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241


他们纷纷摇头。
苏咏霖收起笑容,叹了口气。
“淮南人都吃金盐,因为金盐远比南宋的盐便宜,淮南边界那帮贩私盐的人,把金盐卖到淮南,给淮南百姓吃,转手能赚五六倍利润,比我们赚的还多。”
人们感到十分吃惊。
那么赚?
“有件事情你们可能都不知道。”
苏咏霖严肃地说道“南宋官盐之价格,其中接近九成都是税,剩下的一成多,才是真正的价格,而制盐成本,还不如那一成多的价格,现在你们明白了吗?”
他们都是认了字学了算数的,自己心里有个算盘,一打,就都明白了。
“这就是剥削。”
苏咏霖在墙面上用毛笔写下剥削两个大字“一斤盐,一百多文钱,半成不到的成本,半成多的利润,加上八成多的税,这就是南宋干的好事儿,这就是为什么你们在加入我苏氏以前吃不起盐!”
人们纷纷严肃起来,睁大了眼睛看着苏咏霖。
他们的眼睛里有小火苗正在跃动着。
“南宋盐贵,为什么?因为军事压力大,它要养很多兵,还要养很多官,地方比以前更小,军队、官员却没有更少,只能想方设法弄钱,钱从何来?当然是我们身上。”
苏咏霖拍了拍自己的胸脯,又指了指底下的人们“我们,平民百姓,就是他们赚钱的法子,盐,不能不吃,每个人都要吃,不吃就要出事儿,他们就把盐给垄断了,疯狂加价,逼着我们买!”
苏咏霖对底下人呼吸加粗加重的反应很满意。
“那么为什么金盐便宜呢?一者就是我说过的,金人治理地方很粗放,就和牧羊人牧羊一样,很多东西他们没有经验和精力去管,二者,金国的军事压力没有南宋那么大。
所以你们问我,北方汉人是不是等着南宋王师去拯救,我告诉你们,那是放屁,北方汉人不需要南宋王师去拯救,拯救回来干什么?继续吃一百多文一斤的官盐?还是像我们一样,过着不知道哪天就要掉脑袋的日子?
对北方汉人来说,横竖只是换个皇帝在他们脑袋上作威作福,其他的并没有什么不同,完颜皇帝也好,赵官家也罢,对于咱们平民百姓来说,没有不同啊,谁来做皇帝,不都一样吗?
我跟你们说,你们现在认字了,读书了,见识广了,但是你们一定要记住,你们,和我,咱们,都是老百姓,无论是金国,还是南宋,对咱们而言,差不多。
对什么人差得很多呢?那些当官的,和那些上等人,南宋还是北宋的时候,他们吃香喝辣,日子舒坦,北宋没了,他们的日子没有以前舒坦了,皇帝被抓了,他们个人感到痛苦。
诗词一首一首的写,天天喊着北伐北伐,又能怎么样?对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宋国,还是金国,真的有区别吗?苏隐经常去北边,亲眼看到北方汉人的日子还是照常过。
他们怀念宋吗?他们,还有咱们,真的知道宋意味着什么吗?我问你们,宋是什么?宋对于我们而言,有什么意义?宋对于我们,有什么原因是一定要拼命去保住的?”
苏咏霖的问题问下来,人们满脸迷茫不知道苏咏霖的问题该怎么回答。
有些人的脑袋里隐隐约约有个模糊的轮廓,但是很不清晰,不知道该怎么去表述。
苏咏霖等了一会儿,满意的点了点头。
“看来没人知道宋对于我们平民百姓而言意味着什么。”
“我来说答案,答案就是什么也不是,宋,是上等人的宋,是科举进士和王公贵族的宋,我们,只是上等人的牲口!”
苏咏霖深吸一口气“在上等人眼里,我们就是猪,是牛,是马,是狗!我们不是人,我们不配做人,我们只是牲口而已,为他们生产,供他们剥削的牲口!”
苏咏霖一拳捶在了桌子上,声音洪亮、有力,一字一句,深入人心。
底下人鸦雀无声。
“想想你们吃不饱饭的时候,想想你们吃不起盐的时候,赵官家有来帮过你们吗?那些上等人有来帮过你们吗?没有,他们只会嫌弃的看着你们,恨你们为什么不能只干活不吃饭。
他们恨啊,恨咱们这些人还长了张吃饭的嘴,还要喝水,还要睡觉,他们希望我们什么都不要吃,只是埋头干活,给他们种粮食,给他们晒盐,给他们织布,给他们当牛做马!”
苏咏霖回身在墙上写了一个宋字,然后拍了拍墙面。
“宋,是他们的宋,不是我们的宋!他们怀念他们的宋,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
当时,苏咏霖的话说完,下面的人有的瞪圆了眼睛,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有些皱着眉头,惊疑不定,一副怀疑人生的样子。
他们认了字,读了书,开了眼界,已经有最基础的理解能力了。
话进到他们的耳朵里,不会再和原先不识字的时候那样左耳进右耳出,而是会进到脑袋里,更深入一些的话,会直接进到他们心里。
显然,这话不仅进到了他们的脑袋里,也进到了他们的心里。
统治者们强加给他们的精神枷锁正在遭受着十分剧烈的冲击。
苏咏霖留给了他们思考的时间,等他们纷纷抬起头重新望向自己的时候,苏咏霖才接着说。
“你们或许还有疑问,既然宋不是我们的宋,那么我们造反也是理所应当的,为什么不在宋造反,而要去金国造反呢?我的答案是,造金国的反,比造南宋的反要容易。”
大家再一次感到惊讶。
苏咏霖自己都说了宋给金国打成南宋,一路溃退败的特别惨,根本不是金国的对手,又怎么能说造金国的反比较容易呢?
南宋对于金国的恐惧自然也蔓延到了民间。
民间对于金国也有恐惧,大家习惯性的认为金国人更加凶悍,结果苏咏霖却不这样认为。
这是为什么呢?
苏咏霖给出了自己的解答。
“我这样说并非是毫无根据的,从一个大的角度来说,南宋国内只有两种人,我们这帮牛马,还有那群高高在上的上等人,所以南宋国内的矛盾只有一种,我们和上等人之间的矛盾。
金国就不一样了,金国的上等人是女真人,所以不仅有上等人和牛马的矛盾,还有女真人和汉人的矛盾,女真人和契丹人的矛盾,女真人和奚人的矛盾。”
苏咏霖咧嘴一笑“诸君,现在的金国,就是一个装满火药的火药桶,只需要一颗火星进去,就能把金国炸的四分五裂,而我们,就是那颗火星!”
接着,苏咏霖开始摆事实讲道理,把自己总结出来的分析当成一份报告,掰开揉碎了讲给他们听。
===八
现实往往比凡尔赛更加凡尔赛===
金国的括地政策,是女真人和中原汉人之间矛盾的主要原因。
这个政策的本意当然是为了稳固统治,把女真人南迁到中原。
苏隐探听到的官方公文是说皇帝派人到各地拘收原侵官地和荒闲的牧地,授予南迁的女真猛安谋克户耕作,以此让他们定居。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女真人逐渐在中原站稳脚跟,增加金国统治的稳定性。
官方公文明面上是这样说的,但是实际上,从苏隐打听到的消息来看,金国地方官府就不是这样做的了。
金灭宋太突然,本身根本没有统治汉地的计划,所以才要设立伪楚伪齐两个孙子政权搞过渡。
为了避免汉人进一步反抗,他们在伪齐成立后就收敛了抢掠行为,没有进一步掠夺中原汉人。
结果金廷废除伪齐直接统治中原并且大量移民女真户口的时候,发现汉人已经重新占据了大量土地恢复生产,迁居而来的女真人缺乏生产资料,没有土地可以耕种。
金廷又为了社会稳定,认为汉人一样是子民,不准他们抢劫,所以只能去开荒。
可是开荒是多难的事情?
平整土地,排水,挖沟建渠,养地,好几年功夫才能把一块荒地变成可以用于生存的良田,女真居民原本过着渔猎生活,农业技术不高,骤然奉命南迁,哪里能应付这样的生活?
金太宗金熙宗时期,南迁女真户口数量有限,这一问题尚且不突出,到了完颜亮统治时期,这一情况骤然加剧。
完颜亮在中央做的事情暂且不论,落到基层,他要求女真人迁居到山东之地,甚至要自筹路费,限期抵达,不然就要治罪。
于是南迁到山东之地的女真人甚至大量的成为贫民,衣食没有着落,使得女真人对金廷的怨恨非常剧烈。
而金廷自然不可能让女真人真的就贫病交加而死,开荒又办不到,皇帝下达的括地政策又要执行,怎么办?
只能购买汉人已经开垦好的土地租给女真户口,让他们来耕种,以此生活。
这所谓的购买,当然就是强制购买了。
苏隐带回来的资料上描述了他看到的情况——
官员带兵上门,拔刀子架在农户脖子上,瞪着眼睛让他们在交易契约上签字,把土地用相当低廉的价格卖给官府。
农民哭着签下交易契约,然后打包滚蛋,官府转手就把这些土地租给了女真人。
这样女真人得到了土地,终于满意了。
而失去土地的汉人要么流浪,要么只能卖身到原本的土地上成为佃农,为女真人耕种土地。
而且不只是一般的农民,连大地主也会遭到这样的对待,大量失去土地财产。
这一情况在金国正隆元年以后大量出现在河北和山东地区,使得山东地区的社会矛盾空前尖锐了起来。
括地政策的本意是为了稳固统治,但是这样执行下来,也不见得就稳固了统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