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6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4/2241


至于枢密院,虽然没有了参赞军机的职权,但是作为负责军队后勤和军队日常统筹工作的“国防部”,一样很重要。
军队后勤物资的管理和军队军职的升迁与文官系统不一样,在苏咏霖的设计中是完全两个分开的体系,文官管文官的升迁,武官管武官的升迁,这方面的工作具体就是枢密院在掌管。
所以枢密院的安排一样不能随意。
当时苏咏霖思虑再三也没有选择出合适的人选担任枢密使。
主要这个人不仅要有一定的才能,还必须是自己所信任的人,军事才能不重要,重要的是听话,是忠心,不会乱来。
人事权素来都是苏咏霖非常看重的一个环节,不管是文官的还是武官的。
为了枢密使的人选,苏咏霖在会议召开之前就头疼过一段时间,思来想去不知道该选择谁,但是后来,一个意想不到的人选主动上门来了。
孙子义。
孙子义在某天午后前来拜见苏咏霖,两人就那么谈笑风生,回忆过去的事情,说说笑笑,好不惬意。
就那么谈着谈着,孙子义很顺理成章地向苏咏霖提出了辞去燕云兵团司令官、转任他职的请求。
当时苏咏霖很意外,不知道孙子义这样做是出于什么想法,至少苏咏霖本人在当时并没有想要更换孙子义的职位的想法。
于是他询问孙子义为什么要这样做。
孙子义这才把他心中所想全部告诉了苏咏霖。
苏咏霖在击败完颜亮之后,任命孙子义为燕云兵团司令官,为五大主力兵团之一的领导者,是全国全军最顶级的五名大将之一,地位不可谓不崇高。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孙子义总是觉得哪儿哪儿不对劲,哪儿哪儿不舒服。
他总觉得身边的人看他的表情有点怪,私下里也总有一些议论之声不绝于耳。
他仔细地思考了一阵子,终于意识到问题出在哪儿了。
问题出在他没有苏绝、苏海生、韩景珪、张越景等人那么辉煌的战绩上。
===五百九十八
孙子义急流勇退===
想当初,“五虎将”每一个人都不是那么的服众,每一个人都有闲言碎语傍身,所以当时孙子义的感觉倒还不是那么特殊。
但是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苏绝率领辽东兵团平定辽东,杀死金国伪帝完颜雍,用战功和威望让所有质疑他的人闭嘴了。
现在论苏咏霖麾下诸将,所有人都认为平定辽东剿灭金国伪帝完颜雍的苏绝是排第一的,没有质疑。
苏海生率领齐鲁兵团拿下了整个河东,大战三次小战二十次,无一落败,声威赫赫,现在拿下关中覆灭金国也有他的一半功劳。
当初还有人说苏海生纯粹是苏咏霖手下听命的先锋将,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现在也没有这种声音了。
韩景珪率领河北兵团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绝大部分,确保了燕山牧场的安全,攻克了金国西京大同府,洗刷了汉人自石敬瑭以来不能光复军燕云十六州的耻辱。
张越景击溃金军光复了河南地,收复了宋国故都开封,又攻克潼关,攻克长安城,收复了一半的关中,乃是苏咏霖麾下第一个统军单独出征取得战果的,那也是声威赫赫。
他们四人都有绝对过硬的军事实绩坐稳兵团司令官的位置,让苏咏霖信任,让同僚承认,让部下服气。
所以硬生生从将星云集的光复军中打出来的他们成为司令官理所当然。
而孙子义,之前是苏咏霖的战友,在旧光复军时代打过一些胜仗,但是规模不大。
后来在真定血战前夕打了败仗,差点被灭掉,还是苏咏霖派兵救了他,于是他投靠苏咏霖。
接着他做水军负责人,又带兵北上燕云地区,后来理所当然的转任燕云兵团的司令官。
说战功,他也有,但是并不辉煌。
虽然河北大反攻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曾经攻城略地包围了中都,但是大反攻的那惊天动地的一战是苏咏霖亲自指挥的,攻破中都也是苏咏霖亲自谋划的。
金军主力都被打颓了孙子义才占了便宜,所以军中公认这其中他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当时孙子义当燕云兵团的司令官质疑声也不是那么大,军中戏称这五人为苏咏霖麾下的“五虎将”。
一开始,这真的是戏称,甚至有点贬义的味道。
但是随着灭金战役的进行,其他四人大放光彩,虎将之称也没有了贬义的味道,成为了真正的美称。
这一美称可不得了,作为五人当中唯一拖后腿且充满了关系户味道的人,孙子义的处境开始变得有点尴尬。
五虎将五虎将,每人都要是如同猛虎一般能征善战的强悍将领才算是虎将,但是你这边算什么情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4/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