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5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7/2241


除了复兴县之外,更多的县还是处于新势力和旧势力并存的局面,既有农会控制下的新农村,也有地主豪强控制下的旧农庄,双方并存,姑且处在一个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苏咏霖会想方设法增加复兴县的数量,增加对人口和生产资料的掌控。
当经济力量提升之后,新生的政权将不再轻易被地主士绅们拿捏,到那时候,最后的清算也就没有障碍了。
怀着如此的憧憬,苏咏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公务之中,竭力为新生的光复军政权夯实基础。
同一时间,经过长时间的磋商之后,南宋方面为数量超过一千人的北宋宗室及其后代付出了一百万斤稻谷和十万两白银的价钱,以此换取这些人回归南宋,回到大宋的怀抱之中。
说起这个事情,主要负责人汤思退就是气得牙痒痒。
光复军方面先把宗室回南宋的风放了出来,让南宋方面为此连皇太子都立好了,结果到交接的时候,作为宰相的汤思退兴冲冲来接人的时候,赵作良忽然提出要人可以,但是要付钱。
汤思退愣在当场,不知道怎么说。
但是赵作良的理由非常充分。
我们辛辛苦苦攻下中都,覆灭金国,为你们救回了这些你们救不回去的宗室,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加上他们一路上的路费,伙食费,安置费,给点钱难道很过分吗?
的确,这并不过分,要点钱是再合理不过了。
可问题在于早不说,使得南宋君臣都以为这是免费的福利,谁曾想居然是要付钱的!
可现在想不要也不行,话都说出去了,风也放出去了,整个临安城都知道当年失陷于敌手的皇室后裔们要回来了,这个时候突然又说不回来了,那不是开玩笑吗?
让人家知道还以为大宋皇帝在乎银钱更胜过家人,对大宋皇帝的声望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汤思退无路可退,只能强忍怒火和赵作良协商。
赵作良狮子大开口,张口就要白银一百万,吓得汤思退立刻还价,双方你来我往,据理力争,拼命砍价,来回数个回合之后,达成了共识。
双方商定,南宋方面支付一百万斤稻谷和十万两白银的“辛苦费”换取这一千多名宗室和他们的后代。
达成协议之后,当然是皆大欢喜,不过在事后的酒宴上,汤思退的表情一直都不是很好。
“领帅阁下真是手腕通天啊,这一百万斤稻谷和十万两白银可当真不是小数目。”
汤思退向赵作良敬酒。
赵作良闻言,哈哈大笑道:“宗室子弟都是天潢贵胄,他们的身份也是可以用银钱来衡量的吗?这只是我军的辛苦费用而已!”
汤思退顿时被噎的说不出话来了。
的确,这笔钱只是光复军的“辛苦费”,不是宗室子弟们的费用。
虽然说当年他们的确是被折价算作赔偿款交给金人的,可是现在,难道还能光明正大的讨论他们的价值吗?
而且他们实在也没什么价值,要不是消息传的太快,民间反响太大,汤思退感觉皇帝都不一定想要他们回来。
事实也是如此,用这笔费用换回那些没什么用处的宗室子弟,赵构在心里是不快活的。
天家本就情感淡漠,赵佶又是个特别能生育的主儿,三十八个儿子,四十二个女儿,加一块都快能组成一个连队了。
这帮人彼此要是战友倒还能有一份战友情,偏偏还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有些兄弟姐妹从生到死估计赵构都没见过,还谈什么骨肉情呢?
而且他们回来之后,总要给个名分安顿起来,养起来,这又是一笔费用,给本来就不怎么宽裕的财政雪上加霜。
想当年大宋宗室千千万,每个月养他们的费用居然比养官的费用还要高,逼得王安石变法中有重要的环节就是要解决宗室吃垮财政的问题。
所以南宋建立之后,有财政官员私底下发表言论,说金人纵使有千般万般错,把宗室子弟吃白饭的问题解决掉了倒是唯一的好处。
可见搞财政的官员也绝对不欢迎这些人回归南宋。
所以汤思退回去之后,看到的就是赵构阴沉沉的一张脸。
“光复军,可恨!”
赵构一拍扶手,满脸怒火道:“彼等怕是早就存了要钱要粮之心,只是隐而不发,待我等全无准备之时突然发难,逼得我等无路可退!可恨!可恨!”
看起来,赵构十分生气。
.
===五百三十九
务观你多虑了===
赵构的确非常生气,因为他感觉自己被光复军摆了一道。
要谈钱就早点谈钱,我还能还还价,或者干脆不要那些无用的人,结果现在可好,不要也不成,还要为此付出那么高的代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7/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