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6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5/2241


早在光复军时期,赵开山就曾利用金盐和宋盐之间的价格差距大发其财,后来苏咏霖控制了海州以后也接下了这个赚钱的法门,继续贩卖私盐到南宋。
苏咏霖控制中原之后进行了盐政改革,大幅度降低了盐的价格,提高了盐的质量,让盐成为家家户户都吃得起买得起的日常用品,且通过全面改组,降低了贩卖私盐到南宋的成本。
在金国,贩卖私盐到南宋也是需要经过一些波折的,期间也有一些人从中抽成,间接提高了金国方面的成本,降低了利润。
而苏咏霖一出手就把中间商全部干掉,自己来充当供货商和渠道商,全部一条龙服务,没有中间环节。
如此一来,贩卖私盐给南宋就成为了官方控制的重要财政来源之一,给光复军和现在的明政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这笔收入能填充很多重要的支出需求。
而且该说不说,就算光复军大发其财,从中赚取了高额利润,再加上南宋私盐贩子从中捞一笔,最后到卖给南宋百姓时,相比于南宋百姓吃的官盐,这个私盐的价格还是便宜了很多。
便宜很多不说,质量还特别好,又白又细,完全不像官盐又黄又潮。
所以尽管知道吃私盐很危险,万一被抓到后果很严重,但是南宋境内的民众还是愿意买走私来的明国盐吃,而不买官盐吃。
由此可见南宋境内官盐的价格之高已经逼得很多人走投无路了,宁愿冒着生命危险吃私盐,也不要吃“安全的”官盐。
本来,从海州卖到楚州,再由楚州方面的南宋私盐贩子们分卖到各地已经成了一条私盐贩售链条,大家各取所需,一起发财,你好我好大家好。
但是之前一段时间,原本和海州方面贩盐队伍接洽的南宋经销商们纷纷消失不见了。
林景春得知消息之后立刻指示人去调查,调查下来的情况是宋廷对楚州私盐市场进行了大整顿,甚至于把原来的楚州刺史都给拿下了,换上了新人。
然后在老人们庇护下的楚州私盐系统已经彻底完蛋了,私盐贩子们死的死跑的跑,听说还有很多给诛灭了满门,死得非常惨。
这样一来,原先老的私盐销售途径已经不能用了,新的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打通,于是海州这一块贩售私盐的收入暂时没有了。
根据林景春的分析,南宋方面大概是已经完全不能忍受明国的私盐大量赚取本该属于他们的利润,但是又不敢明目张胆的和明国搞摩擦,只能暗戳戳的把自己人做掉,换一批人上来,以此断绝明国私盐的销路。
他不敢和明国搞摩擦,但是能把自己家里这帮家贼干掉。
除非明国明目张胆的帮这些家贼当家做主。
明国大概也不会明目张胆的这样做,因为那太难看了。
所以目前的局面就有点僵持,这个事情虽然不归郑成弘管,但是事关国家收入,他也不得不操心。
这笔收入要是真的被南宋切断了,对明国的财政恐怕有不小的影响。
但是辛弃疾对此并不担心。
“天下熙熙,皆为利驱,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私盐如此之大的利润,换谁谁不心动?”
“你的意思是?”
“等着吧,没了咱们的盐,最急的不是咱们,是宋人自己。”
辛弃疾对这一点倒是看得很通透,他敢打赌,宋人方面很快就会自己重新找上门来,把这个生意继续做下去。
哪怕违背的是皇帝的命令。
没几日之后,十二月初八日,辛弃疾得到了南宋方面准许入境的照会。
且南宋方面还派了专员前来迎接辛弃疾,并将一路护送辛弃疾顺利南下,直达临安。
得知辛弃疾作为明国参谋院参谋总长的身份,南宋方面也决定派遣身份对等的官员前往迎接。
因为苏咏霖对金国官制做了一些修改,所以部分新设置的官职南宋方面是不清楚的,比如这个参谋院到底是干什么的,南宋方面一开始就不知道。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所以后来苏咏霖派人向南宋告知了部分新设置的明国官职到底是负责什么的。
比如这个参谋院,就是负责和皇帝商议军机、制定战术战策然后下达命令给军队的部门。
说白了就是北宋初年的枢密院,只是换了一个身份。
这样一说,南宋方面就知道了辛弃疾这个参谋总长到底是个什么身份了。
好家伙,拥有军事指挥权的大佬来了啊!
这可不得了,得小心应付着。
于是乎知枢密院事王纶被任命为迎接使者,亲自前往边境迎接辛弃疾——并且想方设法搞明白辛弃疾南下的目的。
===六百四十三
这就是南国的冬天吧===
其实这个消息送到南宋的时候,南宋方面想不明白此时此刻明国方面派遣这样一位中央大员南下到底是为了什么。
最近一段时间没有值得双方互派高规格使节团访问的事情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5/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