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阿降临第5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5/924


奇怪的大树很快停止生产,然后下方六边型的外壳被推开,从里面爬出一个个奇怪的生物。这些生物形成海星,有着5个腕足,身体中央凸起,排列着四只眼睛。
智者射出多道光束,照射在这些新生物身上。它们的动作全部停止,似是在接收什么信息,片刻后一只海星生物离开了群体,爬向旁边的运输车。它居然能打开车门,爬进了驾驶室,然后盘踞在司机的座位上。
运输车随即启动,收起了集装箱,然后后退,调头,开出了森林,精准地停在了旁边的停车场里。
停好了车,海星就爬出驾驶室,往回爬去。
智者介绍道:“这是我设计的新形态工作战兽,它们有着相当于人类15岁的智力,能够执行简单重复的工作,可以操纵我们目前拥有的大部分设备。它们可以从我这里接收指令,对于环境有着天然的适应力,无需任何防护设备。它们没有消化系统,因此制造起来非常容易,3个小时就可以生产出一批。至于缺点……”
智者话未说完,那只爬了一半的海星突然不动了,转眼间失去了生命气息。
勒芒飞奔过去,检查了一番,神色古怪,说:“它……饿死了!”
智者一滞,说:“缺点就是,它可能吃的有点多。”
===第719章
即将起飞===
新的工作战兽并非没有缺点,不过因为功能简单,回收再培育一次也就只花了2个小时和一箱合成肉。合成肉要多少就有多少,一吨浓缩型的原料可以制成四到五吨的合成肉。
很快新生的工作兽就出现在众人面前,它不光解决了能量储备过低的问题,还比第一批大了一圈,速度更快,有人类小跑的速度;并且力量也有所提升,可以搬运50公斤的重物。不过因为体型变大的缘故,这一批的工作兽数量就只有50只。
现在体内储存的能量可以供它们工作10小时,10小时后就需要返回巢穴,由巢穴补充能量和养分,补充过程需要一小时。
第一批的工作兽直接进入各种工程车辆中,开始工作。于是就看到工程车不断平整地形,挖掘地基,所有挖出来的土石被装入运输车里,送到工作基地中进行分捡和初步冶炼,然后半成品再装到运输车里,送入熔炉进行最后加工,然后变成各种金属和建筑材料。
两辆工作车甚至开始搬起一块块预制好的建筑模块,开始铺起了地基。
静静地看了一会,楚君归终于道:“很好!”
智者精神一振,这代表着它的思路得到肯定,当下放出一道光芒,若有意若无意地照了下开天。在等待结果的过程中它也没闲着,而是准备对工作兽进行第三次改进。
第三批次的工作兽速度更快,体型更大,相应的能携带更多的能量,可以连续工作3天,然后需要5个小时的能量补充。它们可以从事绝大多数设备的基本操作,在工作方案进行适当分解的情况下,彼此之间也能合作,完成一项更为复杂的工作:比如说,修建一个新基地。
现在几十个三批次的工作兽就在楚君归面前修建了一座小型生产基地。基地内各项设备齐备,动力炉、原料处理机、冶炼炉、有机质编辑器、制造机一应俱全。
工作兽的缺点就是没有独立意识,也没有学习能力。它们的智慧实际上是靠着智者分离出去的一点点细胞。这让它们可以接收到智者的指令,完成相应的工作,但是不能进行自主工作。
不过这是没办法的事,想要创造出真正具备自我意识的智慧种族,远远超出了智者的能力。或许以后从原生态的异兽出发,有可能一步步培育出高智慧的战兽新品种,不过那是很久之后的事了。
工作兽的效率受限于智者分发指令的速度,这点目前看暂时还不是制约,全新的生物主脑能够提供足够多的算力辅助。
楚君归让智者和勒芒继续改进工作兽,同时开始量产第三批次的工作兽,然后就转向第二处实验场,去看开天的成果。
开天和智者各有一天的时间准备,智者的方案就是和勒芒合作,量产工作兽;开天自然不愿意输给智者,也完成了方案准备。
开天的实验场在基地北方50公里处,这里临近丘陵地带,实验场就坐落在一个岩石质的山丘下方。
实验场中停放着几辆改装好的工程车。这批工程车的规格比一般的工程车要大得多,底盘由四对3米直径的载重轮承载,车体高达7米。
开天的眼睛射出光芒,落在这些足有两层楼高的机械怪兽上,随即机械怪兽纷纷启动。
一辆加载了挖掘和分装模块的工程车驶向山丘,巨大的绞吸式挖掘模块轻而易举地粉碎了岩石山体,然后吸入车体。工程车以一分钟一米的速度前进,转眼间就在山体中生生挖出一道深槽。工程车车体后部忽然打开,抛出一块块长宽高都是3米的压缩原料块。
另外两辆工程车跟上,捡起原料块,一辆经过简单分离后分别进行冶炼,另一辆则是直接把原料块抛入多功能熔炉,在熔炉中进行原料的冶炼、分离和回收。
片刻之后,冶炼出的基本金属被自动送入实验场边的移动基地,在这里被制成基本合金。制成品都是1立方米的标准金属锭,再经过几道深加工工序,就可以制成星舰用的结构件。
整个过程中,使用的人员都是格外的少。挖掘的工程车根本没人,后方的分捡和冶炼车只有一个操作员,只有移动基地里的人多点,但也没超过10个,正常情况下一座移动基地里需要30-50个工程师。
看了一会,楚君归终于点头:“很好!”
在开天示意下,一名研究员端上来一个仪器。仪器像是一个培养皿,里面放着数个大脑一样的组织,每个大脑都嵌入生物芯片,并且联接在一起。仪器外部有数据和能源接口。
开天道:“这是‘生物指挥中枢’,本质其实是取自异兽的脑组织,与生物芯片进行联接,利用生物芯片放大它的算力,以它天然的思考能力进行判断和思索。异兽的智力并不是很高,因此需要多个大脑并联以提高智能。而通过生物芯片,我们可以给它们布置任务,规划行为,从而能够具备一定的自主判断能力。”
开天的方案实质上是造出一个具备一定思考能力的智慧中枢,中枢的思维方式则是由李心怡编写,因此哪怕是基于异兽的大脑,它也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智慧,有自主思考能力,可以自行应对环境的变化。
这一中枢安装在工程车上就可以取代原本的驾驶员,而且只需要告诉它们想要做什么就可以了。比如说告诉它需要岩石材料,工程车就会自行前往岩石丰富的山区,自行寻找合适的挖掘地点,几辆工程车之间还能互相配合,完成初步的分选和冶炼。而运输车则会自动把材料运回基地,并且随着工程车工作地点的变更,运输车会相应自主规划路线,甚至会自行寻找工程车。
生物中枢的缺点就是异兽的智力实在是有点低,并且有时还会失控,比如说下意识地想咬口什么。这些本能思维大部分会被生物芯片过滤,但偶尔也会有漏网之鱼,毕竟少女只用了一天时间构建程序。
楚君归非常满意。智者让基地多了一群不知疲倦、不会报怨且永远不领薪水的工人,而开天的方案则是能让各类工程设备自己动,假装上面有人在操作。
在离子风暴肆虐、几乎一切电子设备都无法运行的4号行星,楚君归终于看到了一点自动生产的影子。
楚君归打开地图,在上面扫视片刻,指向基地东北方向120公里处:“这里可以试着建立一个新基地,就用这次的方案。”
楚君归所指的地方已经是丘陵地带,临近山区的一片空地,周围有着大片森林。这片区域已经探索过,下方有铜和铁的矿脉。
楚君归命令一下,整个2号基地全都动了起来。大批工程车辆和5辆方舟涌出基地,很快抵达目标区域。
两辆工程车停在森林边缘,就地展开,转入移动生物工厂形态。每座生物工厂中有十个培养槽,同时开始培养工作兽的母体。由生物中枢操控的无人运输车则把合成肉倾倒在空地上。
2小时后,整整20个巢穴就拔地而起,就等工兽孵化。智者一口气就造了整整一千个工兽,这还只是第一波,后方生物工厂还在不停地制造新的巢穴。
运输车队再次驶来,倒出更多的合成肉。不过基地中储备的原料已经不多了,最多能维持5000工兽。至此,楚君归算是理解了智者肉多就行的含义。
几辆大型工程车有的开始凿山挖矿,有的则砍伐森林,收集有机原料。两辆移动基地正在全力加工建材方块,并由专门的工程车铺筑地基,一座基地的雏形渐渐显露。
整个忙碌场景中基本看不到人,唯一人多的地方是组装基地,在这里正在组装一辆全新改良过的工程车。新的工程车尺寸已经相当夸张了,由五对直径5米的载重轮承载,车体足有3层楼高,前方的挖掘作业面宽度超过15米,挖掘带分为上下两条,作业面高度超过10米。工程车由4台大型动力炉供能,总功率过百万千瓦,掘山就跟挖沙堆一样容易。
新的工程车虽然没有工程型方舟大,但它是专门掘山的机械,造价远比工程型方舟低,效率则是方舟的数倍。造一辆工程型方舟的产能,足可以造20辆工程车。
一座庞大基地的雏形慢慢出现,而整个基地上忙碌的人还不到500,其中有300人还是战士,负责驻守两座武装型方舟,担任警戒。
此时随着第一批工作兽孵化,大量停放在空地上的工程车开始启动,基地建设进度骤然加快。
楚君归站在高处,俯瞰着新基地。这才过去几个小时,新基地的轮廓就已经出来了,而且启动的工程车越来越多。这要在过去,没有上万人一齐动手,根本不会有这种进度。
解决了人手问题,再加上无尽的能源,楚君归隐约有种即将起飞的感觉。
===第720章
为兽寻食===
方舟指挥室中,楚君归和智者开天围着新基地的全息地图,正在完善新基地的规划。
开天正侃侃而谈:“数量就是质量、星舰即是真理!既然我们需要更多的星舰,那也就是需要更多的结构件和更多的主炮,再分解之后,就是更多的金属、非金属和有机质原料。是的,原料产能决定一切!想要扩大产能,我们不光需要更大的熔炉,更强力的熔炉,也需要更智慧的熔炉,制造机也是一样。这是我的方案,给每个机器都加上一个智慧中枢!当然,智慧中枢价值不菲,想要最大化它的价值,并尽可能地分摊它的成本,就需要熔炉足够的大!”
接着,开天给出了一系列的蓝图,从熔炉、原料处理机到制造机,就只有一个特点,大!
看着那台高达百米,能一次性处理5000吨原料的熔炉,楚君归也震撼了一下。这台熔炉的总功率超过500万千瓦,母星时代一座水电座供能也不过如此。
原料处理机原理简单,能耗就不算很大,单台每小时能将1000吨岩石分离成主要金属和非金属成分,供熔炉处理。这种原料处理机,开天计划先造30台。
至于制造机,则是可以一次性制造长宽高20米以内的各种部件。
总而言之,开天的思路无外乎大和多,不过比现有设备大得多、多得多。
开天贡献完自己的思路,就轮到智者了。智者胸有成竹:“产能不光有生产能力,还得有原料。而我们目前的原料开采方式过于精细了,虽然在某个环节上能够提高产能,但在整体上提升得并不多,且对原料浪费严重。本着一粒砂子也不放过的原则,我的建议是,首先工程车要进一步修改,开天设计的那款车好用是好用,但就是太小了,跟开天的个头一样小……”
智者隆重推出了一台全新的工程矿车,这辆车的车轮直径就是20米!整体车高超过50米,加装了多达12条挖掘模块,掘进面达到恐怖的50米宽,20米高,在必要情况下还可以加装更多的掘进模块,从而实现8080米的掘进面!
这台恐怖的工程车代号为泰坦一代,全副武装之后它的掘进面高度甚至超过一些低矮山丘!这个大家伙来回几次,就能推平一座小丘。
智者在全息地图上洒下一片光点,地图立刻发生变化,就见几台泰坦一号并排前进,一下就抹平了一个山丘,然后是下一个山丘,再下一个山丘。转眼之间,一片丘陵就变成了平原。然后它们再在平原上犁了一遍,平原就变成谷地,再犁一遍变成深谷,然后再犁一遍……
这些影像当然都是演示,但也是基于现实的演示。
看着全息地图不断变化,楚君归若有所思,这哪是工程车,完全就是地图修改器啊!
不用智者拿出新方案,开天就坐不住了。一台泰坦产出的原料就足够供应三个基地加在一起还有富余,智者还想一口气造5台,这让基地怎么消化得了?开天立刻撤回了原本的方案,抛出了一个全新的制造方案。其实新方案了无新意,无非就是加大加粗外加数量翻倍而已。
两个雾族不断修改方案,进入了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死循环,当智者推出脚踩大地、头顶风暴云层的采矿车时,楚君归不得不介入,打断了这没有意义的循环,再这样下去,两个雾族的野心能把整个行星给吞了。
然而楚君归心中一动,为什么不呢?
他随即抛掉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认真思考眼前的问题。楚君归一沉默,开天和智者又开始争吵,再次进入死循环。
楚君归在心中把整个流程梳理了一遍,有了最终方案,说:“先造动力炉,200台!”
动力炉暂时是没法单纯增加体积的,所以楚君归简单粗暴地增加数量。200台动力炉建成后新增功率5000万千瓦,母星时代一个中小国家的全国发电量也不过如此。而以现在两个基地的产能全力生产的话,10天时间就能完成动力炉的建设。
动力炉是优先目标,并不意味着其它全部停建,楚君归对方案进行优化后,少部分产能会用来生产和改造工程设备,同步提升产能。
方案已定,智者即刻拆解分发,上千只工兽全都动了起来。基地地基在一圈圈扩大,中央部位开始安装动力炉,一层放25个,安装完毕后立刻启动,然后在上方加盖第二层,再安装刚刚生产出来的新动力炉。这种动力单元以50个动力炉为一组,最终会在基地不同位置修建4组。
动力单元旁边,200工兽正抬着一个巨大的封闭式主脑舱,一点点蠕动到指定位置,然后就看无数工兽如同受惊的老鼠一哄而散,主脑舱轰的一声落地,准确放在指定位置,只是有两只工兽跑得比较慢,被压住了脚。
几天新的制造机在预定的工厂区展开,开始将就地加工出的原材料加工成指定的部件,一半搭建结构,一半修建新的工程设备。
按照这种进度,大约3天左右新基地就能建成基本的自循环生产体系,但要产能完全达到顶峰,需要10天左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5/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