,击杀撤退的明军。
宋军士兵大声嘶吼着,那架势,那气魄,那冲击的速度,仿佛是要把这些天全部的苦闷和恐惧都要一口气倾泻出来,彻底的扬眉吐气。。
可谁知忽然间局势突变。
正在追击明军的宋军和正在败退的明军一转攻势,一起杀向了前来支援的宋军。
穿着明军军装的明兵和穿着宋军军装的宋军联起手起来攻击刚刚冲出来的樊城宋军,把樊城宋军杀的一脸懵逼,很多人根本都还没有举起手里的刀,直接就被砍死了。
被杀死的宋军士兵到底都没有反应过来为什么他们会被杀死,为什么他们会死得那么惨。
为什么?
为什么我们的同袍要来杀我们呢?
但是这并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这么一冲,城外乱作一团,
大量宋军情绪崩溃,
鬼哭狼嚎着往回跑,
把从城门洞到城外一大团路上堵得是水泄不通,城内宋军也是乱作一团。
城头上的周本元其实已经注意到了问题所在,他顿时被吓得魂飞魄散,
本能的要求麾下士兵关闭城门,拉起吊桥,
防止明军突击。
但是他们根本做不到,
因为操作吊桥和关闭城门的士兵已经被汹涌崩溃的宋军人潮给冲垮了,
很多人互相踩踏挤压,城门前和城门口很多人被踩死,
很多人被杀死。
而且很多明军士兵和假装成宋军的明军士兵拼命向前,挥刀劈砍,杀戮甚众,
一路往前冲,
直接冲到了城门处和城门前,
又是一阵杀戮。
更可怕的是后方明军主力也推着各式攻城器械向樊城冲击,
速度极快,大有通过护城河直接冲击樊城城墙的趋势。
周本元被吓得六神无主,
拼命下令部下关闭城门拉起吊桥,发现无效之后直接把自己全部的亲卫都派了出去,要求他们去执行任务,
于是这群精锐亲兵也挥着钢刀不断厮杀,不断击杀逃跑的宋军士兵。
城内宋军于是彻底陷入了混战。
自己杀自己,
明军也在杀他们,他们彻底不能分清楚到底谁是敌人、谁是朋友了。
于是为了活命,
他们也只能互相残杀,管他是谁,
看到了就杀,看到了就冲过去扭打、撕咬、戳眼睛、插鼻孔、卡脖子……
城内一片混乱,宋军的秩序彻底崩溃,凄惨的情况几乎等同于炸营。
如此混乱的情况之下,城外的明军终于杀穿了长达十数米的樊城正门城门洞,穿过了瓮城,杀入了城内,
在城内四处击杀宋军,然后极具组织性的杀入城中,抢占城中重要军事、民事据点。
城门洞彻底失陷的同时,城墙上的宋军也绷不住了,
因为明军已经推着井阑、临冲车等大型攻城器械接近了宋军城墙。
这是明军围城那么久以来第一次攻击宋军城墙,面对如此局面,城墙上的宋军几乎没有反应过来就被明军冲上了城墙开始厮杀。
周本元就在城墙上。
他眼睁睁的看着红着眼睛的明军士兵凶悍的通过攻城器械上的云梯冲到城墙上,直接一跳就扑倒一个个宋军士兵,然后将他们杀死。
城头宋军转瞬之间被击杀大半,周本元在少数卫兵的保护下且战且退试图逃跑,奈何他身上穿着的铠甲让明军士兵判断出他身份不同,于是紧追不舍,一路追击一路杀,周本元终究没有下得了城墙。
他在城墙角落里被明军团团包围,犹自战斗不止,当最后一個卫兵也被明军杀死之后,他看着一片狼藉的城墙,看着面前一双双满是仇恨的眼睛,无比的绝望。
于是他放弃了抵抗,但是也没有投降,
而是横刀自刎。
周本元死后,樊城不能继续抵抗,城内一万多名守军士兵被明军杀死了不少,剩下的狼狈叛逃抱头鼠窜。
而在这个情况下,
城中壮丁们坐不住了,
他们自发的拿起武器开始追杀穿着宋军军装的宋兵,发现了就红着眼睛扑上去追杀。
经常明军士兵追击宋军溃兵的时候,追着追着就发现一群衣衫不整面黄肌瘦的老百姓拿着武器冲过来,把狼狈逃跑的宋军士兵打翻在地上,然后砍成肉泥。
或许是因为太过于憎恨这些宋军士兵,连一些女子都衣衫不整的拿着钢刀冲出来砍杀宋军士兵,乃至于刚才那些穿着宋军军服杀进来的明军士兵都遭到了百姓的攻击。
他们连忙大喊着他们不是宋兵,然后把自己胳膊上帮着的黑色布带展示给他们看,有些百姓停手了有些则杀红了眼不停手,挥着刀就要砍杀这些明军士兵。
明军军规严格规定,坚决不能对百姓刀剑相向,他们无奈,只能转身逃跑,找到身穿明军军装的战友求助。
这样的情况在整个樊城城内的每一个角落都出现了,被拉入城中充当壮丁和炮灰的青壮男子们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拿着砍刀就劈砍那些抱头鼠窜的宋兵。
巷战阶段被城内壮丁们杀死的宋兵数量还真不少。
直到整座樊城都被明军攻取,明军终于腾出手来控制躁动不安的城内壮丁,将他们缴械,统一看管。
宋军俘虏们终于暂时安全了。
洪武五年五月二十八日,樊城被明军攻取。
===一千零八十九
并不和谐的场面===
樊城被攻破的同时,襄阳城也遇到了和樊城差不多的情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01/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