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10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8/1717


蒋彦先将折彦质请进了贵宾馆,陈庆和折彦质私交不错,两人曾在荆北共同抗金,结下了较深的友情,陈庆特地叮嘱蒋彦先厚待折彦质。
“折同知生活上有什么要求,尽管说,我们一定会尽力满足。”
折彦质微微笑道:“生活上我要求不高,但时间上我并不宽裕,官家要求我尽快返回,我在京兆就只能呆几天,希望能顺利完成任务。”
“那么明天再细谈吧!现在时间不早,请折同知好好休息,明天一早我会派马车来接。”
“那好!辛苦蒋长史了。”
蒋彦先告辞而去,不多时,驿丞带人送来丰盛的酒菜,折彦质拉住驿丞笑道:“有事请教一下驿丞!”
驿丞连忙道:“同知请说,小人知无不言!”
“我听说京兆和关中也被金兵摧残得不轻,一场富平大战,将京兆府各县几乎都毁掉了,但我一路过来,只看见关中各地到处都在收麦,百姓欢声笑语,一片生机勃勃。
京兆城内更是热闹繁华,商铺林立,人流如织,和当年宣和年间没有区别了,我记得陈宣抚使是去年才攻占陕西路,怎么恢复得这么快?”
驿丞笑道:“其实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问过了,我也实话实说,关中最早是因为金兵需要给养,但关中人基本上跑光了,土地大量抛弃,齐国便从陕北引进了数十万百姓填关中。
京兆也一样,很大一部分都是陕北人,人口有了,但还是遭到残酷剥削,收成的一大半都要上缴,税费多如牛毛,京兆百姓平均月收入两贯,可连吃饭都不够,但自从宣抚使收复陕西后,宣布整个陕西路三年免税,五年税赋减半,百姓一下沸腾了。
城里也一样,原本米价八十文一斗,现在三十文一斗,小麦还要很低,盐价原本为每斤一百一十文,现在只要三十文,布、酒、茶、油、糖这些生活必须品价格都比从前锐减七成。
相反,平均每月工钱却涨到三贯,底层人家,一家五口人,勤快一点的话,每月收入五贯钱,可以买两百斗麦子,家里有了余钱,自然就很快繁荣起来了。”
折彦质轻轻叹息道:“临安那些整天攻击陈宣抚使穷兵黩武的人,真应该来关中和京兆看一看,他们就该闭嘴了!”
===第六百六十六章
算帐===
陈庆在远征西夏前留下了一道比较特殊的命令,重大军政决策须征求宣抚使夫人的意见,也就是必须有夫人吕绣的签字。
这并不奇怪,吕绣和陈庆是利益共同体,陈庆的利益就是吕绣的利益,其实在法理上,吕绣参与决策也多少有一点太后临朝的意味。
还有第叁个原因,
吕绣一定会和赵巧云商议,陈庆实际上也是想让赵巧云参与决策,但绝不能绕过正妻。
迄今为止,吕绣在叁项重大决策上签了字,一是向汉中调粮二十万石,钱十万贯,
以安置八千汉中士兵的家眷;
第二是正式废除四川各州县的架间税,也就是房产税,
这也是陈庆早就要求废除的;
第叁是出钱四十万贯,向张俊购买缴获刘光世的叁百艘货船,这是几天前才做的决定。
上午,吕绣在起居房内和赵巧云说事,她有些担心道:“周总管说可以张俊讨价还价,把船只价钱压到叁十万贯,咱们几乎没有还价,直接就答应买了,是不是有点欠考虑?”
赵巧云挺着肚子,尽量让自己靠得舒服一点,她微微笑道:“大姐不要担心,船只不是一般的货物,用官人的话说,它是一种战略资产,
如果能遇到,就要毫不犹豫买下,
再说这些货船都是两叁千石的大船,据说都是七八成新,
正常的售价至少五千贯一艘,
因为张俊是私下卖战利品,才会这么便宜。
而且他要白银,也只有咱们付得起,如果讨价还价,一来二去,至少要耽误一个月的时间,就怕夜长梦多,张俊又不敢卖了,这个难得的机会就白白失去。”
吕绣点点头,“我也是怕失去机会,所以才同意拿出八万两白银购买这批货船,希望我们的决定没有错。”
这时,一名使女进来行一礼,“启禀夫人,蒋长史有急事求见。”
“估计又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了。”
吕绣起身笑道:“你身子不方便,就别去了,我让余樱、余莲陪我去!”
吕绣叫上余氏姐妹,
在大群使女仆妇的陪同下,
前往中庭贵客堂。
蒋彦先正在贵客堂等候,
这时,
一阵环珮声响,大批仆妇簇拥着夫人吕绣进来,蒋彦先连忙起身行礼,“卑职打扰夫人休息了!”
“蒋长史不必多礼,请坐!”
蒋彦先坐下,吕绣也在主位上坐下,余氏姐妹站在她身后,后面站着一群仆妇,有使女进来换了茶。
蒋彦先笑道:“卑职长话短说,昨天朝廷特使折彦质来了,他官任枢密事同知,这次来京兆有叁件事,第一,协商参与西夏战事;第二,西军在陕北大败金兵,朝廷要表彰宣抚使,想问一问宣抚使个人的想法;第叁是朝廷想把完颜喝离撒和完颜齐带去临安,由朝廷出面和金国谈判,当然,朝廷会给与我们一定的补偿,今天上午已经初步谈过了,卑职想听听夫人的意见。”
吕绣点点头,“宣抚使在出发之前给我说过这件事,如果蒋长史问起,他让我替他向蒋长史转达意见。”
蒋彦先精神一振,他就知道宣抚使必然有交代,连忙道:“夫人请说!”
“宣抚使同意第叁点,把两个金国贵族交给朝廷,包括陕北大胜,宣抚只有叁个要求,第一,他对将领提拔,已经把清册交给吏部,要求吏部尽快批准;第二,这次川陕科举的一百一十名进士,要求朝廷赐予同进士出身;第叁是关于他自己的身份,他希望朝廷封王。”
停一下,吕绣又补充道:“宣抚使还特地说了一句,这次西夏之战结束,不管朝廷是否同意,他都会进封凤翔郡王,但他希望由朝廷册封,我记得很清楚。”
蒋彦先苦笑一声,宣抚使还真说得直截了当,最后一句话,自己还是得含蓄一点。
他连忙道:“卑职明白了,还有一点,就是关于朝廷参与西夏之战,朝廷已经明确不愿出兵,愿意出一部分钱粮,朝廷提出军粮五十万石,军俸百万贯,或者负担一个月的军俸,请夫人定夺。”
“这个...我和巧云商量一下吧!回头写张纸条给长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8/17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