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10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0/1717


陈庆马鞭一指东北方向,对沙陀关守将关滔道:“虽然西夏人从戈壁道过来的可能性不大,但还是要当心他们出奇兵,一旦他们夺取了沙陀堡,就切断了西南军道,我建议在这里修建两座戍堡,用来警戒西夏奇兵。”
关滔连忙躬身道:“卑职会尽快安排修建!”
陈庆又笑道:“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沙陀堡内只放三天的补给,每隔三天应理县用骆驼送一批补给过来,这样的好处就是即使西夏出奇兵夺取了沙陀堡,但也支持不了几天,一旦应理县没有发现骆驼返回,也会生出警惕,派军队过来查看。”
刘琼点点头道:“都统这个办法不错,卑职赞同,卑职会专门派人负责补给运送。”
这时,刘璀问道:“我们已经集结二十万大军,粮食物资充足,都统为何不继续向北进发,是因为攻城武器没有到位的缘故吗?”
谷碥
陈庆微微笑道:“和攻城武器其实关系不大,之前夺取应理县,也是靠简易攻城槌撞开的,主要原因是现在西夏感受到了灭国危机,非常团结,他们内部其实矛盾很深,李察哥为了筹备钱粮,不惜杀了楚王拓跋阿曲全家,我们稍微等几个月,等他们危机感渐渐消淡,内斗一定会再起,等他们内部开始瓦解,就是西夏灭国之时。”
停一下,陈庆又道:“当然,适当的挑衅还是要的,刘璀和高定二人。”
“末将在!末将在!”
陈庆取出令箭缓缓令道:“你们二人可各率两万骑兵,奔赴西夏各地区打谷草,无论男女老幼都押解南下,反抗者格杀勿论!”
“遵令!”两人接过令箭走了。
这时,有骑兵疾奔而来,抱拳道:“骑兵都统,有三名羌人长老来了,在会理县等候!”
陈庆点点头,“先回县城!”
........
陈庆在应理县见到了三名羌人长老,年纪都很老,至少都有七八十岁,这种年纪的老人已经很少见到了,他们虽然不是酋长,但在各部落中地位崇高,很多部落都认可他们,由数百名羌人骑兵护送而来。
从西夏建国开始,羌人和回鹘、吐蕃、汉人以及契丹等等民族一样,一直被党项人压迫,而羌人也是西夏的第二大民族,大多居住在山区,萧合达反叛能坚持这么久,声势浩大,也是因为得到了羌人的支持。
这次攻打西夏,陈庆也并不打算单干,黄头回纥曹长春的军队将从北面进攻西夏,北面是回鹘人的聚集区。
汉人是被压迫得最深的民族,基本都是奴隶,从大宋各处掳掠而来,他们在等待着宋军的解救。
而羌人有自己的势力,他们地盘主要在东面和南面的山区,比如鸣沙县以南的大片丘陵牧场,原来就是羌人的牧区,之前陈庆已经派呼延雷去了夏州,那边生活着羌人最大的部落。
羌人因为支持萧合达已经和西夏朝廷决裂,只是西夏朝廷还没有来得及收拾羌人,所以呼延雷来得正是时候,羌人各部落纷纷响应陈庆的建议,愿意出兵配合宋军共灭西夏。
这次三名长老也是受各部落的委托前来面见陈庆,同时也要敲定最后的合作方案,其实也就是让陈庆亲口承诺他们的利益。
三个老者须发皆白,身材瘦小,像三尊泥菩萨一样盘腿坐在蒲团上,为首长老叫做洪,年纪也是最大,陈庆叫他洪长老,另外两人,一个叫贵长老,一个叫姜长老。
“作为对宋军的支持,我们将送来二十万只羊,另外,我们准备了三万勇士,他们很擅长在山地作战,将交给宣抚使一并指挥。”
陈庆在熙河路就很喜欢和羌人打交道,他们性格顺从,没有野心,只要能够平静的生活,他们就很满足了,就算有军队,他们也不会独立作战,而是依附宋军。
陈庆欣然道:“我的军队中也有六千羌人士兵,他们驻扎在兰州,贵方的三万军队我也会一视同仁,不会有任何歧视,我会把他们当做兄弟一样看待。”
===第六百六十八章
清除===
三名羌人长老当然是为了利益而来,他们表现出了足够的低姿态和诚意,也是希望陈庆在利益上让步。
这一点陈庆也心知肚明,索性就拿出河湟羌人的待遇,第一,他们需要认同自己为大宋子民,然后给予他们自治权。
第二,
他们也要像河湟羌人一样交税,道理也简单,只有交税才能证明自己是大宋子民,不一定要交多少税,哪怕每年只是象征性的交几百只羊,那也是交税。
当然,不可能交税这么少,
西夏给他们的羊税是每年新生羊羔数的三成,
相当于百分之三十高税率,
但陈庆给河湟羌人羊税是半成,也就是百分之五,给西夏的羌人也是一样。
第三,羌人也需要从军,具体人数可以商量。
这三条三名长老都欣然同意,他们也了解过凉州的羌人,和陈庆说的没有出入,但三名长老最关心的还是地盘。
陈庆淡淡道:“我们历朝历代统治边疆首先要分为农业区和牧业区,汉人占据农业区,把牧业区交给胡人,除了官方的马场之外。
如果牧业区内有县城,那么县城就由官府统治,
只要你们能接受这个农牧原则和城池原则,那么疆域就好谈了。”
三名长老对望一眼,洪长老又小心翼翼道:“但羌人中也有农耕户和猎户,那他们怎么办?”
陈庆笑道:“这其实就涉及到农业区和牧业区的划分,简单说河套地区是农业区,河套地区以外属于牧业区,
这个羌人做什么并不重要,经商也好,种田也好,关键是看他在哪里定居。
如果是在农耕区定居,或者是在县城范围内定居,那他就和汉人一样,有平民户籍,受官府管辖,不受羌人部落管辖,猎人也一样,同样是看他定居在哪里?”
“那县城的范围有多宽?”贵长老问道。
停一下他又补充道:“我是指牧业区的县城。”
“城外十里之内都属于县城区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0/17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