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10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8/1717


“应该不是借口,我问过鹿贵,他亲眼见到了被杀死的使者,是曹长春的侄子,曹长春调集大军在肃州应战,再说西夏这块肥肉,我想不到他有什么理由放弃?”
旁边杨再兴接口道:“卑职觉得,沙州都统军李延武也是个很厉害的家伙,西州回鹘那边一定是他派人去通知,否则西州回鹘军队不会来得那么及时。”
陈庆摇摇头,“西州回鹘的都城是在高昌,从高昌到沙州相隔千里,一个来回就算骑马也要二十天时间,
从李延武紧急被调回来,到西州回鹘占领沙州也就相隔几天时间,时间上不现实,
我更倾向于西州回鹘早就屯兵在侧,
虎视眈眈,更有一种可能,西州回鹘是曹长春请来的帮手,毕竟他三次被李延武击败,结果引狼入室。”
张晓大笑道:“最后一个可能性更合理,引狼入室,曹长春气不过派使者去交涉,结果被西州回鹘暗算。”
杨再兴道:“回鹘骑兵不来,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陈庆微微笑道:“我之前考虑得比较保守,低估了西夏的国力衰败,他们现在居然有十万白甲军,盔甲都供应不上,原因是萧合达占据了西夏的铁矿山和夏州冶炼所,整整两年没有补充,导致他们的军备已完全耗光,现在就算没有回鹘军我也有信心灭掉西夏,现在关键就是看金国的援助有多强。”
“金国会来援助西夏吗?”杨再兴问道。
陈庆点点头,“一定会来,
西夏太重要,
没有了西夏的牵制,我们就能全力向东进军,
甚至从西夏和关中同时出兵,就能南北夹攻河东路,拿下河东路和大同府,燕山府就危险了,这一点金国比我们还要清楚,所以他们肯定会派军队支援西夏。”
杨再兴笑道:“既然如此,卑职建议将五万民团军转正,增加我们的兵力,一旦敌军偷袭后方,我们也有五万军队应战。”
杨再兴手臂受伤,一直后方养伤,他不甘寂寞,便主动请缨参与训练民团,也就是从数十万解救奴隶中招募强壮男子组建成民团军,将来会参与西夏防御。
陈庆沉吟一下问道:“程桓将军的意见呢?”
杨再兴只是参与训练,但真正组建民团军的将领是统制程桓,他比杨再兴更有发言权。
“这就是他向卑职建议的。”
陈庆又看了一眼张晓,张晓捋须道:“组建成正规军,有利于百姓安心留在西夏,卑职同意!”
陈庆点点头,“既然都有这个想法,那我也不反对,可以组建!”
这时,呼延雷匆匆走到大帐门口,单膝跪下行一礼,“启禀都统,卑职有紧急消息!”
“请进来说!”
呼延雷走进大帐,躬身行一礼道:“从太原转过来的情报,一支三万人女真军和三万协从军已经离开太原向岚州方向进发,河东路还强征了五万大车运输物资。”
陈庆和张晓对望一眼,两人同时意识到,这应该就是支援西夏的军队,三万协从军不足为虑,关键是三万女真军,西夏是平原地带,三万女真骑兵确实比较难以对付。
“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是五天前的情报!”
陈庆心中盘算一下,五天前的话,今天或者明天就会进西夏了。
他当即对亲兵令道:“去把唐将军给我找来!”
.........
支援西夏的金兵从麟州兔毛川谷地穿过了横山,进入西夏境内,在军队正西方是著名的毛乌素沙漠,军队无法穿过沙漠,只能沿着横山北麓而行,这一带分布着西夏的很多州县,诸如石州、银州、夏州、宥州、盐州等等。
这一带的驻军都被调去了兴庆府,只生活着少量的党项人,但更多是羌人,这一带原本就是羌人的聚居地,也是萧合达的地盘,也正是因为得到羌人的支持,萧合达才能和西夏朝廷军队恶战了两年,硬生生把西夏国力削损掉了大半。
中午时分,在夏州附近的一片树林内,数十名宋军斥候在小溪前忙碌的烤鱼做午饭,自从有了蜂窝煤和行军灶,就不会产生烟雾,斥候们再也不用喝生水、吃冷食。
这数十名宋军士兵是唐骞派出十支斥候队之一,队伍一共三十人,斥候副指挥使王景扬统领。
王景扬在堵截完颜银可术时屡立战功,积功升为斥候副指挥使。
他见士兵们有说有笑,便喝令道:“吃鱼就不要说话了,当心刺着喉咙!”
斥候们都不再说话,默默吃着烤鱼,王景扬有些不放心,起身向树林外走去,距离树林外还有不到十步,他忽然大吃一惊,只见他们的哨兵倒挂在树枝上,一支箭射穿了他的咽喉。
王景扬立刻蹲下,拔出刀向四下寻视,他忽然感觉头顶有风声,就地一滚,一支冷箭擦着他的肩膀射进土里。
“有敌情!”
王景扬大喊一声,战刀向后一挥,“咔嚓!”一支长矛被斩为两段。
他也不看后面,一個翻滚,又躲过致命一箭,王景扬一跃跳起,撒腿疾奔,一边跑一边大喊:“有敌情!”
两支箭‘嗖!嗖!’从他头顶射过,都被王景扬利用地形躲过了。
他从眼角余光看见背后追赶他的敌军,一共五人,三匹战马,在后面紧追不舍。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大喊,“指挥使趴下!”
王景扬向前猛扑,数十支箭从他头顶上射过,连续几声惨叫,战马嘶鸣。
王景扬翻过身,见四人已被箭矢射倒,还有一个黑衣人正拼命打马向外奔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8/17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