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10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9/1717


“原来是王将军,快快请起!”
王丹起身又道:“启禀将军,这次卑职率领六千军前来剿匪,除此以外,还有十万石粮食,郑将军说,这是宣抚使的安排,十万石粮食先用来赈灾,粮种会后续运来。”
杨元清点点头问道:“是稻谷还是大米?”
“回禀统领,只有一万石大米,其他都是稻谷。”
杨元清回头对张舜道:“开始搭棚子吧!先从江陵城开始赈粥,然後我们會把粮食送到各地方官府手中。”
张舜大喜,“我现在就安排搭赈粥棚子。”
..........
随着六千军队的到来,西军开始在荆湖南路进行缴费,楊元清将五千斥候骑兵分成一百支小队,五十人为一队,奔赴各地剿匪,与此同时,船队也开始将赈济粮食送往各州,杨元清和王丹率五千军队来到了监利县,这里盘踞着荆湖南路最大的一支土匪约两千人组成。
一万大军奔赴各地,拉开了荆湖南路全面剿匪的大幕。
.........
这天上午,朝廷特使折彦质抵达京兆,受到了陈庆的热烈欢迎,特使一行三十余人住进了贵宾驿馆。
折彦质也极为关心西夏灭亡的情况,折家七代人一百多年都出任府州知府,替大宋镇守边疆,府州就是今天的榆林府谷县,北宋的边疆。
也是因为金兵入侵,折家才被迫南下,折彦质做梦都想返回府州,哪怕让他放弃朝廷官职也在所不惜。
大堂上,两人分宾主落座,折彦质沉吟一下问陈庆道:“宣抚使可有攻打河东的计划?”
陈庆笑了笑道:“初步预计是明年,但明年什么时候,还没有完全定下来。”
“如果要攻打河东,我建议明年宜早不宜迟?”
陈庆一怔,“折公何出此言?”
“我是以私人身份告诉你,明年朝廷要和金兵议和停战,一旦朝廷和金兵在淮河一线停战,金国必然会大举增兵河东,再想夺取河东,难度就大了。”
陈庆微微一笑,“其实难度大并不一定是坏事,很多时候付出越大,收获也就越多。”
折彦质大为惭愧,点点头,“还是宣抚使看得透彻,看得长远。”
折彦质沉思良久道:“如果明年我来京兆养老,不知宣抚使是否欢迎?”
“折公在朝中出事了吗?”
折彦质轻轻叹息一声,“這些年起起伏伏都和朝廷抗金策略有关,朝廷抗金,我就会被启用,朝廷绥靖妥协,我就会贬黜,现在朝廷财政出现危机,明年妥协议和可能性极大,我已经有下台的心理准备。”
“等金国撕毁协议的时候,折公又会东山再起了。”
折彦质摇摇头,“我累了,已经不想再折腾了。”
陈庆沉默片刻,很诚恳地对折彦质道:“如果折公愿意来京兆,是我陈庆莫大的荣幸!”
=====
【今天很抱歉,手太痛,码字吃力,只写了两章。】
===第七百一十四章
传闻===
次日上午,折彦质正式宣读了天子旨意,表彰陈庆灭夏大功,赏银十万两,并册封其为灵武郡王,立其嫡长子陈冀为世子,加封上轻车都尉,册正妻吕氏为王妃,加诰命夏国夫人,次妻赵氏诰命郡夫人,两个小妾余氏诰命宜人。
凡有功将士,责令枢密院及吏部按其功绩给予封赏,另赏三军将士绢百万匹。
宣读完圣旨,折彦质又代表朝廷和陈庆以及宣抚使司的几名主官探讨了河套的治理。
“我可以坦率告诉宣抚使以及各位高官,官家对河套兴趣不大,应该是太遥远的缘故,官家听说西夏被灭,只说了三声好,然后就没有下文了,甚至没有让政事堂讨论后续事宜,但朝廷却很关注,张浚提议政事堂讨论河套的治理,虽然也没有能拿出一套方桉,但朝廷还是会保持高度关注。”
蒋彦先微微欠身笑道:“折同知能否告诉我们,朝廷为什么没有能拿出治理方桉?”
折彦质笑了笑道:“按理,这不是我的职责范围,我不该多言,但既然蒋长史问了,我觉得还是可以探讨探讨,作为一种政论交流。
我个人觉得,朝廷没有形成方桉,关键是朝廷对河套地区的情况一无所知,有多少州县,多少人口,民族构成,生产情况等等都毫无头绪,让他们怎么拿出治理方桉?”
“那朝廷会不会派人来了解河套的情况?”这次是周宽在问。
“如果川陕宣抚使司一直不提供相应的资料,那么朝廷只能自己派人去河套了解情况,可如果使者因安全问题去不了河套,最后这件事可能就会不了了之,政事堂事务繁多,不可能把精力盯在一件事上,各位可明白我的意思?”
折彦质的意思就是说,要想朝廷不干涉河套,就不要给朝廷提供任何资料,同时还要阻止朝廷派人进入河套去调查,只要朝廷始终得不到河套的资料,最后就不会管了。
折彦质的建议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折彦质是代表朝廷,所以他不能说得过分,只能从这种小枝末节上做文章,但对于陈庆而言,以上统统没有必要,哪怕朝廷做出一个千个治理方桉,不理睬它就是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9/17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