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7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1/2241


这一消息彻底引爆了临安城内的不安氛围,多日以来被高物价和高压宵禁统治压得痛苦不堪的临安市民们轰然爆炸,集体向外逃亡,无论如何也不要和赵宋皇室一起在临安成为俘虏。
当年开封的事情他们虽然不是经历者,却是听闻者,尤其在一年多以前赵宋皇室们集体返回临安城的事情之后,当年开封城内发生的事情再一次成为临安街头的头版头条。
大家都开始回忆当年开封城内的官民是怎么被金人苦苦折磨之后又不断受到凌辱和威逼的,并且很快达成共识。
绝对不能留在临安,赶快跑,再不跑就来不及了!
之前那一波慌乱潮流其实已经跑了不少人,这一次更是不可遏制的外逃狂潮。
之前还能说是谣言,官方没几个人动弹相信的,全都尽力弹压民间恐慌,所以临安的秩序还是很好地保证了。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这一次是真的,明军真的已经快要抵达临安了。
别说百姓了,很多为朝廷服务的无品级小吏、杂役武装等等都已经开始收拾行装要和家人一起逃跑了——为了那一点点少的可怜的俸禄,不值得,真的不值得。
百姓和小吏们大量外逃,城里的守军士兵其实也开始了外逃。
消息传来,军官们也十分恐慌,一时间没有顾及到士兵们,于是一些士兵赶快找到自己的家人,混入茫茫人潮之中跑路了,往西边跑了。
等军官们终于得到朝廷的指示要关闭城门整顿城内秩序的时候,连三衙禁军都跑了一些,军官士兵都有,更别说逃跑的民众、吏员和部分实在是害怕的低品小官儿了。
朝廷那边乱了一阵子,但是到底还是有消息传来,说要彻底关闭城门,整顿全城秩序,没有命令不准出家门,私自出家门当做造反论处,一律处死。
光有法令颁布还不算,真的由宫廷禁卫出手,杀了一批人,震慑了人心,快速平定了城内的秩序。
这个命令是赵昚颁布的,但是主要是宰辅们商量出来,让六神无主面色惨白的赵昚点头允许的。
更加精确一点的话,这个命令就是史浩想出来并且要求赵昚同意的。
汤思退和沈该已经吓得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或许他们也想到了当年金军兵临开封城下时那些朝廷里的高官们是个什么下场。
所以面对史浩的强烈要求,他们已经没有了与之争论、彰显权势的想法了。
王纶这枢密院首脑早就因为战局失利而被赵昚解除了职位,枢密院暂时由皇帝直接提领。
所以现在汤思退和沈该惊吓过度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情况下,等同于史浩一个人执掌大权。
或许史浩自己都没有料到,四月二十九日晚间到四月三十日午时之间的那几个时辰,他实际上成为了南宋最有权力的人。
史浩是宰辅团队里唯一还能维持冷静并且做出合理判断的人。
这段时间里,连之前最雄心壮志不甘认输的赵昚都六神无主心乱如麻不能思考,全靠史浩提出意见,然后被他采纳。
史浩提出了好几个很中肯的建议。
其一,要求临安进入全面警戒状态,皇宫禁卫代表皇权出现在临安街头巷尾执行最严格的警戒命令,但凡有人没有缘由出现在街头,一律视作细作逮捕、处死。
其二,立刻召令在沿海地区布置防务的两万军队回到临安协防,放弃海防,直接巩固临安城的防御,一切以保住临安城为最高准则,不得有误。
其三,请出正在临安颐养天年的杨存中出面,把目前临安城内所拥有的军队统一整编,除了皇宫禁卫之外一概整编为御营,以杨存中为御营指挥使,全面负责临安防务。
其四,城内所有物资全面进入调配状态,一应物资不准私人买卖,只准官方分配,一应人等必须要通过为城防付出劳力换取食物和必须的生活用品,钱是没有用的。
这四个建议被赵昚采纳并且颁布执行之后,临安城的秩序才稍稍有所安定。
老将杨存中德高望重,声望很高,他出面统领临安城内的军队,临安城内的军队对他是服气的。
看到他没有走,又打开仓库用钱赏赐士兵,城内军心才逐渐安稳下来。
有了军队托底,临安城再怎么乱也乱不到哪里去,军队的武力是秩序的最佳保护伞。
史浩的行动很快稳定了临安城之前混乱到了极点的状态,但是也同时让临安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警戒状态之中。
而在这样的警戒状态之下,五月初一,明军先锋抵达了临安城外。
自南宋小朝廷流亡到江南之后,作为名义上的行在实际上的首都的临安城第二次被外国军队逼近、威胁,摇摇欲坠。
===七百零六
我只是不想做投降之君===
明军先锋部队抵达临安之后,先是在临安城外做侦查,并且堂而皇之的打起了大明战旗,绕着临安城绕了一圈,向临安城内的宋守军炫耀武力,彰显战功。
于是城内宋兵士气低落。
杨存中见了,非常生气,立刻下令在城头架起的床子弩向外发射,轰击城外明军骑兵。
但是没有用,明军骑兵高速行动,床子弩根本打不到,没什么效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1/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