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21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7/2241


另一名成员华说对此不置可否。
而范八依旧对明国持警惕态度。
“你们说的都是实话,我也是亲眼目睹的,我也对我之前的一些猜想感到不应该,但是我们还是不得不警惕,要说明国没有领土想法,是不可能的,否则他们不会直接吞并大理建立大理行省,对不对?”
茶全对此只是摇头,表示相反的意见。
“张司令和我开诚布公的谈过这个事情,说拿下大理是为了打通川蜀和西方的商路,且大理有反动势力先出手,攻击了大理官府和大明的商人,大明出兵,名正言顺。
而在我们这个方向上,大明收复了南越之地之后,就已经满足了现有的领土,并不打算继续往南扩张领土,且大明非常愿意支持我们的发展,后续也有其他计划,推动革命力量的壮大。
况且,就算从最为基础的角度去考虑,大明是占城的百倍大,大明对于占城有什么不可或缺的需求呢?大明需要占城的土地做什么呢?有什么非要得到的东西吗?
如果有,我们可以商讨一下,如果没有,我认为这个问题是没有必要列入讨论日程的,就目前明国同志们表现出来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如果继续这样想问题,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茶全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范八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他只能承认自己在这个问题上格局小了,层次低了,思想有问题了。
于是他承认了错误,表示自己会认真检讨自己。
茶全对此表示满意。
“接下来,我认为我们应该积极向明国同志们学习,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土地方面的改革,消灭占有土地过多的、压迫剥削农民的地主豪强,将土地全部分配给农民,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的农会组织。
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全国范围内的农会组织建立起来之后,我们的全新国家的根基也就牢固了,所以呢,我希望我们复兴会员们就要带头进行这方面的行动。
接下来我们就要商量制定土地改革的办法,首先我自己表个态,我的家族很富裕,很有钱,也有很多土地,我愿意为了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度而把这些全都贡献出来,革命者,首先要敢于对自己下手。”
茶全率先作了表态,表示自己愿意把自己家族的财产都给拿出来,作为建立新国家的资本。
紧急状态委员会的五人里面,茶全的家境最好,出身占城顶层统治阶级。
林前和范八的家境也不错,都是高官家庭出身,耳哈尔和华说的家境只能算一般富商家庭。
当然,他们都不是农民出身,普通农民出身的人也基本上不可能被邹亚娜选择去明国学习。
只是邹亚娜没想到的是,正是他精心挑选的这些家境还算不错的既得利益者们,接受了明国的熏陶,绝大部分都成为了他的掘墓者。
对于茶全的倡议,林前和耳哈尔没有犹豫,点头支持,表示愿意全力支持这一改革法桉,他们不在意财富和土地,更在意的是革命带来的成效与荣誉感。
范八稍稍犹豫了一下,也点了点头,表示支持。
倒是华说思来想去,试探着问道:“全都交出去的话,我家里人口多,二十多口人总是要吃饭的吧?”
茶全笑了笑。
“当然会保留最基础的生产物资,不可能全都拿走,那像什么话?明国的同志们是有经验的,我们要打破剥削,但是我们自己不能成为剥削者,革命又不是暴乱,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就算是地主家庭,也是有较为温和和极端低劣的,对于低劣的,民怨极大的,直接处理掉,这个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他们的民望还不错,且愿意接受我们的赎买政策,那么就可以协商。
看看他们一家人保留多少财产能够保证生活无虞,就把那部分留给他们,剩下的按照市价购买拿走,分配给其他缺地少地农民,这都是明国同志们十多年的经验,很好用。”
提及明国方面成功的十多年的经验,华说于是没再纠结,点了点头,支持这个提议。
于是在接下来的土地改革法桉的商讨之中,明国方面以安南中直辖尚书丞高天路为首的政务参赞团队就把明国当年经过很长时间摸索得来的土地改革法桉拿给茶全等人看,向他们介绍了明国的土地改革经验。
“只要地主士绅愿意合作,那么就按照赎买政策进行,也不必以杀人为最后目标,而对于地主阶级的赎买政策中,首先需要按照每人每日吃饱肚子所需要消耗的口粮和上中下三等田地平均亩产粮食量和粮食种类进行计算。
根据计算结果,留足可供他们自食其力吃饱肚子需要的田亩数量,其他的按照市场价格进行购买,如此,可相当程度上降低地主阶级的反抗力度,可以让并不想鱼死网破的中小地主选择与我们合作。
但是对于赎买政策覆盖到的地主阶级家族本身,也需要进行一番甄别,那些民愤极大、欺男霸女作恶多端的地主家庭,无论是否愿意接受赎买政策,都应该予以公审,否则损伤的是绝大多数农民对我们的信任。
我们的政权依靠农民建立,军队来自于农家子弟,赋税来自于农民缴纳,没有农民的支持,我们的政权就不能支撑,所以为了争取广大农民的支持,我们必须要顺应民心,严惩地主阶级。”
===一千六百一十九
大明版本的海上丝绸之路===
高天路是河北人,曾经是战士,后来转业成为农会指导员,投身农民工作。
后面,他在土地改革工作中大放异彩,在山西、关中的土地改革行动中立下不少功劳,逐步积累功勋升任县令、知府,最后成为行省主官。
在土地改革方面,高天路是绝对的专家,而且他的工作手法并不粗暴。
和当年非常普遍的喊打喊杀的粗暴工作手法相比,他的工作手法更显柔和、理智,并不以杀人为最终目的。
他认为革命不是暴乱,大家也不是土匪头子山寨大王什么的,虽然要有热情,也不能失去理智,要以理服人,建立一套全新的规则,而不是单纯的破坏之后留下一地鸡毛。
于是他的工作成绩很不错,且造成的损失也非常微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7/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