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20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58/2241


苏勇抿了抿嘴唇,摇了摇头。
“尽管如此,尘埃落定之前,这支军队还是您的禁卫军,保护您是我们的使命,这一点不会有任何变化。”
“好吧,那你就派几个人去安排一下吧。”
苏咏霖点了点头,允许了苏勇的行动。
该做好的准备都做好了之后,苏咏霖觉得还应该搞点前宣传铺垫,给山东宣传口提供一点弹药帮助,凭自己的威望和在民间的信誉度,应该能够暂时稳定住民众的情绪。
于是苏咏霖抽了点时间写了几篇文章,用复兴会宣传口的渠道率先向山东地区下发,主要内容都是讲述自己决定废黜帝制的决心和想法的。
苏咏霖很清楚,只要自己抵达山东,和民众见面了,那么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民间的流言在自己亲自表态的行为面前是毫无意义的。
但是这次前往山东的主要目的估计还是要处理一批人,为集体领导制度的确立奠定基础和威势。
新官上任三把火,皇帝登基也要立威,集体领导制度虽然讲究一个民主集中,但是权力也是需要集中的,也是需要一定威势的。
他需要雷厉风行的处理掉山东的这一波政治攻势,若有必要,再顺势展开一轮全国重点地区的巡游讲话,为集体领导制度站台。
古老的中国在历史裂变的十字路口上出现了迷茫,这种迷茫是苏咏霖可以预料到的。
帝制在古中国维持的时间有点长,皇帝的统治深入人心,以至于苏咏霖也要用皇帝的名义来确立新的治理模式。
但是大明发展到了今日,大明和古中国都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上,已经到了一个必须要决断到底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时刻了。
大明的国民经济基础已经基本完成了从分散的小农经济到集体经济的转变,北方地区集体农业生产比例已经超过九成五,而在江南地区,这个数字也快速逼近八成。
增长缓慢的生产力水平也在蒸汽排水机的问世下出现了破局向上的曙光,钢铁巨兽的嘶吼声隐隐在他的耳边响起。
值此关键时刻,大明上层政治建筑的革新必须要跟上,不能止步不前或者大踏步向后退,必须要坚决彻底的向下一个时代迈进,连君主立宪都不能接受,必须要把皇帝彻底终结掉。
绝不给任何势力留有任何幻想,干净彻底的把帝制时代扫进垃圾堆,绝了皇权政治的根基。
怀着如此坚决的态度,苏咏霖写文章从政治军事和经济三个方面简单剖析了大明目前的国家状况,通过复兴会渠道向全国范围内发布。
与此同时,苏咏霖注意到了在这个全民识字率大大提升的时代,普通民众想要看懂一篇文章也已经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根据学部的调查报告,北方中原地区民众识字率有了很大的提升,可以读写五百字以上的人群在三万人抽查样本中的占比达到了九成九。
这意味着中原地区绝大部分民众有了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不再是睁眼瞎了。
所以报纸系统可以开始推进了。
从中都出发前往山东之前,苏咏霖召集了九人决策小组会议,将自己的报纸提案提交审核,讲述了一种面向全国民众定时定量稳定传达朝廷声音的纸质媒体的构想。
他想要将只局限于统治集团内部的讯息传达的手段延伸到民间,直接构建中央朝廷和民间普通民众的信息沟通渠道,将中央朝廷的嗓门儿扩大。
“只靠宣传部的宣传是不够的,而且宣传部主要代表复兴会,传达的主要是革命方面的声音,朝廷也需要传达自己声音的途径。”
苏咏霖十分正经的宣布自己的建议:“我建议,利用现有树人书社和印刷总局遍及全国的渠道,将朝廷的邸报传达到民间,可以在中央组建一个树人报社,和树人书社共用一个渠道。”
苏咏霖的这个建议得到了九人决策小组的热烈讨论,讨论到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这个建议很有建设性。
通过此番民间舆情信任危机的打击,他们都意识到了宣传和发声的重要性。
复兴会宣传部往往有着滞后性的不利因素,而此时如果出现一个属于朝廷的喉舌,以日常发报的形式为朝廷及时发声,那是很有必要的。
于是大家举手表决,全票通过了这一建议。
之后,田珪子还追加建议,建议让树人报社与复兴会宣传部达成合作,朝廷可以有一份面向民间宣传朝廷政策的邸报,那么复兴会宣传部最好也有一份官方邸报。
不再局限于过去的传统宣传模式,而要与时俱进,采取更加有覆盖性的行动,对整个宣传口来一个双管齐下式的改革。
===一千五百三十三
南下===
“过去复兴会宣传部的宣传模式主要靠各地组织在当地城镇内的字版上张贴内容,形式上和报刊其实差不了多少,但是受限于各地宣传部门的水平和反应速度,有些地方的宣传效果就不是很好。
就比如面对此次舆论危机,山东当地的宣传部门就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给敌人带了节奏,应付的很艰难,以至于民众都产生了质疑的情绪,很明显是业务不到家。”
作为复兴会总理,田珪子对山东复兴会宣传部的工作很不满意。
他觉得他们纯粹就是在乱搞,根本没有搞到点子上,否则不至于让朝廷在山东那么被动,以至于还需要苏咏霖亲自出马去当救火队员。
对此,九人小组大部分人都觉得山东宣传口需要整顿一下,而苏咏霖则对他们表示一定的理解。
“这件事情非常敏感,发生之前,连我都不可能预知到事情会走向什么地步,大部分地区的宣传口都没经历过那么大的阵仗,一时间乱了阵脚,情有可原。”
苏咏霖认为这件事情实际上已经超出了地方宣传口的能力极限,若是没有中央的帮助,比如苏咏霖自己的帮助,山东宣传口实际上是没有应对能力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58/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