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8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5/2241


热烈的强国氛围忽然一滞,然后缓缓消散,每个人都用奇怪的眼神看这史浩,连赵昚都是如此,觉得史浩不会读空气,没有看到眼下大家都处在一种什么样的氛围当中。
但是最后他们也不得不回到现实当中,意识到史浩说的很有道理。
强军强国需要钱,而大宋现在最缺的就是钱,强国强军的办法有很多,非常多,但是挣钱才是最重要的,有钱才能办事。
“不仅是给明国的赔偿和岁币,还有战后地方上的恢复与战死者的抚恤,还有官盐的问题,明军毁了很多大盐场,官盐一旦不能提供,私盐就会大行其道,大宋盐税收入会大大降低。
不仅如此,还有海上商贸之事,之前明军水师在苏州洋拦截商船,劫掠商品,驱赶商人,大大影响了大宋的海上贸易之事,甚至连临安的物价都大大上涨,至今没有恢复,百姓怨声载道,这些都是问题。”
史浩叹了口气,看了看赵昚的脸色,无奈道:“老臣知道陛下渴望强国强军,但是在此之前,必须要整顿内务,整顿吏治,整顿盐政,整顿海商之事,然后才能强军强国。”
赵昚低着头,面色难看,没有说话。
张浚却有点坐不住了。
“治国理政当然重要,海商,盐税,固然重要,我都知道,但是史相公言及先后的问题,我不敢苟同。”
史浩看着张浚。
“张枢密有何见教?”
“见教谈不上,我只是想说,史相公所要做的事情都需要时间,强国强军若排在后面,更需要时间,而在此之前,明国会给你时间吗?”
张浚回看着史浩。
史浩摇了摇头。
“明国会怎么做,我不知道,张枢密不知道,只有明帝知道,我们所知道的是,明国正打算开修黄河,将黄河改回故道。
如此之大的工程,明国必然竭尽全力,一边修黄河一边开战,就算是明国再强大,也不可能办到,所以至少在明国开工修缮黄河的时候,大宋是安全的。”
张浚大摇其头。
“那是你以为的明国办不到,正如之前我们都认为明军不可能用六万兵力就直捣临安,结果呢?明国六万兵力就打穿了大宋,让大宋颜面尽失!
咱们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史相公,二者无分先后,必须同时进行。”
史浩略微盘算了一下,缓缓开口。
“以大宋如今的财政状况,若要在支付赔款和岁币的同时,同时办理政务和军务,必然是捉襟见肘,且与此同时国内不能出现任何天灾人祸,否则大宋就没钱应对天灾人祸了。
所以我还是认为应该稳妥一些,先把国内局势稳定了,等朝廷财政多少宽裕一些,再重建军队,操练军队,增强军力。”
张浚还是不认可。
“道理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怎么能囿于死道理而故步自封呢?史相公,我知你办事一项稳妥,朝政之事自然由你来操持,吾等都很放心,但是军务之事,刻不容缓。”
史浩见无论如何都说不动张浚,只能转而向赵昚提出请求。
“陛下,以大宋目前的财政状况,想要同时推进军务革新和地方上的恢复,难度是很大的,老臣以为,战端刚刚停息,明国也不会轻易再起,大宋应当集中全力恢复地方,稳定财政,然后强军,陛下以为如何?”
PS:月末了,大家还有没用完的月票记得投给我哈~~~
===七百二十一
苏咏霖的文治武功===
在刚刚战败的档口,史浩知道赵昚肯定是很想雪耻的,但是他还是希望赵昚可以冷静一点,看清楚南宋和明国之间巨大的差距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释清楚的。
需要时间,需要毅力,需要不懈的坚持。
而张浚也看着赵昚,等待着赵昚的决断,期待着听到赵昚愿意尽快发展军事力量的发言,这对他而言很有意义。
他始终觉得只有在战场上取得胜利才能证明大宋的强大,才能给大宋争取到和平发展的契机,否则你这边发展着,那边明国看你不爽又打过来了,你怎么办?
发展了那么多,赚了那么多钱,到头来,不全都便宜了明国?
两人的意见颇有些针锋相对的味道。
赵昚抬头看了看史浩,又看了看张浚,陷入了纠结之中。
他觉得史浩说的没错,这是老成持重之言,大宋的确需要时间恢复、发展经济。
但是他又觉得张浚说的也很对,大宋如果不能证明自己的强大,发展的再好,不也是被明国当猪仔一样宰杀掉吗?
所以他很难做出决断。
关键时刻,当前作为首相的尚书左仆射陈康伯站了出来,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谁能保证明国不会尝到甜头之后一而再再而三的对我索取钱财呢?史相公,大宋再有钱,如果没有强大的军队保护,不就等于是为明国赚钱吗?先有强军,才能强国,明国之所以可以建立,你觉得是明军先诞生,还是明国先诞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5/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