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17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65/2241


沈该接过了张栻推过来的一碗粥,拿起筷子夹了一些小菜放到粥碗里,稀里哗啦的吃了一阵,稍稍填了填肚子。
看到沈该平静的吃饭,张栻笑意更盛。
“三年筹划,全在这一个晚上,换作相公,能睡着吗?”
“怕是不能的。”
沈该拿过一只鸡蛋,在桌子上敲了敲,然后慢条斯理的一边剥壳,一边问道:“敬夫,我就不问你这三年是怎么筹划的了,我现在唯一想知道的就是,你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张栻吃了一口鸡蛋。
“相公是说我为什么会选择大明而不是宋国吗?”
沈该继续慢条斯理地剥鸡蛋壳。
“嗯,我很想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你父一生忠心为国,你是他的儿子,怎么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呢?你不怕你父亲的魂灵对你的行为不满,前来教训你吗?”
“其实在咱们大明国内,颇有些孔老夫子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大明官方的思想理论是不承认鬼神这一说的,但是对民间祭祀祖先、祈求来年丰收的祭祀活动并未强行制止。”
张栻笑道:“作为一个复兴会员,我当然怀念我的父亲,可惜,我真切的知道他已经不在了,他已经过世了,魂灵什么的也是不存在的,所以相公所说的,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
“复兴会……”
沈该顿了顿,等鸡蛋壳剥好了,他把鸡蛋放到了粥碗里,重新端起了碗,问道:“那你不担心你死了之后,九泉之下无颜面对你的父亲吗?”
“不担心啊,我不觉得我做错了。”
张栻把剩下的大半个鸡蛋塞到嘴里吃下肚子,笑道:“我要是做了什么亏心事,那我肯定内心不安,我会害怕死后被父亲责怪,可我不觉得我做错了什么事情,我问心无愧,又有什么值得担心的呢?
要是我死了之后在九泉之下遇到父亲,父亲问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也有的说,我不是为了私心,我是为了吾辈读书人的真正理想,为了天下大同而做的这些事情,父亲自然会懂我。”
“理想?天下大同?”
沈该不能理解,放下粥碗,皱着眉头盯着张栻,怒道:“你就那么相信苏咏霖所说的都是真的?你就那么相信明国人所谓的革命就是天下大同?天下大同需要杀那么多人吗?那是天下大同吗?那就是一群暴民在暴起杀人!是暴行!是暴政!”
“搞得就和这杭州城里的士大夫没杀过人一样。”
张栻白了沈该一眼,冷笑道:“相公,你不会真以为咱们这些读书人的手就很干净吧?手上没有直接沾过血,不代表就很干净,死在复兴会手上的上等人才多少?死在咱们这些士大夫手上的黎民百姓,又有多少?”
===一千三百二十九
清官少贪官多===
听了张栻说的话,沈该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说。
作为朝廷高官,这里头的事情可多了去了,而很多事情处在他的位置上,也是能够知道的。
宋廷执政一年,天下要死掉多少人,有多少人是自然病死或寿终正寝不好说,但是因为各种人祸而死掉的,确实不是一个小数目。
每年都有地方发生饥荒,每年都有地方发生水灾旱灾,他们这些高官只想过过安生日子,却也不可得,很难过的上什么安生日子。
一开始他还会为死人数量之多而感到触目惊心,觉得这是偌大的灾难,可时间一长,他似乎也变得麻木了,觉得不过是死那么些人,没什么大不了的,很正常。
麻木了吗?
还是根本就不在乎?
沈该分不清了。
于是张栻摇了摇头。
“没算过?相公,我给你算一算,就目前复兴会内部公布的数据,在革命过程中通过公审等各种方式杀死的上等人的数量大约在十一万左右,前前后后一共杀死的,就是这个数字。
而士大夫呢?相公,当年三易回河所造成的水灾,哪一次死人少于十一万的?每一年的天灾往往会带来大量死亡,而这些死亡,又有多少是人祸所造成的?
别的就不说了,前年雪灾,朝廷命各地官员开仓赈灾,担心地方粮食不够所以还特意拨付粮食,结果各地官员是怎么做的?把救灾粮卖掉了换钱,坐视百姓饿死,结果稍微一统计,就东南三路之地,两个月,至少饿死了二十万人。”
沈该沉默良久。
“人生来便是要死的,这是命数,逃不掉,无非早晚。”
“既然如此,明国便没有错。”
“………………”
沈该颇有些气恼的看着张栻,指着他低声喝道:“愚民能和士大夫相比吗?士大夫是能治国安邦平天下的,愚民只能生产!”
“士大夫不过是读了书的愚民罢了。”
张栻毫不犹豫的怼了回去,让沈该更加恼火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65/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