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阿降临第2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4/924


勒芒虽然还没有研究到最后,但试验体已经知道,这就是一种全新的动力源。以目前的数据看,它的能量还要超过聚变反应炉。
然而新的动力源不像聚变反应炉那样需要极高的加工工艺,关键就在于汲取能量转化为电力的材料。这种材料虽然以盛唐或联邦目前的技术水准想要造起来也相当困难,但是在四号行星,恰恰就有大量天然材料。
简单点说,把双叶树的树叶摘下来直接用就行了。要是精细点,再来道粉碎塑形的程序。
勒芒在论文中还在反复纠结制造工艺的问题,不会像试验体那样简单粗暴地去思考问题。
就目前而言,楚君归完全不觉得有什么必要精制什么材料,或者提高什么能量转化效率,能用就行。
当然,勒芒晶体的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到极致。射线轰击只能让它表面一层物质重新转化为元素,内部绝大多数物质仍然维持不变。基本上对晶体的利用率只有万分之一左右,然而就是这样,也已经超过了聚变反应。
某种程度上,勒芒确实是个天才。他可能还不知道,自己无意中已经找到了利用勒芒晶体能量的方式。假如能够彻底利用晶体内的能量,试验体甚至都想象不出那会是怎样一种景象。或许真如那位物理学家所说,意义不亚于人类第一次掌控可控核聚变。
楚君归尝试着以勒芒的数据为基础,加上自己的构想来设计一款新的动力炉,并且把任务交给了芯片。没想到芯片这一次倒是异常痛快,很快就给出了研究时间,10小时。
楚君归倒也不是非常意外,毕竟最困难的部分已经由勒芒和自己解决了,芯片就是在这些基本构想的基础上完善细节而已。
楚君归将手里的研究报告放下,微笑着对林兮说:“我想,我们很快会有新的动力炉了。”
林兮眼睛一亮,“利用勒芒晶体的动力炉?这么快!什么级别?”
楚君归看了看芯片给出的预估数据,说:“输出功率20000kw,一次添加原料后可以持续运行一年。别的都好,就是尺寸有点大,大约是335的样子。”
“这么小!”林兮一声惊呼。
她当然知道人类现在最顶级的聚变炉可以做到功率翻倍,而体积差不多大。但是那种聚变炉别的不说,光是内壳材料的制造费用就是天价。那种聚变炉一向是在星舰母船上用于最后的能量备份,至少也得是上将级的人物才能享受到这等待遇。
现在光凭着几台通用制造机就能造出与之接近的动力炉,可以想象,这一发现必然会在人类星域引起轰动。
“这就是联邦想要寻找的秘密?”
楚君归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不太可能。连海瑟薇都落在我们手里,说明他们在登陆之前,根本不清楚这颗行星表面的情况,更不可能知道这里有双叶树,双叶树里有勒芒晶体。他们想要找的,一定是另外的东西。”
林兮叹息一声,说:“这颗星球还真是一个宝库。要不是有兽潮,都想在这里扎根了。”
楚君归一怔,仔细想了想,认真地说:“其实在这里扎根也不错啊!我们完全可以以这颗星球为基地,慢慢发展起来。其他代理人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林兮白了他一眼,道:“你难道忘了特别行动处的介绍了吗?想要自主设计和建造星舰,至少得有三阶代理人的权限才能够拿到设计图。而最基础的移动基地,则需要二阶权限。我们现在只不过是最基本的初阶代理人,你顶多算是不完整的四阶,怎么发展?”
楚君归说:“你不是学过星舰设计吗?自己设计一艘不就行了?”
林兮没好气地道:“你当现在是中世纪吗,我们两个人弄个小铺面就可以造兵器了。一艘最基本的星舰至少要上万件设备,完整产业链上的供应商超过30万家。光是设计就行了吗?”
试验体笑了笑,说:“如果真是回到中世纪,我也觉得挺好的。”
林兮细思话中含义,忽然心跳。
===第162章
修订计划===
“如果有人觉得自己明白了我的意思,那他一定是搞错了。”君归格林斯潘楚。
或许多年以后,这句话会成为一句名言,不过至少在当下,它还不为人知。
楚君归确实很想回到中世纪,以他的身手和储藏在芯片里的知识,回到中世纪跟探索一个未知的行星没什么区别,甚至难度还要更低一些,毕竟中世纪有的是人。
用不了几年,楚君归就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再过十年,新一代用现代知识武装起来的少年就会成年。最多30年,楚君归就能开始星际探索的旅程,从而在世界之王的境界上再迈一步,变成太阳系之王。
不过眼下,他们还在四号行星,正为生存而奋斗,别说世界之王,就是方圆500公里之王都称不上,毕竟这个范围里还有个兽巢。
林兮大致也清楚了楚君归的脾气,见他表情,就知道自己又会错了意。她现在掐都懒得掐他了,否则的话还要解释为什么要掐他。女孩子想掐人,还需要理由吗?爪痒不可以吗?
“关于星舰的事,你是认真的吗?”林兮问。
“当然!你的芯片里应该有基本星舰的全套设计图。”
“有是有,但那是上课时的资料,只是最小、最基本的星舰,至少落后了500年。”
楚君归指指周围,说:“你看我们这里,哪个地方不是落后1000年的?”
林兮叹了口气,说:“好,那就不说星舰。移动基地呢?”
“移动基地不就是能够生产的星舰吗?”
“哪有那么简单!一个移动基地至少需要……”
“12万供应商,我知道。”
“你知道还要这么说。”
楚君归整理了一下思路,说:“其实移动基地也很简单,可以看成是一个加装了工作台的星舰。技术落后,无非就是造得大点、重点。”
林兮已经不说话了。那岂止是大一点,重一点?
现在的微型聚变电池已经可以做到像过去蓄电池一样大小。而人类第一个聚变反应堆设置却是有一个小型工厂厂房那么大的庞然大物。
楚君归依然很耐心,“我们现在已经掌握了移动基地最核心的部分,动力炉。”
林兮还没有想到这一层,开始认真思索。
“可以明确的是,新的动力炉还有很大改进余地,这是全新一代的能源。而有了动力,我们也就有了一切。”
“但是我们还需要很多设备。”
“慢慢造,慢慢研究,总会有的。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第一步,先造个能在地上跑的移动基地。”
林兮叹了口气,说:“我居然会信你的话,也是奇怪了。好吧,我来设计。有了移动基地之后呢?”
楚君归打开全息地图,用手指划了一条弧线,指向兽巢,说:“我们一路上采收资源,扩展基地,逐渐推进,慢慢把基地开到战兽的家门口去。堵门战斗,很快就能耗死它们。”
林兮沉吟片刻,在地图上划出一条新线路,围着兽巢远远绕了一个大圈子,最终几乎回到原地,然后才向兽巢进军。
“这似乎有些绕了。”楚君归委婉地道。这岂止是有些绕,完全就是绕了一大圈。
林兮说:“你别忘了,这颗行星上除了我们,还有联邦的海盗旗和枪骑兵。听海瑟薇话里透露出来的信息,海盗旗至少建立了一个基地,而且应该离我们不是特别远。”
“你的意思是,如果我们找到了海盗旗的基地,先把它打下来?”
林兮缓缓点头。
楚君归当即明白,便在自己的任务序列中重新调整,不再考虑盛唐与其它国家的外交关系。在这方面,林兮自小在家族中耳濡目染,比试验体要老道得多。
在楚君归修订计划的时候,林兮也在看着兽潮,说:“真有些想知道,兽巢里究竟有什么。”
“恐怕除了粪便就是骨头。”这是试验体的冷幽默。
“嗯,骨头越多越好。粪便……应该也有用!”林兮认真思考。
试验体不说话了。
10小时后,晶粒动力炉设计图新鲜出炉,最终成品和芯片的预估几乎没有差别。楚君归将设计图给主要人员都发了一份,就带了几个人着手试制第一台样品。
勒芒看了设计图,顿时佩服得五体投地,表示又有巨大收获,于是返回自己的实验室,一头扎进了研究当中。他打算再改进一版设计,提高晶体的利用率。
楚君归有些惭愧,晶粒动力炉的设计完全是基于勒芒未完成的研究报告而来。虽然说勒芒只是提出了最初的设想,但是在科学领域,第一步才是最关键的。试验体只不过是完成了工程设计环节,虽然也很重要,但与勒芒不可同日而语。
半日之后,第一台晶粒动力炉样品组装完成,并且成功运行。看到稳定且庞大的能源输出,基地内顿时一片欢呼。谁都知道,有了能源,就有了一切可能。不管需要什么物质,哪怕这颗星球完全没有,也可以依靠海量能源消耗,直接进行元素重组,要啥有啥,就是贵点,且不是一般的贵。
晶粒动力炉试制成功,一举解决了整个基地的能源瓶颈,导致林兮一连设计了好几版的移动基地,然后设计到一半的时候就被推翻。每次推翻之后,新一版都比前一版更大。
林兮也是节省惯了,过去这么时间,每个kw的功率都要节省着用,设计点什么都要从各个角度去考虑该如何降低功耗。哪像现在,动力完全多到用不完,想设计多大功率就能设计多大功率。骤富之下,就连林兮也不太适应。
连续几版设计图的失败,让林兮充分认清了现实,开始转变思路。
既然是移动基地,移动两个字就是前提,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通过性。除了最陡峭的山地外,基地要有能够跨越大部分地型的能力。在现阶段,轮式结构依然是最合适的结构,而通过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轮胎的直径。
经过反复计算,林兮得出结论,轮胎直径需要在四米以上。
===第163章
移动基地===
如此巨大的轮胎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制造机的尺寸必须足够大,至少现有的制造机不行,连轮胎的分段都造不出来。
解决方案则是现成的,代理人的设计图中就包含了大型制造机,当然,异星版的需要重新研制。
林兮将研究任务分解成十余个子部分,分发到楚君归、海瑟薇乃至相关研究人员的手上,研发进度由是大增,十小时之后,异星版大型联合制造机的设计图就已完成。
大型制造机的尺寸比原有版本大出一倍,宽2米、长4米、高也4米,这让它可以一次性造出三分之一个巨型轮胎,然后再拼接在一起。轮胎自然是一次性成型的更好,只是那样对制造机的要求太高。
大型制造机的制造速度也有所提升,林兮便给规划到了移动基地上。
动力系统和驱动机构已经完成设计,那么移动基地已经有了基本框架。作为最初的版本,林兮规划的是前4后6的十轮结构,长60米、宽30米,大约有半个足球场大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4/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