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9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7/2241


苏咏霖说的不是套话,他没打算骗任何人。
现在的财政艰难,是因为明帝国要做的事情很多,而且尚未完全掌控全国人口,还没有完全控制全国生产。
根据人口普查和数据推算,苏咏霖认为生活在明帝国国土之上的人口起码有六千万,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因为沦为佃户、隐户而不能由朝廷直接掌控。
这一部分人口都在地主士绅的自留地上,在他们的农庄上劳动,所生产出来的财富基本上都被地主士绅阶层所攫取,朝廷能从他们手上得到的赋税数量相当稀少。
所以相当一部分地区都出现了收税难、收税慢的现象。
对于这群家伙,苏咏霖当然有很多办法,包括立法强逼他们不能收取佃户们更多的赋税,逼迫他们吐出佃户和隐户。
但是在苏咏霖派下的税吏和司法人员到位并且开始行使权力之前,一切还都是原本模样的。
苏咏霖手上还是缺少能够执行他的意志的基层官员,只能把这个政策以中都为中心缓缓铺开,一些偏远地区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执行这样的政策。
所以苏咏霖也觉得有点好笑,政策制定好了,无法执行,那和没有制定有什么区别?
或许也正是如此,所以《明律》制定完成版布天下之后,才没有在天下造成多大的波澜——根本没有足够的人手去执行,地方上还是老样子,说不定还在嘲笑他订了法律却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执行。
所以,果然还是趁着大好良机掀桌子来得快。
发动一场干脆彻底的果决行动,干脆彻底的把他们全都铲除掉,早日把农民们救出苦海。
完成革命之后所得到的直接受益必然可以让这些农民的生活好上不少,而直接掌控税收人口之后所得到的大量税收、粮食绝对可以支撑起黄河大工程,还能增加苏咏霖的储备。
扫清内患之后的隐性收益会让整个明国都受益匪浅。
固然会有一些阵痛吧,但是扫除顽疾和身上的吸血虫之后,明国就能轻装前进了。
所以如果有人敢在这个时候挑衅明国的话,他就会让这些家伙好看。
权衡利弊之后,苏咏霖心中的意志更加坚定了。
准备离开村庄之前,苏咏霖还去了一趟村农会的办公室,在村农会里翻翻看看,看看他们记载的一些村子解放之后的重要文件,在翻看这些重要文件的的时候,苏咏霖发现了一件小事。
“这上头错别字可不少。”
苏咏霖拿起了一份记载全村所有人家户口人数和财产数量的文件,看着上头好些个错别字,还写得歪歪扭扭,一看就是出自村民之手。
复兴会员不掌握一定的读写能力是不可能放任他们毕业的,这是硬性要求。
果然,李灏接过来一看,就把这份文件递给了王二虎。
“二虎,你自己看看,写成什么样了都?我稍不注意你就写错字?不是教了你很多遍了吗?怎么还写错了?”
“这个……”
王二虎脸色有些窘迫:“大概是咱的脑子不好,脑子笨,学了就忘学了就忘,事情还多,想不起来问,这……”
李灏只能无奈的摇头,拿出笔一个字一个字的教他订正。
看着两人一个教一个听的模样,苏咏霖笑了笑,摇了摇头,正准备继续看下去,却忽然间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关键点。
从头开始学习认字读写是一个挺长时间的过程,不是三两天就能完成的。
尤其是大规模扫盲的时候,面对的是大量已经过了高效率学习成长期的成年文盲甚至是中老年文盲,想让他们掌握读写能力,比让幼童掌握读写能力更难。
苏咏霖的统治集团的成员们包括士兵们都是脱产人员。
尤其是官员和预备官员、复兴会员们,他们脱盲的时候,是脱离生产一心扑在学习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集中学习,掌握读写能力也就不是难事了。
就算是士兵们同样需要从事繁重的军事任务和训练任务,在这样的情况下,苏咏霖为了让军队士兵识字,采纳了辛弃疾的建议。
行军的时候,让士兵们背着识字板,后面的士兵就能一边走一边看着前面士兵背后的识字板上的字,行军走路也不耽搁学****增加了士兵们学习的时间。
平时整个军营也全都挂上了写满字的条幅,字不离眼睛,每天上午下午两次集中学习。
如此强化的识字训练肯定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让士兵们快速脱盲,快速成为有读写能力的文化人。
他统治集团的部下们能够很快脱盲,成为文化人,是因为有着集中学习的条件,而一般的村庄则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八百二十一
现在的礼部尚书可是孔拯啊===
想要实现全方位的扫盲,让人人都能识字,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别的不说,就说农民们,农民们普遍有着繁重的农业生产任务,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尤其是农忙时节,他们基本上一整天的时间都耗在地里伺候庄稼了。
就算是农闲时节,除了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军事训练之外,大部分家庭劳动力都会选择进城打工,或者为朝廷进行的各大工程做工,赚点钱补贴家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7/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