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8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7/2241


“你们那儿有多少佃户?”
“大概四百多户吧。”
“你们光靠这四成就活下来了,那你们为什么觉得收了四百多户人家六成粮食收成的主家会吃不饱?主家多少人?该不会有一千人吧?那估计想要吃饱是有点难。”
这话说的那个村民就有点尴尬了。
“这个……我也不清楚……”
他当然不清楚,他要是清除,就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就不会有这样的疑惑。
由此可以看出,地主士绅们满嘴的鬼话到底有多强的欺骗性。
谎言需要被戳破,真相需要得到声张!
===七百三十六
第二波农民起义爆发了(加一更)===
就算皇帝山穷水尽了,地主家也不会没有余粮。
这一点,所有复兴会的会员都知道。
所以对于这种谎话,他们非常愤怒,也非常了解。
“主家最多几十口人,算上仆役护院,百多号人算多的了,收了你们那么多粮食,居然吃不饱?这话你们也信?”
徐通怒道:“地主士绅嘴里有一句能信的话吗?一句都没有!他们所求的不过是更多的租子,想着往死里面压榨咱们!让咱们吃不饱也饿不死,这样就会乖乖做他们的牛马,一辈子累死累活供着他们花天酒地!”
徐通把南宋农民明面上需要交的税和实际上交的税列举了一下,告诉村民们他们交了多少税,而这些税又到了什么地方,被谁侵吞了。
村民们面面相觑,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情,他们觉得很茫然,很不解,感觉过去的一切忽然间变得非常陌生。
农税说完,徐通又说盐税。
“你们吃盐难吗?觉得盐贵吗?”
“当然了!”
一提到这个,村民们好像比粮食更加有怨言,纷纷说盐太贵了,太苦涩了,质量太差了,又很难买。
还有些人则说自己买过比较便宜的私盐,质量也更好,从此就不太想买官盐。
但是有些时候官府查的严,甚至要入户检查用盐,看到白净的盐就说这是私盐,要惩罚,只有那种苦涩泛黄还带着点湿润的盐才是官盐。
官盐和私盐居然意外的通过这种方式区分开了!
徐通听了,就点了点头,开口道:“那你们知不知道在明国,同样的一斤盐,盐价最高的地方也就卖到十二文钱,靠近产盐区的地方盐价常常只有五六文钱?”
“多少?”
村民们一听,全都愣住了,一个两个好像听说了什么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一样,满脸的不可置信。
“不可置信是不是?但是这就是真的,明国的盐价就是那么便宜,你们知道你们买盐为什么那么贵吗?”
徐通笑着开口道:“一斤盐的价格里,九成都是税,甚至不止九成,全都是税,因为每个人都要吃盐,靠着盐税,朝廷里的上等人们获得了极为丰厚的钱财,花天酒地,为所欲为!
而反观明国,明国农民根本不会为了吃盐而烦恼,买盐那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不仅便宜,质量还好,我在宋国很多地方住店吃饭,都觉得口味太淡,尝不到盐味,而在明国,没有这样的情况,我甚至觉得明国人口味太重。”
村民们听着这些超乎他们想象的事情,他们茫然,他们疑惑,他们还会忍不住的畅想。
徐通就会说明国皇帝陛下派遣他的部下们前往各地建立农会,不仅给农民分发土地,还会给农民配置房屋农具,生产用的牲畜也会尽量调配,让农民们可以快速的恢复生产。
恢复生产还不算,明国皇帝还会让农会的指导员免费教所有人认字,很多农民都是在生产的间隙跟着指导员学习认字,从文盲变成半文盲,再从半文盲脱盲。
明国的官员从来不敢打骂部下、百姓,因为这是被严格禁止的,如果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地方上的司法官员会教他做人,他会失去职位权力,甚至失去自由。
明国皇帝陛下还会派遣专门的收购人员去农村里向农民收购粮食和其他农作物,给的都是清清白白的铜钱,收购完毕之后,税吏来了,农民就用铜钱交税,不用交粮食,也不用交损耗费用。
明国现在很多地方的老百姓一天都能吃上两顿饭,还都是干饭,能吃饱肚子,不会饿肚子,虽然说吃到好吃的配菜或者油水什么的比较难,但是两顿干饭是绝对能吃上的。
明国皇帝陛下还派人在各地兴修水利,很多水利工程被修缮一新,或者从无到有的建立起来,老百姓灌溉土地变得容易了很多,不用走老远,走五六里地挑水去灌溉田地。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徐通挑的都是普通老百姓切切实实能享受到的朝廷政策改变之后的优惠,以及他们被解放之后较之原先轻松不知道多少倍的生活。
他们不再被生活的重担压弯了腰,脸上能看到笑容,眼睛里怀着对未来的渴望。
随着徐通的讲述,这些活在南宋朝廷编制的大网之中的村民们似乎也有些不一样的想法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7/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