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4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4/2241


这样的政权和政策是真的存在的吗?
然后很多光复军士兵现身说法,把自己过去的悲惨遭遇和现在的幸福生活做个对比,让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真的,光复军苏帅是绝对不会骗他们的。
他们可以永远相信苏帅。
如此,大量汉人签军、民夫在公审大会之后数日踊跃报名要求加入光复军,扩充光复军的军事力量。
接着,光复军各部队按照现有规模实行扩军政策,需要补充兵力的补充兵力,需要增加建制的增加建制。
同时,大军开始初步审核军功簿,根据各自的功劳或者过失把自身的军职提升或者降低,立下功勋的予以嘉奖,做错了事情的公开批评,并且就战争之中发生的一些列事件进行全面的复盘和研讨。
最后,苏咏霖传令陷阵军、破敌军和游奕军三支军队率先整编、扩军,粮饷司负责为其筹备后勤,以单州为进军跳板,以最快的速度向开封进军,争取一鼓作气将开封拿下。
开封攻略的主将为陷阵军正将张越景,由他负责统筹全局,节制破敌军正将陈乔山和游奕军正将周至。
开封攻略安排下去之后,苏咏霖就开始积极筹备北上和河北山东正常化的事情。
大军需要北上燕云发起下一阶段的作战,而处在坚壁清野状态之下四月之久的河北山东也急需恢复正常化,让所有人回到各自的居住地,争分夺秒开始春耕。
千头万绪,十分繁杂,该做的事情堆积的和山一样多,很多人都要派出去帮忙办事干活。
也就是苏咏霖建立的基层政权多,比较给力,能动员起大量的人手来办事,否则这样的局面根本就是噩梦一样。
办事的同时,按照苏咏霖的估计,很快,这片土地上那群【永恒的主人翁】就要来找他了。
他们或许会厚着脸皮送钱送粮食送女人,然后向他伸手讨要权力。
有些事情可以提前准备好,避免事到临头什么准备都没有,贻笑大方。
尽管如此,这种事情的优先级还是要往后排,苏咏霖谁都不见,他要首先确定整个河北的军事状况,还有孙子义和苏绝的那支部队到底已经走到什么地方,立下什么功劳了。
他们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他们已经成功包围中都了。
说实话,孙子义等人也没有想到他们的进攻会那么顺利,直截了当的打穿了金军脆弱的防御,兵临中都城下。
他们为了防范金军的有力反击,把军队人数扩充到了六万人左右,稍微整顿了一下,然后才兵分两路北伐。
他们的计划是一路走雄州,从雄州北上攻取范阳,再从范阳北上攻打中都。
另一路走霸州,解决掉金军的武清大营,从东南方向威胁中都,顺带着还要分兵向东北,攻取渝关,切断中都和辽东的联络,把辽东金军挡住,使之不得轻入燕云。
所以这一阶段的战略目标,第一个就是要拿下中都,再不济也要包围中都,第二个就是切断辽东金军和中都的联络,拿下渝关,为夺下整个燕云地区创造条件。
这个战略计划的主要提出者是苏绝。
苏绝一向胆子大,擅长长途奔袭,攻敌不备之处,这一点倒是和苏咏霖很像。
孙子义则相对稳妥一点,所以孙子义一开始对此有所犹豫。
“这样做是不是太托大了?咱们毕竟不是主力,兵力多为受降签军,精锐主力较少,如此大胆的进军,万一遭到进攻,情况不妙啊。
当年赵光义两次北伐,都是动员了数十万大军兵分三路从各个方向进兵,就这样还遭到失败,咱们兵少,直取中都,是不是太危险了?”
苏绝连连摇头。
“赵光义第一次北伐十分仓促,妄图打辽人一个措手不及,可是辽人多骑兵,就算最开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只要没有失去太多重要城池,一旦回过神来,就能立刻发动反击。
而宋军刚刚经历过讨伐太原之战,师老兵疲,实为强弩之末,一旦在某处被辽军拖住不能速胜,必然溃败,赵光义不知兵,遂有此败。
至于第二次北伐,乃是赵光义趁着辽帝新丧,想欺负人家孤儿寡母,但是君令和将令相冲突,前线将领冒进,互相之间没有打配合,辽军骑兵锋锐,反应极快,宋军遂有此败。
而如今,金贼主力被我军主力拖在山东,留守燕云之兵还有几何?金贼在河北之败就是后方空虚的体现,我军若不能抓住此良机一举北上捣毁燕云,才是真正的失败!
现在,金贼已经丧胆,恐惧之下,咱们不管做什么在他们看来都是不可战胜的,就和当年被金军一打就一溃千里的宋军一样。”
苏绝的计划也不是平白无故就想出来的。
毕竟此时此刻他们还不知道南边战况如何。
但是他们一路北上的现状告诉苏绝,金军后方极度空虚,不足以抵抗他们的北上,若要攻取燕云,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当时,苏绝和孙子义从河间北上攻打雄州和霸州,沿途官员、金军无不惊恐莫名,根本不敢抵抗,使得他们轻轻松松就拿下了霸州和雄州,撕毁了完颜亮的六州防线。
完颜亮苦心经营的六州防线顷刻间崩毁,除了雄州和霸州之外,其余各州的金军、官员纷纷投降或者北逃。
大量官员和军官舍弃军队和防区北逃,而底层士兵则大多数就地投降,放弃抵抗,并不和光复军死战。
当时,光复军哪怕是一支小部队都能轻松占据一座金军县城,一个排的军队在他们排头带领下都能迫降数百人规模的金军,叫他们放下武器就放下武器,叫他们蹲在地上就蹲在地上,双手抱头,老老实实,一动不敢动。
没有战斗意志居然可以到这个地步,狂妄而强大的金国和金军在光复军士兵们的眼里顿时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因为洞悉了这一阶段金军的心理因素,所以苏绝提了一个建议。
他建议孙子义打着光复军旗号北伐的时候要宣称完颜亮已经死掉和金军已经全军覆没的消息,以此威慑金军,把他们这六万人左右的偏师宣扬成光复军的主力。
接着还要宣称光复军的政策,宣称光复军只讨伐、问罪女真人,要向女真人讨回被奴役数十年的公道,对汉人、契丹人、奚人等一系列族群秋毫无犯。
“金贼又不知道咱们还没有打败完颜亮,他们只知道咱们出现在这里,就相当于完颜亮已经完了,既然如此,他们肯定惊恐莫名,不敢与我们对抗。
而且咱们起兵以来,一直都是只讨伐女真人,不讨伐其他族人,阿郎也说了,咱们要以此团结燕云人众,一起反抗女真人,此时此刻,我们更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啊。”
苏绝坚持拿下中都和渝关,为苏咏霖率领主力来收复燕云创造良好的条件。
还要沿途宣扬光复军的战绩和政策,以此号召整个燕云的汉人、契丹人等族群都起来反抗女真人,让女真人彻底无法在燕云立足。
这个大胆的战略计划让孙子义非常惊讶,也相当佩服,不由得感叹苏咏霖一手带出来的班底的能干。
能打仗,能谋划,能练兵,还能搞宣传,何其能干。
“雨亭识人善用,能从普通人中识别英才,予以重用,所以光复军人才济济,哪有不能获胜的道理呢?”
于是孙子义接受了苏绝的战略计划,决定和他一起执行这个计划。
===四百六十四
孙子义兵临中都===
按照苏绝的推测,执行完成这两个计划,金国在燕云的统治也就差不多到位了,想要继续维持下去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
届时情况顺利的话,苏咏霖应该也已经打败了金军主力,可以带兵北上驰援。
等光复军主力抵达,燕云之地必然全部归附,就算到时候中都还没有拿下来,意义也不大了。
主力来了,中都就是一座死城,毫无生息,除了投降,没有其他路可以走。
所以到那个时候,金国在燕云的统治就可以宣告结束了。
至于辽东攻略……
那就要等苏咏霖抵达中都之后再说了。
辽东是女真人的老家,至少还有数万兵力可以调动,更遑论路途遥远,道路难行,没有充分的准备,难以成功。
至于另外一种可怕的可能,那就是苏咏霖战败的可能。
在苏绝看来,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后勤断绝的情况之下,金军主力怎么可能战胜苏咏霖?
当年苏咏霖顶着劣势兵力和一马平川的绝境尚且能带着军队硬怼完颜阿邻的骑兵,更何况如今这个场面?
苏绝从不怀疑苏咏霖会战败,若他真的战败,苏绝觉得自己就算是死在燕云也无所谓。
于是在正月中下旬,完颜亮还没死的时候,战况还不明朗的时候,孙子义和苏绝就出兵了。
这是自赵光义、赵佶的失败之后,第三次有汉人军队进入燕云进行战略行动,意义非凡。
处在这个历史的节点上,孙子义和苏绝都感到了莫名的压力和动力。
他们进行了分工。
用兵较为稳妥的孙子义去攻打、围困中都,切断中都内外交通,把燕云之地金国的政治军事枢纽围困起来,让周边金国官方机构全都变成无头苍蝇。
用兵大胆且善于奔袭的苏绝则带兵直接冲着渝关而去,把这个重要关卡夺取,然后再往西慢慢攻打平州、滦州等地。
拿捏住这两个要点,燕云之地的金国官方力量就是无头苍蝇,根本无法妥善指挥各地留守金军对光复军发起反击。
行军过程其实很顺利,顺利地让孙子义和苏绝都觉得很吃惊。
他们根本就没有遇到什么敢于抵抗或者说抵抗的非常激烈的金军精锐。
燕云一带金军和金国统治机构因为光复军的突然北伐而大为震恐,纷纷认为金军主力已经在河北山东覆灭,光复军主力已经开始北伐。
数十万大军的主力都被打败了,他们还能怎么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4/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