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17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8/2241


“能到这个地步?”
“能迈出那样一步,能在如此的恐惧和重压之下离开南宋前往山东发起起义,这已经是无数所谓的豪杰根本不可能办到的事情,他们只顾吟诗作对,哪里会用命去拼一个未来呢?”
辛弃疾笑道:“或许,我是说或许,如果没有您,我会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前往南宋,然后被收走钢刀,手上只剩下一支笔,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当他们的守户之犬,然后,又能怎么办呢?写诗写词罢了。”
“你那首青玉案写的很好,也难怪大家都称赞这首词写得极好,若论这种文化功底,咱们整个朝廷里,你说第二,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你该多写写。”
苏咏霖不知道辛弃疾到底是在什么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写出了那首《青玉案》,但是这首词的确在中都霸榜了好一段时间。
辛弃疾出使南宋之后,很多人都在传这首青玉案,苏咏霖听说之后愣了好一阵子才反应过来,这的确是那首青玉案。
这首词,按照苏咏霖模糊的记忆,他记得自己曾经的老师曾说过这首词是辛弃疾暗戳戳表达自己不愿意和某些鸟人同流合污、坚定抗金北伐的心意而创作出来的,意思里当然怀着对南宋主和派的不爽。
但是时过境迁,辛弃疾已经是他大明国的参谋总长,还写出这首词是什么意思呢?
===一千二百九十八
洪武八年是个好年份===
苏咏霖曾经很想问辛弃疾到底为什么写出那首青玉案,不过后来在辛弃疾自己投稿的文章里讲的挺详细,苏咏霖就没有再问。
辛弃疾在当时投稿的文章里描述了创作这首词的前因后果和内心感悟,描述了他在南宋见到的上层的腐朽堕落和底层百姓的艰难困苦。
两种截然不同的处境所带来的巨大撕裂感让他感到无比的荒谬,处在这样强烈的情绪下,他决定与旧时代彻底分割开来,于是写下了那首词。
这让苏咏霖很吃惊。
他惊讶于同一首词在不同的环境下所表达出的完全不同的意思。
然后,除了感叹辛弃疾牛逼之外,他也没有其他的感触了。
他贫乏的文学修养让他除了牛逼之外,也没什么其他更好的词语可以形容辛弃疾的才华横溢。
所以他希望辛弃疾也能多写几首词,以后可以当教材,或者充当考试试题,搞一些原作者本身都不明白的阅读理解,得以造福天下学子。
想想就觉得很有趣。
比如问一问学子们辛弃疾所写的【那人】究竟是什么人之类的。
不过当苏咏霖提出辛弃疾可以朝着一代词宗的方向稍微发展一下的时候,辛弃疾明确表态对此不甚热衷,没什么想法。
或许退休以后会考虑,但是他正当盛年,正是把满腔热血和一身所学付诸实施的时候,怎么能像个深闺怨妇一样写一些针砭时弊的诗词阴阳怪气呢?
而且说到底,大明有什么时弊需要他来针砭?
真要有,根本轮不到他酝酿情绪写诗词,苏咏霖早就用物理方式将其清洗掉了,他根本没有什么发挥空间。
“诗词终究是陶冶个人情操的小道,我到底是大明的参谋总长,应该更加专注于大明的军队工作,应该专注于战场争锋,而不是什么诗词,诗词写得再好,也不能让国家强大,也不能让军队打胜仗,鸡肋罢了。”
看着辛弃疾这样的态度,苏咏霖不由得为当代和后世的广大考生感到可惜,少了那么多诗词,出题范围就会缩小了。
不过……
无所谓了。
苏咏霖笑了笑,拍了拍辛弃疾的肩膀。
“工作之外,无外乎是生活,你当然可以钟情于工作,不过工作之余,也要懂得休息、消遣,我虽然公务繁忙,闲暇时也会习武健身,陪伴家人,或者读书习字,写写自己想写的文章。
这些事情对我而言就是处理公务之外的放松与休闲,是很能排遣压力的事情,你也要学会派遣一些工作上的压力,我要是能写诗词,我早就写了,发表出去也好博得满堂喝彩,可惜,我不会。”
辛弃疾摸了摸下巴。
“这样啊……您的工作如此繁忙,却也能抽出时间吗?”
“我又不是铁人,终归是要休息的,也是要做些自己的事情,比如陪伴家人,我家二小子出生没多久,大小子出生的时候正是建国初期忙的天昏地暗的时候,没陪他,正是最遗憾的事情,现在有机会补全遗憾,当然要抓住机会。”
苏咏霖笑道:“我听说你家夫人也怀孕了,这是你第二个孩子了,多陪陪家人吧,该休假就休假,没什么太忙碌的事情,就要抓紧时间休息,可别把自己累出毛病来了。”
辛弃疾的长子在四年前出生,现在夫人又怀孕了,苏咏霖觉得辛弃疾可以抽出点时间好好陪陪家人。
不然等之后南下灭宋战役发起之后,有他忙的。
辛弃疾如此,苏咏霖何尝不是如此?
当年家里大小子出生,正赶上建国最忙碌的时候,他在前朝忙的昏天黑地,根本无暇顾忌家人,只能让赵惜蕊辛苦一下,又当爹又当妈,反而让他捞着一个慈父的身份。
现在小儿子出生了,朝政依然忙碌,却没有忙到抽不出时间陪家人的地步,赵惜蕊现在也有妇女部的事情要做,所以有些时候苏咏霖会主动接过陪伴小儿子的工作。
赵惜蕊怀胎十月之后,给苏咏霖诞下了第二个孩子,也是个儿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8/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