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11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8/1717


“今天说到你皇兄的时候,你好像有什么心事?”
赵巧云低低叹息一声道:“皇兄在金国或许还能活得久一点,他现在回来,临安那位怎么能容下他,我就怕皇兄一两年后就莫名其妙病逝了。”
陈庆微微一笑,“你不用担心,有我撑腰,他不会有事。”
“其实我更担心是夫君,夫君就不怕他们兄弟联手起来对付你吗?”
陈庆亲亲她的额头,柔声道:“我可以答应你,将来不管怎么样,我都会留他们一条性命。”
赵巧云很清楚丈夫给自己这个承诺是多么艰难,她心怀感激,紧紧搂住了丈夫。
..........
两天后,谈判结束了,双方达成了交换细节,陈庆在交换细节书上签了名,接下来是金国皇帝确认,双方交换文本后就算生效,交换时间是三月初,在赤塘关进行交换,具体交换办法双方再协商。
完颜希尹连夜离开了京兆,返回上京,就在金国使者离开几个时辰后,陈庆也在次日清晨离开京兆,前往华州郑县巡视难民情况。
这次和陈庆一起出发的,还有第三批援助官员以及物资,郑县的难民就是商州的难民,商洛县是小县,容纳不了数十万难民。
内政堂便做出决定,将难民大营设在郑县的渭河南岸,难民在商洛得到简单救济后,又继续向北进入关中。
难民营放在哪里,其实是两种截然不同思路的体现,难民营放在商洛是一种排外思路,只是暂时救济,最后还是要把这些难民赶回襄阳。
而难民营放在关中则是一种容纳思路,最后要把这些难民消化掉,安置到川陕各地。
另外,安置在郑县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便于河道运输,粮食物资运输和人口运输,所以内政堂同时又决定在华阴县的渭河北岸也建一座难民营,容纳从陕州过来的难民大军。
数百艘满载物资的大船在渭河上航行,南岸是数百人的拉纤队伍和数千护卫骑兵。
船队前面是十几艘客船,第一艘四千石的大船便是陈庆的专用坐船,在关中巡视,陈庆基本上都是坐船而行,方便他处理公务。
而后面的十几艘三千石大船则是官员船和医师船,满载着从巴蜀各地紧急调来的数百名医师和三百名官员,他们昨天下午刚抵达京兆城,休息一夜,今天一早又跟随陈庆出发了。
陈庆站在船头,望着两岸金黄的稻田,心情格外舒爽,他还记得富平之战的关中,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搁荒的土地一望无际,一晃七年过去了,关中大地又重新恢复了生机盎然,虽然人口距离宣和年间还有一段距离,但荒地已经消灭了,能种庄稼的地方都种满庄稼,陈庆就喜欢看着这种即将丰收的景象。
“官人,茶煎好了,在书房呢!”
身后传来阿莲娇媚的喊声,陈庆心中一热,书房这个词由阿莲喊出来,就有一种特殊的暧昧,只有他能体会得到。
陈庆快步走进船舱,直接搂着余莲向内舱的书房走去.......
陈庆心满意足躺在软榻,轻轻抚摸阿莲的秀发,看着她卖力的服侍自己,余莲身材高挑丰满,但腰肢极细,肌肤白腻如羊脂,关键是她放得开,陈庆着实爱煞了这个娇娃,每次都能从她这里得到巨大的满足。
“夫人怎么会想到让你出来,她不怕你坏了府上的规矩?”
余莲抬起头,媚眼如丝道:“因为你的女人太少了,所以夫人只能选我,要是官人有十几个二十几个女人,恐怕就轮不到我了。”
“暂时不会有那么多,夫人昨天把你叫去,怎么说?”
余莲俏脸一红,小声道:“夫人让我别太野了,要爱惜夫君的身体。”
陈庆笑着给她使个眼色,余莲立刻心领神会,又继续服侍。
就在这时,外面有使女道:“郡王,来了一个报信人,说有紧急情况!”
余莲吓一跳,“夫君,我没穿衣服!”
陈庆轻轻拍了她一巴掌,笑道:“你急什么?我又不会在这里接见。”
他怎才懒洋洋道:“在
“官人,等一下再去吧!”
7017k
===第七百九十四章
难民(下)===
前来报信之人是张妙的手下从事,他躬身行礼禀报道:“启禀郡王,难民营内昨晚发生骚乱,死伤一百余人,张参事也受了伤。”
陈庆吓一跳,连忙问道:“张参事伤势重吗?”
“张参事被哨棍一棍打在肩头,送到县里治疗,骨头没有问题,只是有点淤伤,也是幸亏旁边有人挡了一下,否则就麻烦了。”
陈庆脸色变得很难看,北方的哨棍一般都是用枣木制作,沉重坚硬,张妙六十岁的人了,若被一棍打实,骨头不碎才怪。
“究竟是怎么回事?打人者抓了吗?”
“回禀郡王,肇事者已经被抓了,事情发生得很蹊跷,有数千人参加,应该是有人在难民营中调拨,想引发难民造反,只是张参军处置果然,卑职走的时候,骚乱已经被军队平息,但原因还在查,张参军的意思,请郡王慢一点走,等骚乱彻底平息下来再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8/17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