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6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1/2241


苏咏霖给出了对于朝廷来说最简单易行且省钱的策略,而这毫无疑问又和火星撞地球一样把礼部官员们撞得不轻。
“陛下,这……”
“事急从权。”
苏咏霖阻止了孔拯继续说话,开口道:“内容改革最重要,其他的都可以暂时放一边,地方考也是考,到中都考也是考,反正都是考试,换一个地方考而已,就眼下来说,不管距离中都多远,五个月还赶不到吗?所以这不妨碍大局。”
苏咏霖把这件事情说得很轻巧,仿佛只要照他说的做就能轻松解决似的。
礼部众人还想继续劝阻,但是被苏咏霖拒绝了,强行通过了这一决议,要求礼部负责执行。
礼部官员无可奈何,只能接受苏咏霖的要求。
这方面的内容到此为止,苏咏霖接着开始和他们商讨分科取士的想法。
照着苏咏霖的意思,经学考试只是一个基础,基础之外还要增加一些专门考试,就如同唐朝科举的明经明算明字之类的科目。
而且他不是单纯的想要恢复唐朝的科举,而是想要在唐朝科举的基础之上做一些改进,做一些更加细致的分科取士。
比如他想要推进工科取士。
“行军征战之中,我深感工匠对于国朝之重要性,古人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因此行军征战第一要务是粮草,贯彻到国务上,那就是农为国之根本,这一点不能改变。
可除此之外,行军征战还有很多需要顾忌的地方,比如军用器物,这些都不是军队自己可以制作生产的,所有存在的东西,无一不需要经过工匠之手。
长刀也好,盾牌也好,盔甲也好,弓弩也好,箭矢也好,军帐也好,大车也好,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匠人,不说行军,就说日常,难道就少得了匠人吗?
城池需要匠人指导修缮,农具需要匠人指导制造,堤坝需要匠人指导维修,道路需要匠人指导铺设,这些事情我们都是不懂的,但是我们离不开这些东西,所以我们也离不开匠人。”
苏咏霖站起身子,背着双手在宫殿内缓缓踱步,边踱步边说自己的“心里话”。
===六百二十
四科取士===
对于苏咏霖的这些说法,孔拯等人其实并不排斥。
因为自唐宋以来,古人自汉以来所秉持的奇技淫巧思想和道家的机心思想已经遭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和批判。
而宋朝对这一现象的更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这是真的,宋朝在这方面的作用比唐朝还要大,四大发明之三出现在这一时期就是明证。
宋朝政府不光没有像以往的统治者那样视工巧之便为简单的“奇技淫巧”,加以禁绝,相反,还制定了对出色的科技发明的奖励制度。
于是工匠们就有了研制技术与工具的动力,有宋一代发明创造的数量之大、思虑之精巧都是前所未有的。
而且在科技领域有突出才能的人通常会被列入“奇才异行”名录,可以直接选拔进政府机构,比如宋人冯继升改良了火药法,朝廷赐衣物束帛进行奖励。
宋政府不仅从民间选拔人才,也会主动培养人才,比如宋政府会在中央设立专科学校,包括医学院、算学院、天文历法学校、武学院等,都隶属于国子监。
除此之外,宋人还开创了对优秀学生的奖学金制度,如医学院学生根据成绩的上等、中等、下等分别给五到十五贯钱。
这让投身于技术发明行列的人们得到了切实利益,自然鼓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科学技术发明的行列,主观客观上都推进了宋朝的科技发展。
虽然这种做法较为粗糙,并没有形成体系化,可依然对宋政府提升国力有很大的帮助。
苏咏霖曾经思考宋朝为什么会这样做,为什么宋朝的诸多政策和之前之后的历代王朝相比都是那么的不同,思来想去,他觉得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失去了燕云十六州无法夺回这一点上。
失去燕云十六州,河北之地无险可守,军事上又无法夺回,由此带来的巨大国防压力迫使宋政府从经济和科技领域寻找突破点。
赵光义把宋人在传统道路上上升的可能性打断了,后继者对辽国无能为力,只能放宽各种限制,寻找各种补缺补差的方式,试图对宋朝巨大的国防压力做出弥补。
放宽商业限制,放宽科技限制,试图从中找到能够改变现状的东西,有宋一代火器的大量发明和装备或许就是宋政府为了弥补骑兵力量不足而做出的应对方略。
然而这并非是主动的求发展,而是被动的自我拯救,宋统治者并非是为了发展而发展,而是颇有满清【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风范。
因此宋政府鼓励技术发展却没有形成规模化和体系化,并未帮助宋国实现产业升级和科技的腾飞,没有突破中古时代的技术桎梏,于是也没有真正改变他们积贫积弱的局面。
宋还是在愈演愈烈的内讧之中逐渐耗尽元气和心力,最终走向覆灭。
然而他们这样的做法却在客观上为苏咏霖推动工科取士奠定了舆论和风俗基础。
因为宋人对奇技淫巧的看法远远没有前人那么古板,对匠人和技术的看法也是趋于理性,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对科学技术持宽容和开放的态度,并不予以钳制。
名声并不好的理学大师朱熹就主张农业技术、医学、百工之类的自然科学知识也都【确有道理在】,并认为自然科学和成圣成贤、经邦治国的知识都是正道。
这足以证明这个时代的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看法是趋于正面的。
这一点对于苏咏霖来说极为有利,比后世明清那个对科学技术全面打压的时代要好得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1/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