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6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8/2241


不过南宋内部对苏咏霖称帝这件事情本身和称帝的诸多细节议论纷纷。
尽管南宋官方第一时间宣布承认明帝国的存在,并且按照盟约派人北上中都与明帝国签订正式的和约,但是南宋内部依然存在着为数不少的官员对中原怀有故国的情怀。
他们本就对南宋政府承认光复军、不愿北上的态度非常不满,现在光复军直接建国,苏咏霖正式称帝,代表着中原不出意外是再也无法回到南宋的怀抱之中了。
而且作为一个汉人政权,光复军建立的明帝国显然也拥有对整个神州大地的宣称权力。
这份宣称权力来自金国,金国覆灭北宋,但是南宋还在,照理来说金国不具备正统法理,奈何赵构向金国称臣,承认了金国对中原的统治,把统治法理拱手相让,所以金国足以和南宋共享正统。
而眼下明帝国覆灭金国,把金国拥有的法理夺走了,也就具备了统治中原的正统性。
未来一旦两国出现什么龃龉,很有可能引发战争,南宋民间对汉人政权的抗拒心理一定不会比对异族政权的抗拒心理更严重,一旦到了那个时候,南宋又该如何自处?
明帝国可是拥有着光复军这样一支强悍的武装力量啊!
朝廷真的对此没有任何担忧吗?
这样的人终究是不多,尽管他们尝试大声疾呼,但是因为他们在朝廷中枢没有发声渠道也没有支持他们的高官显贵,面对明帝国建立的大潮流,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更多的宋民间文人还是抓着明帝国的国号和苏咏霖【朕当为人皇、不为天子】的声称大做文章。
他们私底下秉持着两宋重文轻武的传统,怀着文人的优越鄙视着明帝国这个纯粹的“武夫”建立起来的政权。
他们说古代没有国号为明的国家,苏咏霖也没有得到任何带有明字的封号,单纯以自己的喜好造一个国号出来,不遵循礼仪,简直是贻笑大方,毫无道理。
还有就是不当天子只做人皇的宣称,他莫不是以为自己三年平定中原就天下无敌了所以强烈膨胀以至于觉得自己连上天都可以不尊重了?
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你苏咏霖武功赫赫,到底也只是一个凡人,怎能如此公开的否定上天的意义?
狂妄!
相对于民间文人纯粹的负面观感,朝官们相对客观一些,但是也没有客观到什么地方去,一样对苏咏霖的两个不同寻常的做法感到不满,觉得这样做很狂妄。
他们还判断苏咏霖的心理状态,觉得他是一个好大喜功之人,内心充满了侵略性,不是一个好相与的对象,建议朝廷对明帝国多加提防。
赵构当然不会听从民间和低级官吏们的说法,他召集了宰辅团队,对明帝国送来的相关文书做深入探讨。
要是一般的称帝布告也就算了,赵构是接受的,国号也无所谓了,他也不在乎。
只要明帝国不打扰他的安逸生活就可以。
但是不当天子只做人皇这种说法确实罕见,当天子的好处赵构不相信苏咏霖不懂,但苏咏霖还是这样做了。
这是为什么?
===六百一十二
大宋和明国是盟国不需要再多一个===
南宋朝廷在这一时间段的状态是相当保守的。
张浚和陈康伯离开朝堂之后,朝中是原先的主和派占据绝对上风。
他们逐渐把原先的主战派人士驱逐到地方上做闲散官员,并且完全把控了中央朝政。
他们继续宋朝的传统政治,即对内实行高压统治,对外奉行和平主义,以此换取赵构对他们的承认和放纵。
因为这也是赵构的希望。
自从金国确定覆亡之后,赵构算是真的舒服了,心情轻松了,感觉压在心头好久好久到一块大石头被搬走了,他可高兴了,纵情高歌,手舞足蹈。
更令他感到欣喜的是,他那颗二十多年没抬起来的头,似乎又有了要抬起头来的趋势。
最近和女人相处的时候,他明显有了类似的冲动,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是赵构发现了这样的契机,这样的契机让他狂喜。
于是他找太医询问这方面的原因,问他们这样的契机是否有意义,然后多方面用药调养,虽然见效不快,不过据太医所说,他的小头真的有望复起。
只要足够的时间,他可以重振男儿雄风!
赵构激动的泪流满面啊!
于是他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小头复健这件事情上,对其他的事情都兴致缺缺,不太爱搭理了,连朝政都交给汤思退等人打理去了。
反正也没什么事需要他亲自干涉。
在这个档口,苏咏霖称帝了。
这种事情算是大事了,赵构必须要对此做出安排。
安排过后,苏咏霖称帝时的小小风波非常引人注目,赵构也不能完全不在意,就找人来探讨一下,看看苏咏霖这波不做天子只做人皇到底是什么操作,想干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8/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