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18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43/2241


最后一支成建制的正规军也没了,那么还有什么必要继续坚持呢?
最后黄义贤看着李天祚,李天祚痛苦的闭上眼睛,点了点头,示意黄义贤再和廖兴业商量一下条约的具体执行方式。
比如那个战犯处置,他们就很不理解到底该怎么操作。
廖兴业开始为他们解释明国对于战败敌国的一些处置方法还有专业术语的内容,为他们解释一下具体该怎么做,以及关于哪些人在战犯处置条例的范围当中。
李天祚等人听的一愣一愣的。
“当然了,什么人是战犯,什么人需要被处置,大明只做部分强制要求,目前,只有在谅山地区和大明为敌的统帅、中高级将官本人和家族被认定是不可饶恕的战犯,必须要得到严肃的处置,其他人你们看着办就行。”
这话是廖兴业对李天祚说的。
这其实也是明国“用心险恶”的地方所在。
除了在战场上真刀真枪跟明国对着干的必须要斩草除根的铁杆鹰派之外,其他的战犯都可以交给敌人朝廷内部去处理,如此一来,战争期间他们内部骤然激化的矛盾就会全面爆发,并且得到最终处理。
你们自己把需要被大明斩草除根的人员名单交出来,多少人,多少家族,你们自己心里有杆秤,自己处理,大明也会看着办。
那么谁活着,谁去死,这个权力就掌握在李天祚手上。
李天祚会为了自己让多少人连着本人带着家族一起去死呢?
这可就是个完全的未知数了。
最后,廖兴业带着胜利者的从容笑容离开了升龙城,带到军队里面的是南越李氏王朝愿意接受大明的条件并且准备投降的消息。
赵玉成也笑了。
作为诚意的表现,赵玉成下令全军停止进攻,并且后退三里地,依旧维持着对升龙城的合围态势。
给出三天的时间,让李天祚自己处理自己该做的事情,大明不问过程,只看结果。
7017k
===一千三百七十五
《安南讨逆记》===
洪武九年三月十八日,混乱了三天的升龙城城门打开,“皇帝”李天祚穿着素服,率领重臣一同出城献降,向明军正式投降。
他们交出来的作为投降诚意所在的除了金银财宝和铜钱之外,还有一大票战犯和战犯家族的人,总人数上千,一大堆男女老幼哭哭啼啼,显然是经历了极为惨痛的家族变动。
但是,这就是战争。
明军已经非常明了,非常非常非常的明,所到之处没有大开杀戒,没有烧杀抢掠,没有破坏民居、农田,做到了战争中一国军队可以做到的明之极致。
任何人都无法对明军的军纪做出任何指摘。
至于其他的,那属于战后清算,是胜利者正当的权益,不属于人道范畴,同样无人可以指摘。
李天祚身穿素服,向大明皇帝代表廖兴业和大明军队统帅赵玉成正式投降。
他跪着献上了代表南越“皇帝”权力的符节、宝玺等一系列的礼仪用品,并且由重臣李公信作为代表宣读投降书。
并且当着两人的面,李公信还宣布让之前准备召来勤王的部队全部回到原地,不管是已经出发还是没来得及出发的,全都回到原地,不要继续作战,战争已经结束了。
廖兴业和赵玉成接受了李天祚的投降,并且由廖兴业亲手扶起李天祚,脱下他的素服,把象征着王爵身份的贵服给他披上,然后随他一起进入了升龙城。
随着廖兴业和赵玉成一起进入升龙城的明军大约五百人,作为代表,象征性的占领升龙城,以示战争之胜利。
李天祚于当晚设下隆重酒宴款待廖兴业和赵玉成等人,又派人外出赠送明军牛酒美食,以示犒劳。
这场战争到此为止,不打了,也打不下去了。
大家握手言和,从今往后和平相处,什么也不说了。
倒是廖兴业在酒宴上和李公信聊了聊,询问他怎么没看到黄义贤的身影。
李公信沉默着放下了手里的酒杯,长叹一声。
“他自尽了。”
“哦?为什么?”
“虽然他没有被认定为战犯,但是他还是觉得无法接受这个局面,并且认为自己也有责任,所以他自尽了,就在昨天晚上。”
“原来如此。”
“对了,战犯的认定和选择,还有具体的布置,都是他负责的,他全权负责,没有其他人从中干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43/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