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5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2/2241


开封,是故都,对于赵构来说要是可以回到故都,毫无疑问是对他执政的合法性的一次大大的强化,他理应非常高兴,并且力主推动此事。
可是这一天对他来说来的太晚了,也太不巧了。
要是赵佶和赵桓早死二十年,而这一天在二十年前就来到了,那么他或许会毫不犹豫的推动这件事情。
可是最近,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
一来,他已经进入到人生暮年,年轻时尚且没有雄心壮志,更别说现在了。
二来,他终于得知了赵桓的死讯,赵桓已死,太子已立,内部再也没有任何势力和个人可以威胁到他的皇位,而外部,金国已经灭亡。
所以他已经彻底安全了,他进入了安全状态,迅速构建了自己的舒适区。
进入舒适区的赵构已经不是很想折腾了。
天下局势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了赵构的个人处境,而他的处境又直接影响了他的心理状态。
赵构不想折腾了,赵构想过几天安生日子,想要回到靖康之变以前那梦幻般的生活当中。
没有压力,没有折腾,没有风险,那快快乐乐的生活。
陈康伯之前觉得金国的灭亡会给南宋带来不可知的风险,但是他没料到最不可知的风险来自于他的皇帝陛下。
此时此刻,进入安全舒适区的赵构已经有了【怠政】的想法。
思来想去,他觉得光复军是否臣服已经不重要了,只要光复军不南下找南宋的麻烦,就无所谓。
他想着光复军不是金人,光复军也是汉人,应该可以谈判。
所以与其想方设法让他们投诚、然后还要考虑很严重的政治问题,不如干脆和光复军和平共处。
他立国也好,称帝也罢,都无所谓,只要不和大宋敌对,就可以。
所有人不要再想着回归中原,就那么让他度过一生,至于今后会发生什么……只要他死了,爱发生什么就发生什么。
他只想安安稳稳的度过往后余生,过舒服日子,什么都不要发生,什么都不要出现,一直维持下去,直到他死。
怀着如此的设想,赵构对这件事情的反应非常消极,对于宰辅团队持有的普遍意义上的消极态度他还是挺满意的。
而张浚这个一力推动北上的人……
赵构开始有点后悔把他喊回来了。
他要是不回来,现在的局势应该就不会如此的尴尬。
可是人已经回来了,已经做上了参知政事的高位,没有合适的理由又怎么能把他赶走呢?
而且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光复军是敌是友还没有最终确定。
只要这个问题得以确认,张浚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怀着莫名的想法,赵构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开封虽然是大宋故都,但是残破已久,且中原局势未定,贸然回归,不仅要支付大量银钱,还要寻求治理,这就又是一大笔银钱的支出,得不偿失,我看,还是算了吧。”
八月十三日的宰辅团队会议上,赵构给出了自己思考已久的最终看法。
“而且对于光复军,我以为,只要能与之订立和约,互不侵犯,其他的也不重要,彼等平定中原,心高气傲,且不说是否愿意内附。
就算愿意,这一群骄兵悍将该如何驾驭又是问题,给予何种待遇,往何处安置,彼等若有过分的要求又该怎么办等等,这些都是问题,与其烦恼,不如干脆不要谈这些事情。”
赵构不仅决定不要开封,还决定放弃和光复军洽谈归附的事情,转而寻求与之订立和约的可能性。
大宋不需要光复军的臣服,只需要光复军与他们签订互不侵犯的协定,一切就没有问题。
往后他们建国也好,称帝也罢,都无所谓。
反正赵构是这样认为的。
这个想法让汤思退和沈该惊喜莫名,却让张浚感到惊讶和相当的不满。
张浚立刻表示反对。
“陛下!开封是我朝故都,更是中原重镇,返回开封就意味着我朝重新回归中原,对于中原百姓来说,他们翘首以盼大宋回归,大宋若是不回归,他们又该是何等的绝望?”
===五百四十二
怠政之心(催更邀请函活动加更)===
对于张浚大义凛然的说法,赵构其实根本不感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2/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