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8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5/2241


据他所知,大明朝廷对农业生产空前重视,不仅给予诸多福利政策鼓励发展生产,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调整,调整的范围、项目远超历朝历代。
朝廷每个季度都会召开当季的农业工作会议,会议上会综合判断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和状况,然后做出调整。
洪武元年十一月召开的会议决议需要燕云地区部分种植麦子的地区改为种植大豆,以提高大豆产量。
朝廷需要更多的大豆来制作豆腐、压榨大豆油和酿造酱油,也能用于战马饲养等用途,用剩下来的豆渣人也能吃,还能用去当做饲养牲畜的饲料,好处多多。
对于普遍缺乏蛋白质摄入的普通命中来说,大豆实在是再好不过的存在了。
不过因为产粮区的人们普遍更愿意种植粮食以获得安全感,把粮食看做比天还要大的事情,想让粮农转而种植大豆不是容易的事情,遭到了不少村民的反对,农会做工作也做不通。
于是那名指导员就去到每一个村民家里与他们谈论粮食和大豆的区别,还有相同点,以及朝廷的打算,还有朝廷对于大豆收购和本地区粮食价格的保证等等。
讲到激烈的地方,指导员就拿着白条摆在了村民面前。
“朝廷的信誉就在这里,你们既然相信白条,愿意用白条,那么就要相信朝廷的信誉,否则你们手上的白条不就是废纸一张吗?”
大明朝廷通过长时间发行白条积累起来的信誉最终说服了农民们。
花了十多天的时间,嘴皮子都磨破了,跑了三十多户人家,几乎一刻不停的都在做工作,指导员终于说通了全村村民改为种植大豆,由此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到徐通被调遣进入南下一百零八人团队的时候,那名指导员已经升职到了乡农会,担任乡农会会长,工作开展得非常不错。
那段工作经历让徐通十分难以忘怀,如今面对革命刚刚开始的困局,思想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于是徐通就首先从南宋官军这个角度开始讲解。
“咱们都杀了官,抢了官府的钱财,官府一定不会放过咱们,一定会派大军前来,现在念着家里的土地房屋,一旦官军来了,就是死,官军之凶残,难道需要证明吗?”
===七百三十五
世上哪有这样的良善朝廷===
南宋官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比土匪还要狠,还不能反抗,一旦反抗就是造反,杀的更狠,所以兵灾远远比土匪要可怕。
对此,没有哪个村民是反对的。
没见过还没听过吗?
不管是谁,就没有哪个人是完全没有家人亲戚朋友没有遭过官府的罪的。
那些官差凶狠超过土匪,对待农民们予取予求,踢打辱骂,农民们敢怒不敢言,只能低着头任凭他们欺凌,然后被他们夺走珍贵的口粮。
甚至有些时候明明没有任何过错,或许是那个官差心情不好,逮着就是一顿打,没有任何理由。
之后有些人可以被治好,有些人就那么死了,无声无息,毫无意义。
这是大家脑海中普遍所拥有的悲痛记忆。
所以一听徐通这样说,有些蠢蠢欲动想要回家看看的村民顿时就不敢跑了,谁都怕回家之后给官军逮着杀了。
要知道这官军杀人可不管你有没有罪过,但凡是看到了,只要不爽,或者一时兴起,当场就给你来一刀。
自古以来做了官军刀下亡魂的人还少吗?
“官军杀人不讲道理,不管你是不是无辜的,当年赵官家因为赣州人惊扰了他老娘,恨不得杀光所有赣州人,但凡官军过境,你别说一般百姓,就算是当官的,都怕。
一般遇到官军过境,当官的都会把官军需要的物资放在城外头,然后关上城门,死死关着,就是不让那群官军进城,直到官军走了老远,他们才敢打开城门。
为什么?怕啊!当官的见多识广吧?为什么连他们都不敢放官军入城?很显然以前出过官员放官军入城结果官军大闹的事情,说不定当官的自己都被杀了,官军跟你讲什么道理?手里的刀子才是道理!”
徐通和村民们讲了很多相关的事情,把村民们说的心有戚戚,一个两个都吓得不轻。
他们想起之前狂热的时候他们做的事情,想起被他们活活打死的吉州知军和庐陵县令,还有无数死在他们手上的贪官污吏,不由的一阵后怕,哪儿都不敢去了。
讲通这个道理,就能暂时安稳人心,不至于让山中恶劣的条件引起大规模的逃跑现象,然后,就有了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础。
“话虽如此,但是我觉得我们也没有必要怕他们。”
徐通一开始说的村民们心有戚戚胆战心惊,可忽然间又说不用害怕,这就引起了一些村民的不解。
“会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一会儿说官军可怕,一会儿又说没必要怕,为什么呢?”
看着村民们不解的表情,徐通笑了笑。
“很简单啊,咱们不是连续攻破了四个县城,杀了几百号贪官污吏吗?官军虽然凶狠,不也被咱们打败了吗?”
村民们齐齐愣住,然后互相看了看,不由自主的互相点头称是。
徐通拔出了自己的刀,看着雪亮的刀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5/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