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8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2/2241


“基本上都被砍伐殆尽了,关中土地兼并的情况不比其他地方好,还多出了一帮子从故宋时期就扎根在关中的将门,又有将门,又有地主豪绅,把百姓挤兑的不断的开辟荒地。
这一开荒,就要毁林,当年赵匡胤和赵光义做出的努力被他们这一折腾,已经去的七七八八,毫无意义,咱们基本上就是等于从头再来,没有捷径可走。
所以植树造林以固土的计策想要见效,还要等上好几年,往后几年,黄河泥沙的情况不会有什么改善,想要最终达到泥沙和冲刷量的平衡,最少也需要十年时间。”
“可恶!一群混蛋!”
田珪子捏住了拳头:“所以阿郎,我早就建议尽快在关中发起行动,清算地主豪绅,尽快重新丈量田亩,全面进行土地改革,这样不仅能全面掌控关中,还能更好地推进退耕还林!”
“若是没有夏国,我当然愿意尽早解决那群混蛋,可是夏国还在,夏国全军动员,也能动员二三十万大军,到时候被逼急的将门、地主豪绅与夏军里应外合,关中岂不危险?”
苏咏霖皱眉道:“内忧是内忧,外患是外患,能单独处理,就单独处理,决不能让二者合流,变成内忧外患,到那个时候,就更难处置了,所以我才要先收拾西夏,再整顿内部。
不过倒也不必太担心他们能翻天覆地,等明律正式颁布,我就要赋税改革全面落实,到那个时候,不担心地主豪绅不露出狐狸尾巴给我抓到,一旦被我抓到,就别怪我心狠手辣。”
苏咏霖眼中凶光一闪,显然已经做好了杀人的准备。
而且这一波要杀的人还不会很少。
黄河工程刚刚开始,明帝国显然没有更多的财政力量可以用来对付西夏,需要铲除一波蛀虫,从他们身上榨取军费,然后才能图谋西夏,也因此,平灭西夏的战役要往后延迟
这确实不是什么让人觉得开心的事情,但是这也不能怪苏咏霖和大明朝。
要怪,也只能怪北宋和金国留给大明朝一个天残开局,让大明朝先天不足,必须要努力填补才能成为一个正常发展的国家。
光一个整修黄河感觉就不亚于当年大禹治水的难度。
田珪子对此也颇为无奈,只能点头认同,没再说什么。
苏咏霖从八月初到九月初都在黄河沿岸来回视察,检查各地工程准备和参加工程的军民们的食宿条件等等,一切都感觉满意了之后才北上返回中都,继续掌控全局。
九月初九,苏咏霖返回中都的第二天,就在中都大朝会上宣布全新编订的《明律》正式颁行天下,从此以后,大明司法机构就有了一本成文法可以作为执法守法的依仗。
《明律》一经颁布,立刻在大明国掀起了一阵波澜,官员、士人、商贩、农民、工人、军队,无不对此关心备至。
而当明国已经有惊无险的渡过了一场危局的时候,赵昚和他的“行政基础”们还在为了给战争擦屁股而发愁。
赵昚和支持他的主战派群臣想要发展自身,那么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战争结束之后的烂摊子。
地方上也好,临安城里也好,到处都在要钱,没有钱,很多事情的确办理不了。
可是钱都要拿去换战争赔款和准备岁币,根本抽不出多少钱能补贴地方财政、恢复地方生产。
为此,群臣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什么有效的法子。
以至于还有人提出要么再次提高盐税,从盐税当中攫取更多的收益,反正所有人都要吃盐,这绝对是暴利。
但是被史浩否决了。
史浩认为现在的盐价已经导致私盐横行民怨沸腾,继续提高盐价只会让更多人铤而走险,绝对不能提高盐价,反而应该降低盐价,同时大力打击私盐贩子。
降低盐价让老百姓知道官盐还是可以购买的,打击私盐贩子能让老百姓知道购买贩售私盐的下场,此消彼长之下,老百姓购买私盐和加入私盐贩售集团的动力就会降低,就会继续选择官盐。
这样才能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而不是一口气就把下金蛋的母鸡给炖了,真要那样,吃不起盐的人集体造反,对大宋来说难道是好事?
你们这帮人真的是完全不懂!
对于此,赵昚支持史浩,觉得盐价不能继续提高了,继续提高盐价就是在玩火。
这个方案被否决,又有人提出说要提高商税,提高市舶司抽成,从利润惊人的海商群体手里赚取钱财。
这倒是一个让赵昚和群臣颇为心动的办法,海商赚钱他也略有耳闻,朝廷每年能从海商手里得到的钱财也不少,也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可以在这个方面做些工作,应该可以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
于是这个办法被交给史浩等人仔细商讨,如果影响不大,就付诸实施,从海商手里赚钱。
但是这也不是能立竿见影的事情,为了更快的赚到钱,张浚脑袋一拍,给赵昚出了一个主意。
抄家。
===七百二十六
抄家===
所谓抄家,无外乎是对某些臣子的彻底清算。
他们或许是犯了错,或是做了对的事情但是政治错误,所以要被彻底清算,以告诫后来者不要学习他们。
放到眼下来说,就是把这一次因为战争失利而需要问罪乃至于处斩、流放的混蛋全部抄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2/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