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2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1/2241


没什么好说的。
皇帝说了,就算家里有老人孩子也不能留下一个!全部征发!
有老人连着三个儿子都被强征参军,于是跪下来向征兵官员请求至少留一个在身边给他养老,惹得征兵官员大怒。
“皇帝陛下的命令都敢违抗,我看你是活腻了!找死!”
然后一脚踹过去给老人家踹个半死不活,老人家吐着血沫子哭的凄凄惨惨。
有人试图逃跑,被武装人员一箭射死。
有人试图反抗,被武装人员一刀捅死。
在强势的武力压迫之下,手无寸铁的劳动人民们只能凄凄惨惨的成群结队的被当做牛马一样驱赶着离开家乡。
他们被绳索系成一列一列的纵队,在凶神恶煞的官兵的押送之下往集结点而去,没有任何可以逃脱的可能。
留下泪眼婆娑的年迈父母、幼弱妻儿,一家人面临着生死离别。
他们还能回来吗?
可能性不大了。
押运官员和武装士兵是不会在意他们的死活的,一路上连最低限度的温饱都不能保证,一天能吃上一顿饭都算是恩赐,吃饱更是想都不敢去想的事情。
如果想要开小差逃跑,那更是纯粹的找死,会被押运官员用惨绝人寰的方式处决,以此震慑其他有逃跑之心的人员。
或者当场杀死,或者砍脑袋,或者把尸体大卸八块,更有甚者把他们架在火堆上活活烤死。
只要是可以震慑人心的,都可以使用,用恐惧和武力统御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农家壮丁。
于是他们越发胆小、麻木,再也不敢反抗、不敢逃跑了。
能活着抵达集结点只是第一阶段的胜利,随后还有成军之后的开拔和路程,还有战争胜负的影响总而言之,能活着回来简直就是祖坟冒青烟的事情。
民间是有不成的潜规则的。
一旦家里人被当成签军、民夫征走了,就当他死了,回不来了,提前立个排位,大家一起办个集体丧事,也好省点钱。
这样降低心理预期,那么万一这家人的孩子真的运气爆棚活着回来了,那么大家就能一起抱头痛哭,感恩上苍了。
这样的情况广泛的出现在燕云之地、辽东之地、河东之地、关中之地,金廷所掌控的剩余的地盘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这样的事情。
完颜亮的暴虐行为不仅让民众感到惧怕、绝望,也让民众感到怒气冲天,怕中有怒,而且是极为暴烈的怒气。
于是苏隐稍微丢下一颗火星,就点燃了反抗的烈焰。
契丹光复军大起义开始了。
山前山后地区的契丹人只要能联络道撒八的,基本上都加入了,而联络不到撒八的,听闻有人起事造反,也就跟着在当地掀起反抗,抗拒女真人的强征。
当地的汉人、奚人、渤海人等族群看到契丹人热火朝天的起事,并且听闻他们也接纳其他族群的反抗者,于是兴奋地加入了他们,扩充了契丹光复军的兵力。
与其被金国征发了去卖命,不如反抗,好歹还能混上几顿饱饭,说不准还有可能获得自由。
契丹光复军在咸平府一带掀起反抗狂潮,很快席卷数个州府,金廷的反应还算比较快,很快就派来三万军队镇压此次的起事。
从三月开始,契丹光复军就和金军交上手了,双方在咸平府一带屡次交手,互有胜负。
金军战斗力强一些,契丹光复军的人数多、协力者多,就算一时战败,很快就能卷土重来,于是战局很快进入了胶着状态。
进入四月之后,负责征讨契丹光复军的主将萧秃剌为此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整日里坐立不安,为了一时间难以剿灭的契丹光复军和皇帝完颜亮的夺命连环问而着急上火。
另一头,赵开山的控制区内也很不安稳,赵开山本人的情绪更是糟糕透顶。
赵开山尽管获得了大名府之胜,但是随后就在开封之战中失败,被迫后退。
开封之战损兵近万不说,还失去了大量物资、后勤储备仓库。
不仅如此,作为大后方的济州、滕州、徐州被搅和的一塌糊涂,后勤人员损失惨重,相当一段时间内,他的大后方已经无法支撑他再一次发起进攻了。
他必须要休兵养民,否则就会面临统治崩溃的结局。
而且由于之前金军突击队的百里奔袭,后方数个州的秩序被完全打乱,很多地主豪强家庭的庄园也遭到破坏,损失惨重,一些对赵开山不满的人也趁机摇旗呐喊试图闹事。
更关键的是一些家住在济州、滕州、徐州等地的光复军士兵知道家乡遭到劫掠和摧毁,哭天喊地,怨气十足,在军队里影响极坏。
士兵如此,军官也是如此。
出身三州之地的各级军官们群情激愤,要求赵开山给他们一个说法。
这些人不仅仅有出身平民的,也有地主豪强出身的,家族利益受损,他们就像是被踩了一脚尾巴的猫,瞬间炸毛,当然要找赵开山要个说法。
因为这股浪潮太过于激烈,于是赵开山被逼退回老巢沂州坐镇,然后被迫向军队中的这股势力妥协,答应给他们补偿,以此平息事端。
补偿从什么地方来呢?
之前战争的缴获,赵开山是拿了大头的,现在需要他用自己的战果来给受损的人们提供补偿,否则情况就很严重。
不说这笔补偿会让赵开山肉疼到难以忍受,单单是补偿还是不够的。
他还需要一只替罪羊,一只可以转移军队、官府和民众愤怒情绪的替罪羊,一只代替自己接下所有黑锅的替罪羊。
总之赵开山自己不能做这只替罪羊,也不能下罪己诏,否则他的领帅地位会瞬间不稳,光复军会不会继续姓赵就不好说了。
思来想去,赵开山也没有想到该用谁做替罪羊,于是向失去赵作良之后唯一可以问计的赵祥询问意见。
赵祥的意见很简单。
周至。
是他没有成功反攻曹州和单州,没能挽回曹州和单州的后勤基地,并且进一步导致三州的惨剧,他没有完成赵开山交给他的任务,所以治罪于他是最好不过的。
赵开山对此有些犹豫。
“周至虽然没有成功收复曹州和单州,但是金贼的突袭谁也没有想到,而且周至还搭建了浮桥,守住了浮桥,为大军殿后,击退金贼追兵,保护主力的安全,最多功过相抵,不至于治罪啊。”
赵祥面露苦涩,连连叹息。
“兄长,现在已经不是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了,不把周至治罪了,那些人就要问兄长的罪了,眼下不是讲道理的时候,是要解决危机的时候,没有人比周至更适合当替罪羊了!”
赵开山沉默许久,又开口道:“周至跟随我很久,对我很忠心,我治他的罪,会不会让他失望呢?”
“既然他忠心,那就应该继续忠心下去,为兄长顶罪!”
赵祥坚决说道:“他不顶罪,这件事情就没完没了,必须要有人为此次战败负责啊!不是周至,就是兄长自己,这样一看的话,谁更加合适呢?”
赵开山没说话。
好一会儿之后,赵开山认清了局面,最终没有继续坚持,默认了赵祥的策略,于是决定发挥自己的传统艺能,祸水东引,把矛头指向周至,让周至做自己的替罪羊。
他公开治罪周至,说周至没有完成保护后方的任务,以致于大军在距离开封只有二十里路的时候功亏一篑,是大过。
大军之所以失败,全都是周至的错!
然后不由分说,把周至一撸到底,直接丢到监狱里等待进一步处理了。
接下来就要看群众舆论是否激烈,如果激烈的话,周至难逃一死。
如果不激烈,或许还能把周至免职,饶他一命。
至于游奕军,统制官的职位被周至的副将、一名赵氏宗族的子弟赵子然接任了,其余的变动倒是很小。
赵开山一出手就把锅全部甩给了周至,还把他一撸到底扔进了监狱,这让很多人都没想到,一些叫嚷的很大声的反对派对此不知所措。
于是光复军内部的政治危机暂时被摁住了。
但是危机还远远没有到彻底平息的时候。
周至到底是不是主要责任人,大家心里都有杆秤,都认为周至并不是最直接的责任人。
然而赵开山面对危局,直接甩锅部下,把立下功劳的周至抛弃,一撸到底还要治罪,这使得不少外姓将领、军官感到寒心。
他们开始怀疑赵开山的节操,怀疑赵开山能否能真的作为他们的领袖带着他们的继续走下去。
并且
之后再出现类似的事情,下一只替罪羊又是谁?
反正肯定不会是赵开山自己。
那么会是谁呢?
军队里渐渐有了对赵开山怀疑、不信任的氛围和传言。
===二百九十七
东窗事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1/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