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14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7/2241


就目前来看,明中央决定在临安港口、泉州港口、广州港口三个地方设置三个全新的明国水师驻军点。
另外还要在临安城内设下明国的代表办事处,代表办事处需要有一定的面积,且一切安全管理由明国自己负责。
也就是说全新的明宋和平条约不仅需要南宋承认之前的五条,还要增加割地,增加临安城的驻军点。
而在割地的附加条款内,明确规定了泉州广州港口和市舶司由明国拥有,南宋商旅若要前来做生意,一应律法、税收必须要按照明国的规定,不准有任何异议。
“全新的形势之下,需要我们以全新的态度应对全新的变化,新的时代来临了,咱们必须要同时处理好军事政治和经济问题,而过去,我们是把政治和军事摆在最前面,把经济问题摆在后面的。
而接下来的形势之下,咱们需要把经济提升到和军事政治一样重要的程度之上,小心翼翼的处理经济问题,这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需要咱们谨慎对待,不能有丝毫懈怠!”
“喏!”
中央官员们齐声应诺。
全新的时代来到了,全新的挑战开始了,明国中央政府和复兴会组织开始了行动。
===一千一百四十九
战争的意义===
对于明国来说,全新挑战的开端,自然是与南宋的和平谈判问题。
和平谈判问题解决了,就可以开始在南宋身上动刀子,这边割一块,那边割一块,然后腌制一下,
放在火上烤,烤的香气四溢,再一口吃下去。
那绝对可以吃的满嘴流油,香的很。
南宋很肥,很肥,很肥。
若是能把南宋的精华全都吃下肚子,明国为了整修黄河而付出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将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补充,
整个国家的元气快速恢复。
明国将迅速完成重装上阵,
开始开拓之旅。
中华秋海棠,将在十年之内显现于世。
作为一切的开端,大明皇帝特别委托之全权谈判使者辛弃疾,带着全新的和平条款火速南下临安,与张越景会合,尽快敲定和南宋的和平协定,让一切尘埃落地。
洪武五年九月三十日,辛弃疾赶着时间抵达了临安城外明军军营之中,见到了张越景,将中都朝廷的最新决议给张越景看了。
其他的都没什么大不了的,张越景一点也不觉得奇怪,倒是对苏咏霖要求南宋割让泉州和广州这件事情感到好奇。
“泉州和广州啊……这有什么用意吗?”
“用意深远着呢,这两个地方可是南宋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瞧着主席的意思,这一回咱们大明要做很多大事情了,
新的变化就要开始了。”
张越景笑了笑。
“我是不太懂,
不过既然是好事,我跟着高兴就是了,
就是不知道河南兵团什么时候能跟神机营一样装备上火器……”
张越景打量着辛弃疾的面色。
辛弃疾瞬间明白了张越景的意思。
“这方面也不归我管,
你别指望我能告诉你什么消息,不过我可以告诉你,这种事情三年内你们都别想,成本真的太高了,一门炮一支枪那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装备一支神机营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是希望可以多一些装备的。”
张越景叹了口气:“神机营,真的好强啊,要是河南兵团也能这样装备起来,一定非常厉害,打遍天下无敌手,那到时候对付南宋,我一支军队就能解决掉,不需要出动其他的兵团,还能节省军费来着。”
“你知道的事情主席会不知道?参谋总部里的人都是傻子吗?”
辛弃疾无奈道:“但是这个事情吧,确实难,财政部的报告我也看过,现在列装军队是不现实的,不过你且放心,
这是大明的主要研究方向,
往这里头砸钱的事情,
朝廷不会心疼。”
辛弃疾一边说着,一边想起了之前苏咏霖对他交代的事情。
也就是坚持大笔大笔往军工方向砸钱不动摇的策略。
不少人都觉得这样做不是十分必要,但是苏咏霖坚持这样做。
苏咏霖坚持这样做的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苏咏霖认为军事技术的进步会很大程度上加速民用科技的进步。
很多民用高科技从最开始就是军事技术,只是后来转为民用科技,才逐渐为人所知。
比如最有名气的——互联网。
苏咏霖认为,欧洲之所以在明朝中后期之后把中国科技甩在身后,最重要的原因,或许不是什么文艺复兴,而是欧洲频繁的战争倒逼他们发展军事技术,并且进一步将军用技术转移到了民用层面,实现了产业升级。
那几百年间欧洲频繁的战争,各国之间几乎打出了狗脑子,每个国家都在绞尽脑汁发展自身打败敌人,否则就有亡国的危险,因此,他们不得不投入大量金钱和人力物力发展军事科技,提高军事力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7/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