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241


可以说是一种并不罕见的现象。
据苏咏霖所知,有些地方的官员明面上打击贩售私盐,实际上就是在故意搞臭官盐的名声。
他们聪明的很,用劣等货以次充好,顺手抬高价格,一边让一些老实人吃亏,赚老实人的钱,一边也让更多的平民百姓忍无可忍不去买官盐,而去买他们有参股的私盐。
一样盐,赚两遍钱,血赚。
苏定光开始“创业”的时候,也是和本地盐务官员们唱双簧,故意搞臭官盐的名声,排挤官盐的市场份额,让私盐大行其道,大家一起赚的盆满钵满。
那吃相,啧啧啧,简直了。
当然,苏咏霖也不好意思说自家祖父的不是,因为他现在干的事情也差不多。
同样都是国家蛀虫,把官盐排挤出流通市场,让老百姓都买他们的私盐吃。
但是该说不说,官盐名声臭还真不是一两个官员能折腾出来的,本身这种强买强卖的模式就不可能出现好货。
南宋的盐务是从上烂到下,从里烂到外,从制作程序开始就发臭发烂了。
有些地方的官盐那是真的吃了都要生病。
他们的私盐都是色白细微颗粒的好盐,经过工艺提纯,安全性远超官盐,而且价格比官盐便宜很多。
苏咏霖主掌私盐集团之后,经常搞惠民利民的活动,什么买二送一,买五送二之类的,理所当然得到老百姓的欢迎。
这年头临安百姓的平均日收入也就一百文钱左右,日常生存所需也差不多这个价格,底层百姓基本上都是月光族,攒不了几个钱。
就这样官盐还能卖出高价。
所以别说定海县,整个庆元府几乎都在吃他苏家的私盐,其余地区吃苏家私盐的人也不在少数,而且他们还都很感谢苏家的私盐,自动帮着苏家私盐贩子们隐藏踪迹,逃避官差的侦查和追捕。
百姓如此,官僚们也差不多。
苏咏霖为了进一步获取他们的支持,不仅送钱打点,专门给他们免费的精制盐。
如此这般,虽然苏定光去世了,苏家暂时没有官面上的人物,但是这层官面上的关系还是被苏咏霖维持住了,自有人帮着打掩护。
朝廷每一次“雷霆迅猛”的打击行动都没能落到苏家头上。
苏咏霖还知道,金国在盐的方面比南宋良心多了,价格相对便宜,质量也更好,所以宋金交界处的百姓几乎都吃金盐,不吃宋盐。
这就又催生了宋金边界的私盐贸易集团。
这样干的人多了去了,他苏咏霖无论如何也算不上最牛的那一个。
当然,苏咏霖的人生理想也不是当一个贩私盐的海贼王,这只是他达成目标的手段而已。
而现在,就是他实现目标的时候。
很快,苏咏霖就回到了定海县大本营,然后争分夺秒的开始行动。
首先,他把苏家情报部分工作的负责人、也是他的亲信苏隐喊到了面前,询问北边的最新动向。
“赵开山那儿筹备的如何了?有没有最新消息传来?”
“有,赵开山派人告知我等,他准备在四月正式举事,具体时间未定,目前正在做最后的准备,请我等速速前往会合。”
苏咏霖点了点头。
“他能聚集多少人马?”
“约有万人。”
“万人?那么多?”
苏咏霖有些意外“又有人要加入他了?”
苏隐点了点头。
“是的,前几个月,金廷又往山东之地迁移了数个谋克的女真人,其中两个就决定安置在莒州、密州一带,按照以往惯例,又有人要倒霉了,所以赵开山秘密游说,莒州和密州的几个地主决定加入赵开山,粗略算算,能聚兵万人。”
苏隐这一说,苏咏霖顿时感觉金人简直是要把山东之地拱手送给他们。
他更有把握了。
当然了,这也不能说金人有错,小族临大国,可不要心虚吗?
虽然宋政府被打跑了,原来居住在中原的汉人又没有走,他们还是居住在那儿,祖祖辈辈扎根于此,金人看着那么多汉人,心里也犯嘀咕。
打归打,统治归统治,这是两码事。
干的过几十万宋军,但是能统治几千万汉人吗?
他们没经验,所以最开始才连续设立了伪楚、伪齐两个孙子政权来代管中原之地——苏咏霖感觉这两个孙子政权的性质就和日本人扶持的满洲国差不多。
这一时期,金国的首都甚至不敢放在中原,而远在辽东之地的上京会宁府,足可显示金人对于统治中原汉人的心虚。
为了证明这一判断,苏咏霖在苏定光去世以后的四年间多次派遣苏隐北上潜入金国刺探消息,在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做实地考察。
考察的结果证明了苏咏霖的判断并没有错。
苏隐的实地考察为苏咏霖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关于金统区民众的生活水平和政治现状等等。
苏咏霖对此做了细致的研究和分析,种种迹象证明了苏咏霖的判断没有错。
金人名义上是统治了中原,但是实际上这种统治漏洞百出,和筛子一样,不用捅,自己就到处破洞。
于是苏咏霖整理了手上全部的资料,开始给自己的核心团队上课。
===六
造反团队首先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
自从苏定光开始培养苏咏霖作为苏家第三代首脑的时候,他就开始亲自教自己身边的十多个亲信读书识字。
手把手教他们写字、作文,传授他们表达造句的能力,并且跟他们讲历史知识,告诉他们这个国家的过去与现在。
苏勇、苏海生、苏长生这一批十多个人是苏咏霖身边最早的一批亲信,也是最早识字,甚至可以说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人。
苏咏霖解开了他们的精神枷锁。
只是有些人开眼的方向比较正常,阅读一些专业书籍,产生自己的思考,而有些人则往奇怪的地方发展了,比如赵飞燕别传之类的……
这倒是苏咏霖没想到的。
苏定光和便宜老爹苏胜仁都问过苏咏霖为什么要这样做,苏咏霖只是含糊的搪塞过去。
不识字,怎么能成为自己的起家班底呢?
不识字,就不能正确的认识这个世界。
认了字,有了文化,才能认识这个世界,产生自我认知,进一步走向未知的高峰,并且,这也是收买人心的一步。
那个时候苏咏霖就开始考虑自己未来要怎么行动。
他认识到要行动的话就必须要具备一个可靠的起家团队,一个基本盘。
他根本不打算出仕南宋,对那帮主战派爱国诗人词人们也兴致缺缺,再说了就算他想,以一个私盐商人的身份又能招揽到什么人才呢?
只能自己培养,从底层人民身上入手,而放弃走高端上层路线。
教他们读书写字是第一步。
利用苏家这个私盐贩子集团现有的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让他们掌握军事、情报和经济能力,则是第二步。
因为私盐贩子团伙经常需要通过干仗来解决市场分配的矛盾,大家几乎不会坐下来好好谈,主要还是用武力解决。
可以说私盐贩子是南宋最为武德充沛的一群人——虽然打群架居多,但也是战斗经验。
在长期的市场争夺战中,苏咏霖通过苏家这个私盐贩子集团的途径培养了自己的第一批军事、情报和经济方面的人才。
军事方面以苏勇、苏海生、苏绝等人为主。
情报方面以苏隐和苏长生等人为主。
经济方面则是一批集团里搞财政的老人,人数很多,也不都是本姓人,不少都是从苏定光时期就一直为苏家办事的。
苏定光去世以后,苏咏霖执掌整个私盐贩子集团。
他清洗被孙元起诱惑的叛徒之后,扩大了核心团队的范围,把苏定光时期和苏胜仁手下的那些忠心耿耿的人全部纳入自己的核心团队,建立了新的统治集团,然后开始用教育收拢人心。
他让自己教出来的第一批亲信们和他一起去给这些“新人”上课。
教他们读书认字,办业余识字班,识字多的有奖励识字少的要惩罚等等。
这一批受到教育的人有三百一十七人,而他们很快也都成了识字的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