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3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8/2241


不过这样一想,苏咏霖也觉得有些唏嘘,想他赵开山何等心高气傲,结果临死之前却发现自己连地位传承都做不到。
临死之前,赵开山是何等的绝望呢?
他会不会有一丝丝的后悔呢?
苏咏霖永远都不会知道了。
赵开山死了,光复军大起义还要继续下去。
苏咏霖知道眼下还不是动手的时候,虽然对赵祥深感不信任,但是表面上还是要稍微做的好看一点。
于是苏咏霖设宴款待使节,好吃好喝的招待他,赠送临别礼物,让他尽兴而归。
使者走了以后,苏咏霖又把田珪子和辛弃疾喊到了身边,与他们商量这件事情的应对策略。
“赵祥很明显非常忌惮我,这次来送礼又封官,无非是想笼络我,让我不要和他争抢光复军领帅的位置,我对这个位置没有任何兴趣,但是那半个山东是重要的缓冲,我不能让这半个山东失去缓冲的价值。”
苏咏霖谈起了自己的核心诉求:“总而言之,赵祥在我看来是不值得信任的,他为了利益和权势,恐怕不能坚持赵开山对于南宋的立场,眼下的局势,咱们的强敌在北方。
金主一定会带领大军南下,如果后方不稳,我将不能全力以赴对抗金主,则必然战败,所以赵祥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在金主南下之前彻底解决掉,否则,就很危险了。”
田珪子和辛弃疾互相看了看,意识到苏咏霖这一次是要来真的了。
苏咏霖不打算和他们虚与委蛇,继续敷衍下去了。
这半个山东,苏咏霖有意伸手了。
田珪子对此相当认同。
“阿郎才是光复军走到如今的最大功臣,赵开山尚且可以说对起事有倡导之功,还能以此作为领帅,那么赵祥又凭什么做领帅?他有什么功劳?他有什么资格?”
田珪子上前几步,向苏咏霖行礼:“阿郎才是最适合做光复军领帅的人。”
苏咏霖笑了笑,摇了摇头。
“领帅与否对我来说并不重要,做不做领帅在现在来说毫无意义,我只想伐金,至于领帅谁来做,我并不在意,我所在意的是这个人能否稳住这半个山东,作为我和南宋之间的缓冲。”
苏咏霖的态度很明确,领帅不重要,半个山东不重要,缓冲很重要。
他需要一个老实能干沉稳踏实的人在那半个山东帮他稳定局势,糊弄南宋,坚决不要让南宋插手北方的事情。
当然依照赵构那个胆子,他估计也不敢,奈何南宋实在太能恶心人,苏咏霖不得不防。
田珪子点了点头,继续思考。
辛弃疾却在这个时候灵光一闪。
“苏帅,我记得您曾经说过,如果您的岳丈赵公还在那边的话,那么赵开山一旦出事,一定是您的岳丈担任这个领帅,是吗?”
“当然是,论资历论辈分论功劳论威望,岳丈都在赵祥之上,所以……幼安,你的意思是……”
“您的岳丈,姓赵啊。”
辛弃疾的表情很有深意。
===三百二十一
我已经不能没有你们了===
苏咏霖早前曾一度想过让赵玉成接替他父亲的位置,继续做这个领帅,帮他应付南宋,稳住赵开山统治区。
但是现在看着赵玉成的所作所为直接导致他自己翻车,就意识到赵玉成太嫩了,而且不安分,需要好好的教育。
能稳住山东并且帮他应付南宋的人,不是赵玉成。
既然如此,就只有赵作良了。
“既然赵公地位高,资历深厚,那么苏帅何不让赵公出面呢?赵公如果可以出面担任光复军领帅,山东不就稳住了吗?而且稳如泰山,根本不需要有什么担忧。”
辛弃疾的话让苏咏霖打开了思路,他感觉这个策略有点意思。
田珪子显然也是这样认为的。
他一拍双手。
“是啊,阿郎,赵公也是赵家人,和赵开山的关系还很近,辈分资历功劳远在赵祥之上,他如果出面担任这个职位,一切都顺理成章!”
苏咏霖抱着双臂想了想。
“这的确是个办法,可是我岳丈事实上已经和赵氏本家闹翻了,脱离了赵氏来我这里寻求庇护,他失去了职位,失去了赵家内部的地位,他现在回去,赵家人会承认他吗?”
田珪子立刻摇头否认。
“赵家人是否承认不重要,重要的是除了赵家人之外的人是否愿意承认他,阿郎,赵公的背后,是你。”
辛弃疾表示认同。
“田主簿说得有道理,虽然说光复军的那些军队的统制官和监军都是赵家人,但是底下那些军官和士兵又不姓赵,支持他们的地主乡绅也不姓赵,赵家人打了那么多次败仗,早就没什么威望了。
如果有一个更好的选择摆在他们面前,苏帅认为他们会怎么选择?是会继续死心塌地的跟着赵家人一条道走到黑,还是跟着赵公身后的您继续走下去呢?
他们自己也该清楚,跟着光复军起兵闹事,一般士兵还无所谓,他们这些有头有脸的,要是光复军完了,他们也活不下去,必须要跟随一个有能力的首领才能活命。”
苏咏霖眯起了眼睛,看着辛弃疾,又看了看田珪子,顿时感觉这种想法有点意思。
“你们的意思是……让我在背后操控山东,做幕后黑手?”
“当年金国南下之初,因为缺乏经验,且中原反抗十分剧烈,金人不敢直接统治,于是接连设立楚、齐两国儿皇帝代为治理,在背后遥控,做幕后主使,以实现对中原的实际控制。”
辛弃疾缓缓说道:“等后来宋金议和,不再征战,且中原脱离宋国日久,时机成熟,金国才废除刘豫那个儿皇帝,直接统治中原,所以金人当初也是一步一步来,并非直接统治。”
苏咏霖明白了辛弃疾的意思。
他是希望自己利用赵作良的身份,让赵作良获取山东光复军的主导权,而自己在背后成为赵作良的实际操控者,借赵作良的手在实际上控制整个山东。
等时机成熟,再让赵作良荣耀退休,苏咏霖再正式站到台前主事。
当然,到了那个时候,无论是金国还是南宋都不可能再影响到苏咏霖了,他已经无敌了。
所以苏咏霖细细思考了一番,觉得还是挺有操作意义的。
当年金国人也是不敢贸然统治中原,所以选择让张邦昌和刘豫两个儿皇帝暂时统治中原,安抚人心,等中原人心定了,再直接统治中原。
后来岳飞死了,宋金签订和约,从法律条文的性质上划分两国边界,把问题理清楚了,顺便金国也积累了一些统治汉人的经验,这才废除伪齐,直接统治中原。
虽然说不能完全照搬照抄,但是多少是有点借鉴意义的。
北面金国正在准备大规模南征,南边宋国随时准备在他们屁股后头捅一刀,值此危急存亡之秋,更不能让后院失火。
就算不能自己干脆上手统治那半个山东,但是利用赵作良来代为掌控这半个山东却也不失为一个妙招。
至少赵作良比起赵祥要沉稳多了,还是自己人,可靠,不会在自己和金兵决战的时候搞出什么坑人的骚操作。
苏咏霖这样想着,心中渐渐有了想法,于是他站起身子走到辛弃疾和田珪子的身边,一人一边握住了两人的手。
“珪子,幼安,你们两人允文允武,实乃我之良佐,我已经不能没有你们了。”
辛弃疾和田珪子十分高兴。
“能为苏帅出谋划策,是属下的荣幸。”
苏咏霖于是对赵祥这边儿就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
对付一个根基不稳的连政权都不能算做的小集团势力,苏咏霖控制的这个相对稳定的准政权是可以获得碾压式的胜利的。
只不过需要一个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的名目,让统治权实现一个相对平稳好看的过渡,不至于引发大的动乱。
赵作良就是这个名目。
而大家都需要稳定。
过了几天之后,把手头事情处理的七七八八,苏咏霖抽了一点时间回家,以家庭聚会的名义邀请赵开山和赵夫人来家里吃饭。
赵惜蕊是很开心的。
新婚燕尔的,赵惜蕊实在是有点思念苏咏霖。
苏咏霖进入工作状态之后成天不着家,经常睡在军营里连轴转,偶尔回一趟家也只能陪她吃顿饭,稍微温存一下就得赶回军营办事。
好容易陪她睡个觉,天不亮苏咏霖就要悄悄起身去军营公干,以至于赵惜蕊醒来的时候发现苏咏霖已经走了,身边已经没人了,被窝都是凉的。
虽然说赵惜蕊习惯了一个人读书习字,习惯了自己让自己开心起来,不过既然身边有了人,她还是特别希望和身边人多多的在一起。
今天终于能和苏咏霖有个完整的夜晚,赵惜蕊很开心,亲自指点家中厨子该做什么菜,里里外外忙的不亦乐乎。
等夕阳西下十分苏咏霖把赵作良和赵夫人接回来的时候,赵惜蕊特别高兴,整顿晚餐赵惜蕊都特别高兴,赵作良和赵夫人看着赵惜蕊高兴的模样,便知道苏咏霖待她好,也松了口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8/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