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2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6/2241


而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故军兵所求者,无非是钱财,到时我多给他们一些钱,他们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赵开山坚持认为给钱到位就能解决士兵士气的问题,就能促使士兵奋勇向前。
而攻克南乐县城之后,他也的确缴获了城中大量钱财,从军将尸体上摸出了大量钱财,眼下的确非常有钱。
赵作良无奈,只能带人前往弹压。
但是他保持了克制,只让亲兵队把几个抗拒态度最严重的士兵抓了起来,然后用军法进行惩处,震慑了军心。
接着撒了一波钱,给每个士兵都发钱,并且许诺战争之后有更大规模的赏赐和更长时间的休假,好言劝说,姿态较为低下。
于是士兵们尽管内心中还有抗拒,但是不愿意和钱作对,想着能拿到更多钱给家人更好地生活,最终接受了赵作良的说法,还是出动了。
在赵开山的催促下,十二月二十八日,赵开山所部大军十万余人正式北上,向大名府城方向前进。
赵开山计划一鼓作气拿下大名府城,然后大肆向外宣扬,宣布自己也是很能打的,也是非常强的,绝对不会输给苏咏霖。
这场战争不仅关乎军事格局,也关乎政治局面,是这个光复军领帅在政治上落后的情况下奋起直追的必胜战役。
对此,赵开山非常重视,他亲自上阵监督军队攻打大名府城,以大量军队包围大名府城,给大名府尹李忠以巨大的威慑。
大名府此时实际上已经到了强弩之末,长期的等待已经耗尽了大名府的抵抗意志,一直得不到来自外界的援助,近来更是惊闻金军南下平叛的军队战败了。
绝望之下,李忠丧失了战斗意志,于十二月中旬带着少量亲信弃城而逃,离开了大名府,往更西边的河东地区逃跑,并且打算进一步往关中地区的老家逃跑,求取一条生路。
主官跑了,很快城内军队和女真人等也跑了个干净,外地流官也跑了,只剩下本地一些汉人小吏和杂牌部队。
所以当赵开山抵达大名府城的时候,并未遇到坚强的抵抗。
围城两日之后,城中人主动派人拜见赵开山,以保全城内人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交换,打开了城门,迎接赵开山大军入驻。
赵开山于是兵不血刃得到了较为完整的大名府城。
===二百四十七
河北大地风起云涌===
兵不血刃获得较为完整的大名府城毫无疑问是一场巨大的胜利。
这让赵开山颇为开心。
于是他立刻对外宣布他攻占了大名府城,占据了几乎整个大名府。
尽管这个时候大军已经颇为疲惫,但是幸好没有遇到战争,所以无形之中,光复军的一次危机也就此被解决掉了。
军队得以在大名府城内休养。
赵开山则暂时没有更进一步的举动,他期待着人们可以因为他成功占据大名府的行动给他足够的关注度。
可惜,他并没有得到什么关注度,因为之前苏咏霖取得大胜的头版头条实在有着太大的热度,他的风头彻底被压下去了。
所有人都在关注着苏咏霖的行动,而他的行动似乎无人在意。
因为河北的情况确实非常热闹。
苏咏霖击溃金军铁骑之后,金军已经没有什么强有力的机动部队可以威胁到他了,就算有,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动员集结,绝对不是说出动就能出动的。
所以他给自己争取到了一阵非常宝贵的整顿时间。
而与此同时,因为苏咏霖的大军距离大兴府中都城的距离已经很近了,所以苏咏霖的一举一动,都足以震动金廷。
在金廷做出反应之前,苏咏霖的反应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是立刻发动北伐,打金廷一个措手不及?
还是整顿兵马,等实力充足了再去攻打金廷?
苏咏霖对此给出了一个明确的态度——首先恢复自己的实力,再建立起足够的威慑力量,至于那个时候是主动进攻还是积极防守,就要看到时候金军的动向了。
胜捷军经过之前的那一场决战实在是受损很大,损失比较严重,短时间内不能重新形成有效的军事力量,所以必须要重整军队。
重整军队需要重新募兵增加军队数量,还需要等待伤愈归队的老兵回来增强战斗力和军队的组织架构。
这一波血战之后,苏咏霖决定继续扩军,把胜捷军的军事力量扩充到五万到六万的规模,作为自己手上的王牌力量使用。
然后就是以河北各地方的豪强地主武装为代表的本地人军事实力为外围军事力量,形成一个巨大的军事政治集团。
苏咏霖的计划是利用他们把河北全部拿下来,威慑金廷中央政府,逼迫完颜亮更快的行动,给内部更大的压力,也更快的促成金国的大规模内乱。
到时候金国内乱、金军与河北地方势力的对决、契丹之乱等等等等都会一股脑儿的发生,绝对能让完颜亮手忙脚乱。
整个中原乱成一锅粥之后,他所真正给予厚望的胜捷军才能浑水摸鱼,获得最大的利益。
一波反推把金廷推回辽东去,夺回燕云十六州,重新建立完整的长城防线,给新国家的诞生奠定基础。
这是他接下来一段时间的行动计划。
而这个计划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在胜捷军真正强大起来之前,他需要妥善的处理与河北本地人之间的关系,让他可以顺利的利用河北地主武装的力量控制河北,进而威慑金廷。
争取达到让他们和金廷两败俱伤的局面。
这需要极强的忽悠能力和极高的操作能力,非常考验苏咏霖端水的技巧。
击溃完颜阿邻之前,想要达成这个目的,还是有些难度的。
但是击败完颜阿邻之后,苏咏霖忽然发现自己想要达成这个目的已经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了。
因为他的武力强大,并且政策“开明”。
他打败完颜阿邻之后颁布的政策非常注重维护地主豪强的利益,给了他们政治上与经济上的诸多特权,让他们非常高兴,让本地人感受到了安全感。
这种安全感是他们迫切渴望得到的,他们迫切的追求着这种安全感,并且希望长久拥有,所以对于苏咏霖是极尽吹捧之能事。
他们觉得只要跟着苏咏霖,就算是造反,也能保住命,且有很大概率会成功。
所以他们竭尽全力配合苏咏霖,让他拥有足够的权力可以安排整个河北的人事。
苏咏霖在无极县驻扎,只是发出了号召,派政工干部门前往各地宣讲,整个河北的地主豪强们就迫不及待的组织了武装,开始向着他们所痛恨已久的女真人开始了进攻。
他们成群结队,挥舞着粗陋的武器,几乎没有着甲,但是他们就是可以打败那些肥头大耳且完全没什么抵抗能力的女真正口们。
一时间,河北大地风起云涌,大量“豪杰之士”蜂拥而起。
今天一个豪杰揭竿而起,明天一个豪杰奋起抗争,今天这里起兵造反杀了一群女真人,明天那里扬了县令的骨灰、表态要跟随光复军……
乃至于河间府城都被再度包围。
城内还没来得及逃窜的女真人惶惶不可终日,面对城外黑压压一片的地方武装,惊恐万状。
苏咏霖还没来得及整顿军队攻打河间城呢,河间城就已经告急了。
而这些地主豪强武装打出一点成绩之后就来拜见苏咏霖,希望能够跟着苏咏霖混事,求个心安理得,求个正当的身份。
当然,也有很多家底子比较厚实的地主豪强们,直接就带着银钱、粮秣等苏咏霖急需的东西前来投资。
对这些人苏咏霖当然是欢迎的。
他们的粮秣和钱财对于现在急需恢复元气的胜捷军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而这些人也按照地位高低被苏咏霖授予了官职。
他现在是河北总管,整个河北地界上,他就是他所任命的那些官员们的权力依据、权力基础,他已经完全不需要赵开山的名头,就可以直接任命官员了。
本来那些豪强地主就是奔着他的名头来的,也不是为了其他人。
苏咏霖对此感到十分愉悦,将这批数量极大的物资投入了胜捷军的恢复和扩建之中,在河北当地正式募兵,号召有勇力的伟男子前来参加胜捷军,跟着他一起奋战。
人的名声一旦响亮起来,那想要跟着他混事的人就变得特别多。
这不,很多人成群结队地赶来无极县投靠苏咏霖的胜捷军,颇有争先恐后的架势。
因为来的人太多,眼看这就要超过胜捷军的数量需求,于是苏咏霖不得不增设了募兵要求。
身高多少,体态如何,是否有基础技能,武力方面的、算数方面的、文字方面的还有技术方面的基础技能掌握者优先录用。
会骑马会操船会游泳乃至于会做饭的都可以优先录用,剩下那些什么都不会的就拼身体拼身高。
其中失地流民优先录用,市井之徒则要排在最后。
募兵要观其行,听其言,但凡有流露不良心思的,通通斥退,坚决不纳入胜捷军团队之中。
胜捷军是绝对精锐,务必要收入最优质的兵员,以此让整个队伍更加精锐,而不是鱼龙混杂、什么人都往里面收。
而越是如此,就越能吸引真正的人才前来投靠。
相比于之前数次扩军清一色的穷苦农民们的投靠,这一次,则多出了许多掌握各类技巧和基础文化水平的人前来投靠。
掌握冶铁技术的,掌握木工技术的,乃至于掌握火药制造技术的,还有一些拥有算术能力和文字处理能力的人,他们也纷纷前来投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6/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