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7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5/2241


而他们的震天雷并不能起到相对应的效果。
有一艘宋军战船更惨,被一颗雷神炮击中了存放火药的药室,引发了更加惨烈的爆炸,直接一口气把这艘战船炸成了两截,直接沉没,船上所有的水兵都喂了长江里的鱼和微生物。
明军这边也不是没有类似的风险,也有明军战船被宋军火器击中,波及到了存放火药的地方,引起了惨烈的爆炸,明军士兵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但是总体来看,明军的雷神炮威力远大于宋军的震天雷,无论是爆炸声响还是爆炸威力。
而真的到了两艘船距离太近已经可以撞在一起的时候,双方也会展开传统的接舷战,比如相互撞击,相互拍打。
除了远程打击的火器之外,这个时代比较常见的水战武器就是拍杆。
这种武器其实就是在大桅顶端绑上巨石,预先用绳子系在高处,等接近敌舰时将大桅忽然放下来,借用石头的力量将敌舰砸坏——“其制如大桅,上置巨石,下作辘钻,绳贯其颠,施于大舰上,每迎战敌船,逼则发拍杆击之,当者立碎”。
规模较大的大战船所拥有的拍杆可以一口气将体量较小的敌船拍碎。
当初隋军南下进行对陈朝的统一战争的时候,就使用了一种名为五牙的战船,上面装备六具拍杆,一艘五牙发起进攻,就能连续击毁十几艘陈军战船,陈军战船对此毫无办法。
甚至还有更离谱的战例。
隋军围攻一座水边城池的时候,恰逢暴雨,河水猛涨,隋军战船可以直接开到城墙边上,正好当时攻城艰难,于是隋军统帅就下令战船开到城边上,利用战船上的拍杆拍打城头上的守军。
陈军守军哪里见过这种架势?被巨大的拍杆拍的屁滚尿流连连溃逃,于是隋军主力很快就攻克了这座城池。
水军攻破城池,战场奇观了属于是。
宋军和明军战船都有装备大型拍杆的近战大船,非常高大,船身非常结实,拍杆也是威力十足,这要是一般小船碰上了,分分钟被拍碎。
大船硬生生吃上一记拍杆也绝对不是好受的,除非战船真的非常结实——这种战斗其实也是比拼双方的战船质量如何。
明军战船都是实打实的木料,实打实的工程,所有造船工匠用料十足,精心打造。
至于宋军战船是否如此,明军当然也不清楚。
两军战船短兵相接之时,当即就有十多艘宋军和明军战船撞在了一起。
或是宋军战船靠着坚固锋锐的船首装备插入了明军战船的船身,亦或是明军战船以牙还牙式的刺穿了宋军战船的船身,然后双方立刻展开了跳帮白刃战。
宋军陆军的战斗确实废拉不堪,但是水军的跳帮战倒是非常勇猛,一点也不怯战,面对素来有勇猛善战之名的明军,宋军水兵毫不畏惧。
宋军水兵们挥着武器呼啸而至,和战船上的明军水兵展开了激烈的搏杀,刀对刀,枪对枪,明军水兵也是训练有素,战力强劲,双方厮杀起来,战况非常激烈。
弓弩对射,巨石乱飞,火器接连爆炸,声若震雷。
另一边,双方的拍杆船队也展开了近身肉搏,巨大的拍杆轰然落下,直接拍到对方战船的身上,猛烈地拍击让船身受到重创,把船上的水兵纷纷震倒。
这就非常讲究谁先手谁后手了,先手是绝对优势,后手搞不好都没有出手的机会,双方谁也不甘落后,一时间你拍我我拍你,拍杆不停地举起落下,举起落下,碎木屑到处乱飞。
火器爆炸的声音,士兵厮杀的声音,船只碰撞的声音,长江水面上战况激烈异常。
如此激烈的战况,考验的不仅仅是双方水军的训练度和攻击力,考验的也是战场主将的临阵指挥和心理素质。
此时此刻,任何一点细微的变化都有可能引起战场局势的转变。
===六百九十
一代名将就此凋零===
这场激烈的水上战斗进行了差不多一个时辰之后,宋军显露出了颓势。
宋军水兵或许在技术上略胜一筹,但是在体力上弱于明军水兵。
明军士兵一天三顿饭,顿顿都能吃饱饭,所以身强力壮,气力十足,打起仗来持久度也比较高。
而比起明军来,宋军的体力就没有那么充足,在激烈的搏杀之中渐渐落于下风。
正午时分,明军通过接舷战、跳帮战已经成功夺取了二十多艘宋军战船,又击沉了宋军二十多艘战船,并且利用这些宋军战船对其余的宋军战船展开了冲锋,击溃了宋军第二次的进攻。
宋军损失惨重,而明军的损失还不到宋军的三分之一。
然后,明军的反攻开始了。
明军以大量战船压上,先用大火箭攻击,稍微近点又用雷神炮、石块、弩箭、火油发起攻击,宋军尽快进行了激烈的对抗,同样使用震天雷、石块和火油反击明军。
尽管如此,宋军在战船数量上和攻击频率上的落后使得他们渐渐处于下风,不能和明军高频率高烈度的攻击相抗衡,以至于战船受损严重,且为明军犀利火器所震慑,开始溃退。
一开始,这只是几只战船溃逃,并没有影响其他战船的奋勇抗击,其他战船依然在奋勇抵抗,没有放弃。
但是很快,瓜洲水师主将吴超看着自己只剩下不到五十艘战船,而明军水师越战越勇,大量战船包围过来,俨然一副要把他全军给一口气吃掉的架势,非常惊恐。
惊恐之下,吴超很快失去了战斗意志,不能再坚持刘錡【不惜一切代价死保瓜洲渡】的命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5/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