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18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82/2241


民众若是识字,那就让他们自己看,不识字的就询问宣传部的人,宣传部的人会为他们解读朝廷的全新政策。
因为这个原因,中都民众非常乐于议论政治,对政治也比较感兴趣,且因为中都的民情咨询室运转流畅,一些事情甚至直达皇宫送到苏咏霖桌案上,解决很快。
一系列的条件培养了他们的政治参与感与责任感,所以在政治问题上,中都民众往往具备着其他地区的民众所不具备的热情。
而在这件事情上,他们的热情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开始民众被那些游街的老弱妇孺们打动,觉得朝廷做的是不是有问题,于是成群结队跑到民情咨询室找里面的工作人员要说法。
工作人员察觉问题严重,立刻把事情告诉苏咏霖。
两柱香的时间之后,苏咏霖就知道了,解决方案也很快给出来了。
宣传部立刻动了起来,一点不敢耽搁,也很快就贯彻了解决方案,在中都城内各大公告栏区域张贴告示,向民众解释这件事情。
根据目前核实的数额,朝廷公布了乔丰的贪腐数额,为铜钱十七万贯,熔铸铜器一万斤,白银一千二百余斤,黄金五百余斤,另外还有古玩珠玉、绫罗绸缎、青铜器等等价值不菲的藏品。
然后贪腐集团里的二号人物鲁甸贪腐铜钱十三万贯,熔铸铜器五千六百斤,白银八百斤,黄金二百斤,另有古玩珠玉首饰布匹,数量不菲,重量不菲。
贪腐集团的三号人物,复兴会监察部主管级干部吴文光贪腐数额为铜钱九万贯,熔铸铜器三千七百余斤,白银六百余斤,黄金二百斤,另有绫罗绸缎八百多匹,金银珠宝首饰整整五箱。
接下来四号人物五号人物六号人物的贪腐数字也不小,主要集中在铜钱铜器和珠玉古玩方面,其他方面因为朝廷控制严格,流通不便,他们所拥有的数量就非常稀少了。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江南老人”犯罪团伙原先可以说是没什么贪腐情况的。
最初的贿赂是利用他们自己多年积存下来没有使用的俸禄。
苏咏霖给他们的俸禄突出一个实用且足额发放,按时发放,他们得到的都是非常实在的俸禄,且因为福利条件好,还有公共食堂给他们吃饭,所以俸禄几乎等于是纯收入。
这年头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消费渠道和消费目标,官员行为被严格限制,日常除了买点东西吃吃喝喝打打牙祭什么的,或者买点好看的布匹绸缎什么的做衣服,也没什么好花钱的地方。
于是随着时间推移,官员们和复兴会员们都有不少积蓄。
这就是乔丰“第一桶金”的由来。
后面因为“业务范围”扩大了,乔丰身边关系比较密切的江南老人们也开始被身边的关系网络请求,通过他们作为渠道直通乔丰,让乔丰帮忙安排职位。
当然,要付钱。
于是越来越多的钱向着这个集团的人转移,他们开始享受到贪腐的快乐,开始拥有特别多特别多的钱。
不过钱越多,烦恼也越多。
一来没有太多花钱的地方,原本自己的钱就足够用了,还有不少富裕,现在钱更多了,却没有花钱的渠道,很多原先属于达官贵人们的消费渠道与商品都被苏咏霖给砍了。
所以最初的快乐之后,他们的内心满是空虚。
二来就是钱太多的储藏问题。
===一千四百零三
对上等人的打击一刻都不能停止===
这年头也没什么电子货币网上银行之类的,钱都是实实在在的金属和实物,体积不小,重量不小,储藏不易,容易露馅。
所以如何藏起来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也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有太多的钱没地方花也是很头疼的。
他们最后想出的办法是把铜钱、黄金和白银全部熔铸成块,挖个坑埋起来,以待时局发生变化。
现在没地方花,不代表以后没地方花。
现在连青红楼苏咏霖都不允许官员和复兴会员去逛,近几年还不断传出苏咏霖要取缔青红楼的消息,惹得不少官员私下里埋怨苏咏霖不讲人情。
但是没办法,谁让人家是老大呢?谁让人家是皇帝呢?
只能忍着,等以后时局改变,或许会有好事发生。
他们可不相信苏咏霖能一直为所欲为到永远。
因为没地方花,只能藏起来,而一旦事发,稍微一搜查,数量庞大的“藏品”也就难以被完美掩藏,很快就被发现了,然后挖掘出来,成为铁证。
如果只是政治上的问题,苏咏霖处理他们多少还有点主观上的情绪,但是涉及到经济犯罪,数额相对于立国才九年的明国来说又算是特别巨大,所以处理他们则显得名正言顺,不会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
毕竟人多少有一点“仇富情绪”,尤其当这种富还是那种“为富不仁”的富的时候,处置他们简直就是天底下最大的政治正确。
朝廷布告张贴之后,中都城内的舆论情势立刻开始反转。
政治原因还好颠倒黑白,但是你贪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82/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