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9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9/2241


首先,苏咏霖抚慰了任太后和小皇帝李纯保,下旨给他们赏赐,允许他们两人继续做西夏的【王太后】和【夏国王】,维持他们的统治地位,保证他们的权力。
然后,苏咏霖下旨将任得敬称为【罪孽之贼】,将他弑君、屠戮皇族的事情广泛宣传,广而告之,为明军发起的清洗行动定下了【正义】的标签,从大明国的层面上认同了这场清洗行动。
接下来,苏咏霖嘉奖了参与此战的明军军队,嘉奖了战士们,夸赞他们为了维护世间真理而奋勇作战。
最后又抚慰了西夏那么侥幸没有死掉的官员,让他们依然做原来的职位,不必变动,继续尽忠职守,不要学任得敬。
这是表面上的圣旨,为人所知,全是伟光正。
而私下里,苏咏霖想要做的事情就太多了。
首先,他要任太后和小国王李纯保一起发布一些命令。
第一,着西夏全境的官员全部接受大明即将派往各地的官员的检阅和审查,不得对抗,不得有任何不友好的举动,否则当即视为叛乱,予以讨伐。
第二,着西夏全境各军司的武将和军队向明军全面投降,不准出战,不准抵抗,明军将领带着军队前来检查他们的时候,必须要予以配合,老老实实交代自己知道的事情,否则视作叛乱,必将征讨。
第三,考虑到西夏官员的大量损失,短时间内无法填补空缺,不能重新恢复行政,这对于百姓来说是非常致命的情况,所以大明皇帝决定亲自派遣大明官员前来西夏【协助行政】。
任太后和小国王李纯保以西夏最高统治者的名义颁布了这些命令,承认了这一切的合法性。
到此为止,西夏国基本上失去了独立自主的可能,国政基本被明国掌控。
于是苏咏霖就能顺利按照自己战前的设想对整个西夏进行理想中的改造,为接下来直接的吞并打下基础。
攻打西夏是他决定的,派人到西夏当然也是他可以决定的。
反正大明吏部是复兴会完全掌控,不受外部干涉,苏咏霖可以下令让吏部签署命令派遣任何官员去任何地方上任。
那么难得一个好机会,当然要用来扩张复兴会的势力,让更多复兴会员得到锻炼成长的机会。
于是苏咏霖直接把最近一段时间完成干部培训的九百多名复兴会员集体派赴西夏,让他们担任西夏空缺的基层职位,对西夏基层进行复兴会式的改造。
他们抵达西夏之后需要按照复兴会的办事方法对西夏进行自下而上的变革,在西夏地方建立起中原式的村庄和乡,加强西夏地方人民的定居和农耕属性。
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农耕任务紧紧抓起,将两大塞上平原的农业潜力全部发挥出来,成为塞上粮仓,为明军后勤提供保障。
接着他们还需要通过文化的影响教会地方上的党项人、杂胡人等汉话、汉字,通过文化变革西夏,将他们尽快重新融入中华大家庭。
通过制度上的碾压优势,苏咏霖并不觉得这些同样处于被压迫状态下的西夏农民、手工业者会排斥大明的统治。
西夏统治者对他们有什么恩情吗?
不管是党项人还是汉人,只要是底层,一样被压迫剥削,没什么区别。
然而大明确会给他们带来土地、房屋、农具和牲畜,还会降低赋税,免除苛捐杂税,砸碎束缚他们的锁链。
如此一来,他们的选择是非常明确的。
——————
PS:到月末了,大家手上要是有没用完的月票和推荐票记得投给我哈~~
===八百零一
大明作为上国怎么会夺取藩属国的政权呢===
苏咏霖确实需要一个安定稳定的河西之地。
有道是黄河百害唯利一套,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因为黄河的存在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将这里经营好了,产出的粮食足以支撑明军的进一步向西。
这里这可以说是明军向西收复西域地区、向北进攻草原地区的重要战略支撑点。
苏咏霖需要这里起码可以提供一个兵团级别的军事力量发起战略打击的后勤支撑。
而这需要大量基层官员的进入,将散乱的农民组织起来,改变西夏原有的较为粗放的农业生产模式,并且恢复相当程度的和平与安稳,让百姓可以安稳生产,没有后顾之忧。
地方上是这样,中央自然也是,倒不如说中央需要更高质量的能吏去恢复平定。
于是苏咏霖精心挑选复兴会员出身的正式职官一百五十人,以法部左侍郎周琳为首,派往西夏担任重要的中央职位。
西夏这块地方相当于大明的一个行省大小,之后也打算按照一个行省来搭建上层机构,所以苏咏霖决定从现在开始就按照大明行省的方式重新搭建西夏的政治结构。
原有的西夏中央机构倒是挺完善,不大的一块地方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官员数量也远远超过一个行省的规模。
大明一个行省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机构和官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自然不多,但是对于一个行省来说简直是冗官到了极点,正好西夏原本的官员也死的差不多了,干脆全部裁撤,按照大明行省的规矩来重新建设。
等把西夏全国的行政和军事按照大明行省级别的规制进行改造完成之后,差不多也就是大明正式收复这块失地的时候了。
眼下这群大明派驻的官员们在名义上还是需要遵循夏国王和王太后的指令形式,通过夏国王和王太后的任命担任官职,行使权力,向他们负责,为西夏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9/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